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15首最純樸農村生活詩詞,遠離爾虞我詐

2023-12-07文化

每當讀起那首【江南】采蓮詩,我的思緒便如流水般飄回那遙遠的童年時光,回到那片金黃的稻田,與家人一起插秧苗、收割稻谷。

農耕,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心靈的解藥,就是那一種盡管肆無忌憚的只管快樂,特別減壓。

我,一個平凡的鄉村女子,在田間地頭的辛勤勞作中感受到了無比的滿足與愉悅。

我尚且如此,而那些才華橫溢的文人墨客,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大抵更向往著那份淳樸自然的田園生活吧。

你是否也想尋找一片世外桃源,遠離世俗的喧囂與算計?來吧!!!一起進入今天的古詩詞,首首唯美又不缺深意。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漢·漢樂府】

小學的一篇古詩,感動於我的是簡單,純樸,輕快。

畫面感,只要我想起人們在蓮葉間來回穿梭那些輕靈的樣子,洋溢著歡快的笑聲,這是一幅多麽精致純潔的江南景色,多少煩惱似乎都已經被拋誅腦後。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不願意為五鬥米折腰,辭官回鄉,身體力行參與農活勞作,很不容易,他又很快樂。

農村生活,也是從早上幹到晚上,「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真是披星戴月地幹活,這裏有樂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充滿了對農村生活的悲憫。

陶淵明追求這樣的一種自由,願意自食其力,所以雖然披星戴月,從早上幹到晚上,但是內心非常的愉悅,因為「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就如他自己說的「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這叫苦也快樂,真正的返璞歸真。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唐·王維【渭川田家】

唐代的士人有隱居之風,或隱於鬧市,或隱於山林、江湖。他們因科考未及第而隱,或以及第但無意仕而隱,在仕途中不願趨炎附勢,於是遠離塵世,自娛自樂於山林田野。

王維不像陶淵明自己種田,他看人種田,他筆下的田園生活,大多都是這樣寧靜安樂,悠然可愛。

倦鳥歸巢,牛羊歸圈,人兒歸家。詩的核心是一個「歸」字,萬物都有自己心中的家。

當夕陽映照著村落的時候,牛羊歸圈之間,牧童們趕著牛羊紛紛回家,農夫們扛著鋤頭三三兩兩聊桑麻聊收成,村中的老人拄著拐杖焦急地盼望著他們的歸來,好一幅農家晚歸圖啊。

這樣閑逸的農村生活,誰不羨慕呢?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宋·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一個知識分子,深入到了農村、他不是站在農村以外來看農村、農民,而把自己變成一個農夫。

早上幹農活,晚上幹農活,大人們都在忙著,有的種田、有的搓麻線,各司其職,唯獨那個小孫子什麽也不做。

但是,其實他也在學種瓜,這就叫「門裏出生,自會三分」。他從小看到家裏的祖輩、父輩和鄰居都從事農業勞動,也就耳濡目染在學習。

在這樣的農村,一家人齊齊整整的都在幹活,沒有二世祖,沒有啃老族,和諧溫馨的場景,我也想去幫忙做農活了,主要是我想聽他們嘮南宋的家常。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唐·柳宗元【漁翁】

我們認識柳宗元是來自於【江雪】,一位不食人間煙火,孤芳自賞的漁父。

這位獨來獨往的漁翁,晚上靠著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為柴做飯。

太陽出來雲霧散盡不見人影,搖櫓的聲音從碧綠的山水中傳出。回頭望去漁舟已在天邊向下漂流,山上的白雲正尾隨著漁舟悠悠地飄來,雲舟相互追逐。

畫面感,特別仙,我也想乘一葉扁舟穿梭在山水間,或吹著笛子,或畫著畫,或喝點小酒,妙哉!

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唐·呂洞賓【牧童】

遼闊的草原像被鋪在地上一樣,四處都是草地。晚風中隱約傳來牧童斷斷續續悠揚的笛聲。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後的晚霞分時,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圓月。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其實真的很安然與恬靜,牧童心靈的無羈無絆,自然放松多少人心生向往。

高壓下的人們,心靈世界有一種追求;

對遠離喧囂、爾虞我詐、爭名競利的官場感到憎惡。

多想回歸田園,過牧童那樣無欲無求的生活。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陶淵明以「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來形容自己誤入世俗,深受束縛,感到苦悶和無奈。

都說陶淵明返璞歸真,還真是不是蓋的,他筆下沒有青山綠水,只有田地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村子裏炊煙,深巷中的狗吠,這些統統都是回歸到了一種真實的生活中。

腳踏實地的擁有眼前實實在在的生活,才是真正的贏家,但凡高調的人,除了得到即時的開心滿足之後,最終都是惹來禍害,當然,我也指當官貪汙之類的敗類。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宋·楊萬裏【舟過安仁】

詩人坐在船中。看到在一條小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竹篙,停下船槳,張開了傘。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原來他們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當帆讓船前進啊!

