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李白最空靈的10首唐詩,字字美妙,清新自然,宛如仙境一般!

2024-06-27文化

李白,號稱「詩仙」。

李白的「情」細膩動人,「詩」清新自然。

今天,讓我們穿越時空,享受一場李白的唐詩盛宴!

01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裏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58歲的李白,受永王李璘影響,被流放夜郎。

但幸運的事,唐肅宗大赦,李白重獲自由,又從白帝城出發,返回江陵。

這首詩是李白到達江陵所作。

這首詩用了誇張、浪漫、比興的手法,來表達歸家的快樂,詩歌清新自然,浪漫飄逸,是一部千古佳作。

「千裏江陵一日還」,詩人用「千裏」形容白帝城與江陵的距離,而「一日還」,又是一種誇張和想象,「一日」是無法抵達江陵的,但「心」可以。

詩人的「心」,早已飛回了江陵,而這個「還」,寫得親切又深情,仿佛一夜回到家鄉一般。

「輕舟已過萬重山」,這裏「輕」,並不「輕」松。

如今迎來了大赦,心中憂郁,一掃而光,所以心「輕」了,船也輕了。

「萬重山」寫得十分有意蘊。「萬重」形容山多,且重重疊疊。

如今小船兒,渡過了最險要的地方,即將進入風平浪靜的江面。

這一句,也形容詩人苦盡甘來,未來一片光明。

02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是李白路過涇縣,遊歷桃花潭時,寫下的一首留別詩,詩歌感情真誠、樸實。

李白在【贈汪倫】中,直呼對方姓名,毫不保留的表達情感,獨樹一幟,很有人情味。

尤其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裏的「不及」用得很妙,將看不見,摸不著的真情,與潭水比較,把真情變得可以觸摸,可以感受,空靈而絕美。

03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這天門上是一道奇景,楚江就像一把巨大的神斧,橫天門山之間。

這雄奇的山峰,夾著碧綠的楚江,江水滾滾東流,到了盡頭,又重回到北邊。

我坐在小船上,看著兩岸的青山,青翠欲滴,美不勝收。

不知不覺,西邊的落日,緩緩而來,原來是傍晚了。

04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人生還有什麽比「鳥盡」,「孤雲」更孤獨的場景嗎?

天上的鳥兒都飛走了,遼闊的天空,只剩下一片孤雲,在天上飄蕩,慢慢離開。

鳥兒飛走了,雲朵飄走了,可我,還是不想走。

我一個人,望著敬亭山。

敬亭山,幽靜秀麗,像一位山中美人,似乎也在含情脈脈的望著我。

我們沒有什麽話要說,又好像說了很多。

我們相互凝望,都是「相看兩不厭」。

山鳥走了,又何妨,雲兒飄了,又何妨,在這山中,能與你相逢,人生足矣。

05

客中作

唐·李白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這是詩人漫遊東魯時的一部作品。

在東魯的蘭陵,詩人是「客」的身份,「客中」指旅居他鄉。

這首詩,記錄了詩人在「蘭陵」的一段往事。

這是蘭陵貴族的一場宴會,宴會上賓客雲集,到處是美酒佳肴,令人沈醉。

而我獨愛美酒,這美酒醇香無比,遠遠都能聞到郁金的清香。

酒宴上,連桌上的玉碗,色澤亮麗,如琥珀一般,晶瑩剔透。

宴會的主人,熱情洋溢,與我一同開懷暢飲。

作為他鄉的遊子,哪有什麽思鄉之情啊!

一醉方休,不管這裏是他鄉還是家鄉!

這首詩,意境灑脫,像極了李白豪邁,飄逸的性格。

06

山中與幽人對酌

唐·李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山中與幽人對酌】這裏的「酌」,是喝酒的意思,詩歌講訴了詩人在山裏與朋友喝酒的故事。

整首詩,表現了詩人一貫的浪漫,充滿了恣意人生,不拘禮節的人生態度。

「山中」對於普通人,並沒有特別,可對於李白,那是別有洞天。

「山花」更是增添喝酒的氣氛。

山中有花,有景,有知己,於是一杯復一杯。

那麽,痛飲之後呢?

詩人說,我醉了,我且睡去,你可以自行離開。

原本就結束了。

可詩人又說「明朝有意抱琴來」,這什麽意思?

這裏一語雙關,既表達了對飲的暢快,又表達對友人的不舍,還期待下一次,再約!

最後一句,跌宕起伏,曲意綿長,妙不可言。

07

山中問答

唐·李白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李白曾在碧山桃花巖,居住過一段時間。這首詩中的「桃花」,就是桃花巖中的桃花。

全詩口語化,通俗易懂,抒發了詩人山中別有的情趣。

有人疑惑,問我,為什麽隱居碧山。

我笑而不答,心中很坦然,不糾結,紅塵俗世,我該放下的,都放下了。

此處,桃花灼灼,溪水潺潺,宛如人間仙境一般。

我在此幽居,又何嘗不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

08

勞勞亭

唐·李白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勞勞亭】是李白的一首離別詩。詩歌清俊飄逸,迂回曲折,意境動人。

詩人借春光,以「亭」為謀,寫了一場人間離情

詩人手法簡練,移情於景,把天下傷心的離別情,都匯聚在勞勞亭。

最後,再以「春風」之名,把離別寫有情有味,別出心裁。

09

秋浦歌十七首·十五

唐·李白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這首詩,寫得很奇特,「奇」在誇張的表現手法。

詩人以「白發為媒介」,把「濃濃愁思」比作「三千白發」,抒發了詩人愁思深重,形象,生動,又耐人尋味。

詩人說,「白發三千丈」,又誇張,又難以置信,白發為什麽有三千丈?

原來是「愁」,如此多愁,真是駭人聽聞,觸目驚心。

詩人為什麽「愁思」深重?

詩人沒有直接點明,而是委婉的說「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詩人一生耿直,到了老年,人生的理想和雄心,還沒有實作,心裏難受。

可又不甘心,不願放棄,所以才使得愁苦更深,更多,無法排解。

10

宣城見杜鵑花

唐·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這是李白的一首思鄉之作。

詩人巧妙的結合了擬人,倒敘,起興等修辭手法,將景容於情,達到仙人境界。

故事發生在暮春三月,地點在宣城。

李白步入老年,眼睛有些昏花,又覺得昏花的眼睛裏,有一抹紅色,詩人定眼一看,原來是杜鵑花。

杜鵑花是尋常物,家鄉一朵普通的小花,而此刻,卻勾起了我鄉情。

在蜀中,杜鵑花開時,子規鳥也開始哀鳴,晝夜不停,讓人心生悲傷。

這一聲哀鳴,一聲愁腸,讓人悲痛不已。

故鄉啊?我何時才能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