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百歲寫書、兩次戰勝癌癥 文友追憶馬識途身上的「奇跡」

2024-04-01文化

革命家、文學家、【讓子彈飛】原著作者馬識途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3月28 日逝世,享年109周歲。據四川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3月29日釋出的訃告,為尊重本人生前及家屬意願,馬識途逝世後喪事一切從簡,不接受花圈,不舉行遺體送別活動,遺體火化時間定於4月4日上午11時。

31日,四川省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侯誌明和成都作家協會副主席陳新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追憶了與馬老生前交往的一些感人故事,講述了發生在馬識途身上的幾個「奇跡」:百歲寫書、兩次戰勝癌癥。

侯誌明:最後一次見馬老 需將說的話寫紙上拿放大鏡給他看

侯誌明最後一次見到馬識途老先生,是在今年1月12日。他和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陪同四川省委常委鄭莉同誌來看望馬老,並送上了中國作協給馬老的慰問信。

「前幾次來,我雖然也是‘轉譯’,但只是把他人說的話在馬老耳邊大聲重復一遍。可是這次,我必須寫在紙上,放在放大鏡下讓他看。」侯誌明告訴北青報記者,當時馬老的聽力視力表達力確實大不如從前。寫字,雖然筆力依然沈穩雄健,但下筆後基本要一筆完成,否則不能保證成行。

在侯誌明的記憶當中,他從2017年12月開始曾多次去看望馬老,每次馬老都要和他談文學,談四川的作家。馬老曾直截了當地告訴他,「作協工作一定要圍繞‘出作品、出人才、走正道’工作。」侯誌明請馬老把這九個字寫下來。馬老拿起筆,隨手拿過巴掌大小的一片紙,看看正反面,認認真真寫好遞給了侯誌明。

侯誌明介紹,馬老經常談到新文學如何更好地繼承傳統文學,現代詩對古體詩的繼承,現代小說對章回體小說的繼承等等。「從談話中可以感受到馬老思想的深度和廣度。他也關註各種社會情狀,情感和視野從未離開現實,令我無比敬佩、深深感動。」

2024年1月12日侯誌明與馬識途合影

年過百歲還在出書 當代文壇絕無僅有

侯誌明還表示,馬老年齡過期頤、黨齡超八旬、著作幾近等身卻依然活躍在文壇,堪稱少有的人間奇跡——尤其是百歲以上還在出書,這在中國當代文壇絕無僅有。

2018年,馬老申報的【那樣的時代,那樣的人】被中國作協列入重點扶持計畫——是當時所有申報者中唯一年齡過百的。【那樣的時代,那樣的人】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22年1月。書中,馬識途將分為文人、友人、親人、凡人、洋人五個部份,對不同的人進行回憶,一個個人物故事娓娓道來——涉及的人物包括魯迅、郭沫若、巴金、冰心、張光年、聞一多、吳宓、汪曾祺、夏衍、楊絳、周有光、李劼人、沙汀、艾蕪等。馬老寫人,並沒有面面俱到,而是把最深的記憶寫出來,以此呈現一個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

此後的馬老,依然筆耕不輟,直至2020年7月106歲高齡時才宣布封筆。

陳新:馬老送我魏碑體書法鼓勵多讀書

接受北青報記者采訪時,陳新表示馬識途老先生的逝世讓他心裏非常難過——往事歷歷,馬老對他的關懷仿佛發生在昨天。

陳新還記得,【讓子彈飛】上映期間,他曾幾次去馬老當時位於成都市指揮街的家采訪他。「老人家不僅熱情地接待了我,而且對我所贈的【探海蛟龍】予以充分肯定,直誇‘好書’!」陳新告訴北青報記者,之後馬老提筆在該書扉頁上,題寫了「開卷有益」四個字。不僅如此,他還拿過陳新的采訪本,翻開嶄新一頁,在其上題下「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9個字,以資勉勵。

陳新與馬識途

在陳新感激得不知所措之時,馬老又執意贈送了一幅書法作品給他。這是一幅魏碑體的書法作品,其所書內容是:「室雅何須大,書好不在多。」陳新明白,這是寬仁博愛的馬老在鼓勵他。

北青報記者註意到,陳新與馬老的合影照片中,馬老穿著一件灰色對襟上衣,兩個胳膊肘位置各有一塊橢圓形狀大小的褐色修補程式。陳新稱,馬老由於長期伏案寫作怕磨壞了衣服,所以特地在胳膊肘處增加一塊厚布。「他就是這樣一個克勤克儉的人,對吃的穿的都沒啥講究,和成都普通市民一樣過著日子。居功而低調,這是他的過人之處。跟他聊天,就像跟領居家的老頭聊天一樣感覺很平胡。他還告誡我說,一個作家一定要心中有祖國、有人民、有良知。作家創作的作品也一定要有真情、真話,真心。」

陳新與馬識途

癌癥術後自嘲成了「孤聖(腎)人!」

可能少有人知道,馬老曾得過兩次癌癥,並成功逃脫死神的魔爪。

面對癌癥,馬老笑且傲之,樂觀地就算癌癥再兇殘,也比不過當年所面對的敵人。所以,他不怕癌癥。2001年,86歲高齡的馬老患癌,失去了一個腎,樂觀的他因此時常自嘲自己成了「孤聖(腎)人!」這是他第一次得癌癥。

2007年,馬識途又被查出身患癌癥,這次是肺癌。「第二次面對癌癥,他與病魔抗爭的方法,就是堅持寫作,在病房裏寫出了【夜譚十記】的續集【夜譚續記】。」陳新告訴北青報記者,馬老曾說過在他的生活【字典】中,從來沒有「投降」兩個字。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恩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