他突然頓悟到了兩個小孩之所以沒下雨也張開傘,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風讓船前進。

詩人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兒童身上,全詩都是寫兒童的稚氣行為。都說孩子是最天真爛漫的天使,詩人非常善於利用兒童稚態,起到點化詩境的效果。

詩人對兒童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對兩個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聰明伶俐贊賞有加。

誰還沒有一顆童心未泯的心呢,看著孩子們,回憶著過往的快樂日子,也是淡淡的一種幸福。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宋·楊萬裏【宿新市徐公店】

籬笆稀稀落落,一條小路通向遠方,樹上的花瓣紛紛飄落,卻還尚未形成樹陰。

小孩子飛快地奔跑著追趕黃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飛入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楊萬裏妥妥的攝影師,這樣的農村風光,有景有人,兩者相結合,動靜相間的寫作手法,成功地刻畫出農村恬淡自然,寧靜清新的暮春風光。

置身於這樣的景色中,再多的煩惱瞬息間都消除了。什麽功名,什麽官職,權利,其實這些都不如身心舒暢來得自在。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普都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清·高鼎【村居】

早春二月,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黃鶯在天上飛著,歡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樹長長的枝條,輕輕地拂著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煙霧裏醉得直搖晃。

孩子們放學早,趁著刮起的東風,放起了風箏。兒童正處在人生早春,兒童的歡聲笑語,興致勃勃地放風箏,使春天更加生機勃勃,富有朝氣。

兒童、東風、紙鳶,詩人選寫的人和事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幾分生機和希望。

孩子就該有孩子的天性,在大自然中,自由的奔放,這該是多和諧的生活片段。

可是,你看看我們現在的孩子,除了功課,功課,還有就是考試了吧,悲哀啊。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宋·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發的老人是誰家的呀?

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忙於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愛的是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這首【清平樂·村居】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村風俗畫。

當然,這裏並不僅僅是限於這對翁媼的生活,它還寫出了農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樂趣。

這個更高級了,農村的生活,不光自然和諧還溫馨幸福,粗茶淡飯的日子真的比踩在刀尖上過日子強太多了。

雨裏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

——唐·王建【雨過山村】

在雨中,雞的叫聲從一兩戶人家裏傳出,竹林間的溪流潺潺,村路和板橋都顯得斜斜的。村中的媳婦和婆婆相互呼喚著去浴蠶,而庭院中的梔子花卻閑著未被采摘。

它以雞鳴、溪流、村路、板橋等元素,構建了一幅自然與人類和諧共處的畫面。同時,透過「婦姑相喚浴蠶去」,展現了鄉村生活的勤勞和互助精神。而「閑著中庭梔子花」一句,則以梔子花的閑適。

這樣的村子,應該會被評為文明村,而且生活不會太差,因為什麽?因為沒有婆媳矛盾的家庭都幸福,富貴。

雨余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謝晚晴。

竹馬踉蹡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

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

識字粗堪供賦役,不須辛苦慕公卿。

——宋·陸遊【觀村童戲溪上】

雨後的溪水上漲,平靜地拍打著堤岸,詩人閑暇地看著村童們玩耍。他們用竹馬在泥濘中沖撞,放飛紙鳶並在風中讓它鳴叫。

冬天,他們暫時跟隨著儒生學習,而到了春天,他們又和父輩們一起耕種。這些村童們的學習能力勉強能夠應付賦稅和徭役,不必為了成為公卿而辛苦追求。

鄉村兒童天真活潑、充滿童趣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玩耍,體驗著簡單而美好的生活。這種生活狀態與城市中的繁忙和壓力形成了鮮明對比。

我們的孩子能過這樣的生活嗎?顯然是不可能了。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唐·杜甫【江村】

清江環繞村落,流淌不息。在漫長的夏天,這個江村事事都顯得幽靜。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水中的白鷗親密地相處。妻子在紙上畫著棋局,他們的孩子用針敲打制作釣鉤。一日三餐可以溫飽,對於杜甫這位飽經離亂之苦的客人來說,已經是十分滿足事情了。

都說知足常樂,常懷感恩之心的人,就算生活清貧也覺得幸福。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唐·王維【新晴野望】

雨後新晴的原野,放眼望去,沒有一絲雲霧和塵垢。城門面臨著渡口,村莊的樹木連著溪流的入口。白水在田地之外閃爍著光芒,青碧的山峰在山後突顯出來。在這個農忙的月份,沒有閑人,家家戶戶都在田間忙碌著。

在農忙的月份,家家戶戶都在田間忙碌著,說明人人都對生活的熱愛和努力。這種勤勞和努力的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

都說勤能致奮,農活勞作說明充實,至少不會有好吃懶做的人,專做不法的勾當,比如詐騙,比如吃軟飯,各種賭博,看不,相比之下,王維筆下的農者高尚多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妥,聯系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