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新春走基層|從「前世」走向「今生」 揭秘春晚上的杭州非遺

2024-02-11文化

中新網杭州2月10日電 (王逸飛 何露露 商赟)今年龍年春晚精彩不斷,諸多非遺技藝也登上舞台,一展傳統文化魅力。其中來自杭州臨平的杭緞織造技藝與「晚峰—頤和園知春亭榫卯積木」兩項非遺計畫便是代表。

今年春晚的創意類節目【年錦】選用了漢、唐、宋、明四個朝代最具代表性、寓意吉祥祝福的紋樣,透過歌曲與織造作品的融合展示,織出一幅跨越千載的紋樣變遷圖卷。節目中,關曉彤身著的「明代大吉葫蘆襖」便來自臨平區運河街道的杭州費莊華發織造廠。

兒童體驗杭緞織造技藝。臨平區委宣傳部 供圖

「這件作品從制作到呈現,我們總共用了2年的時間。」杭緞織造技藝非遺計畫傳承人、杭州費莊華發織造廠負責人姚雨婷介紹,上衣紋樣參考了北京藝術博物館館藏的明代大吉葫蘆紋緞,裏面還融合了「柿柿如意」、吉祥如意、福祿等圖案元素,是新春期間最典型的「葫蘆景」花紋。

杭緞織造技藝是透過經紗線或緯紗線按照規律要求沈浮在真絲面料表面的織造技藝。工藝流程包括原料挑揀、浸漬、晾幹、翻絲、並絲、整經、加撚、穿綜、穿筘、倒筒、搖紆、織造、精練、印染等工序。經過以上工序織造出來的杭緞,普遍凹凸有致、質地柔軟,具有細膩、爽滑的獨特質感,光澤度好。

目前,杭州臨平運河街道有數十名手藝人專職從事杭緞織造工作。同時,該街道計劃每年開展近百場杭緞傳習活動,常態化開展研學、非遺進校園、非遺進社群等活動,進一步普及宣傳杭緞織造技藝。

另一項出自運河街道的非遺計畫「晚峰—頤和園知春亭榫卯積木」則在春晚小品節目【那能一樣嗎】中亮相。

「榫卯技藝是中國古建築最核心的構成方式。包括直榫、燕尾榫、饅頭榫等在內,形式多樣的榫卯技藝被運用在了建築的各個角落,是構成中國古建築精彩華章的基本元素。」晚峰文化品牌創始人劉文輝介紹,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其古建築榫卯積木均已實作標準化、模組化生產,產品鏈日趨成熟,希望助力中國傳統建築文化藝術在新時代重新煥發光彩。

登上春晚,也讓地方的非遺傳承熱情進一步被激發。臨平運河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未來將結合非遺工坊建設,積極開展「非遺進校園」「非遺研學季」等活動,進一步豐富非遺的宣傳載體,讓非遺技藝更好地從「前世」走向「今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