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無處不在。在追尋和創造美的過程中,人們從未放棄對美學問題的持續思索。而今,身處文化多元的時代,審美方式頻繁新變,美的領域不斷拓展,美的標準日趨多樣,更是需要停下來問一問,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美」?美的萬千氣象之下有何不變的本質?美育能給予一個民族怎樣的精神提升和啟示意義?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激發美的活力,又如何看待美學的未來?對此我們將陸續推出理論文章, 關註 「美」這一話題,也歡迎廣大讀者參與討論。
今天多數國家面臨著一種危機和隱患:物質的、技術的、功利的追求在社會生活中占據了壓倒一切的統治地位,精神的活動和精神的追求則被忽視。
一件好的藝術作品,可以讓人懂得什麽是愛,懂得什麽是有意義的人生,懂得一個真正有文化、有教養的人會有一種什麽樣的精神境界。
△ 王羲之【遠宦帖】
一種健康的審美活動,不能停留在單純娛樂或裝飾的功能上,還要有一個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發展完滿人性的功能。
「萬物之生意最可觀。」這種對天地萬物的喜歡,包含著對具有精神性、神聖性的美的欣賞。這些思想財富,既是屬於本民族的,又是全人類的,既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
△ 馬遠【山水圖】,大英博物館收藏
在我們這個時代,「美」又成為一個需要自覺審視的觀念。我想,這個時代所需要的美,應該傳承歷史上中外文化經典的理念,體現一種精神性和神聖性。這個時代所需要的美,應該具備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又回應著人類文明的普遍要求。這個時代所需要的美,應該有助於人們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有意義、有價值、有情趣的人生。我們的大學和人文學者,應該自覺引領這個時代的審美風氣和精神追求。
△ 趙雍【松溪釣艇圖】
美關乎人的精神生活
美引導人去追求崇高價值
我們對於美的認識,跟現代社會的現實要求有關。200多年前,哲學大師黑格爾在海德堡大學開始他的哲學史講演時,曾經對當時輕視精神生活的社會風氣感慨萬分。他說,「現實上很高的利益和為了這些利益而作的鬥爭……使得人們沒有自由的心情去理會那較高的內心生活和較純潔的精神活動,以致許多較優秀的人才都為這種環境所束縛,並且部份地被犧牲在裏面。」黑格爾所描述的19世紀初期的社會風氣,在人類進入21世紀的時候,不僅沒有因為生產力的發達而改變,反而顯得更為嚴重了。多數國家面臨著一種危機和隱患:物質的、技術的、功利的追求在社會生活中占據了壓倒一切的統治地位,精神的活動和精神的追求則被忽視,被冷淡,被擠壓被驅趕。從物質的、技術的、功利的統治下拯救精神,成了這個時代的迫切要求和呼聲。
△ 【風雨歸牧圖】局部
美關乎精神生活和人生意義。馮友蘭先生經常說,中國哲學中最有價值的是關於人生境界的學說。世界是同樣的世界,但每個人的人生意義和人生價值並不相同,這種不同的人生意義和人生價值,構成了每個人的精神世界, 中國人稱之為「境界」。這種精神境界,就人的心理狀態來說又可稱之為「胸襟」,表現出來的舉止態度,就稱之為「氣象」。人生境界有高有低,一個擁有較高的人生境界的人,他的關懷層面比較大,視野和心胸都比較開闊,會呈現出一種「光風霽月」的氣象。 一件好的藝術作品,可以讓人懂得什麽是愛,懂得什麽是有意義的人生,懂得一個真正有文化、有教養的人會有一種什麽樣的精神境界。一種健康的審美活動,不能停留在單純娛樂或裝飾的功能上,還要有一個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發展完滿人性的功能。一所大學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引導學生,同時也引導整個社會,有一種高遠的精神追求。這種精神追求,使我們的人生有意義。
這幾年,我一直提倡對大中院校學生加強人文、藝術經典的教育。人文、藝術經典可以引導青少年去尋找人生的意義,去追求更高、更深、更遠的東西。速食文化、流行藝術起不到這種作用。俄羅斯電影大師塔可夫斯基說,他小時候,母親要他讀【戰爭與和平】,並且告訴他哪些段落如何寫得好,這樣,【戰爭與和平】就成為他的藝術品位和藝術深度的標準,「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辦法閱讀垃圾,它們給我以強烈的嫌惡感」。塔可夫斯基成為電影大師,同他從小就受到的這種文化熏陶是分不開的。反過來,一個人如果總是讀 三四 流的作品,就會被那些作品框住自己的情趣、格調、眼光、追求等等也會慢慢降低。如果我們的青少年從小都是接觸文化垃圾那他就很難再接受經典。
△ 始平公造像局部
北京大學張世英先生講哲學和美學,認為美和美感涉及一種神聖性,或者說人生的崇高價值。美應該指向一種高遠的精神境界,指向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一種與萬物為一體的境界。歷史上許多大科學家、大哲學家、大藝術家都始終堅持在現實生活中尋找人生的終極價值,他們認為這就是人生的神聖性,美的神聖性。貝多芬的【歡樂頌】是心靈的徹悟,是超越生命本體的歡樂。它啟示我們在經歷了命運的磨難之後,擡起眼睛,朝向天空,歌頌生命,放下心靈的負擔,了解我們生存於這個世界的意義。愛因史坦的講演和文章,總是使人感到有一種來自宇宙深處的神聖性,有如巴哈的管風琴系列作品發出的雄偉聲音。一個有著高遠精神追求的人,必然有一種超越的信念,必然相信世界上有一種超越性的存在、一種神聖的價值存在。他們追求人生的這種神聖的價值,並且在自己的靈魂深處分享這種神聖性。正是這種信念和追求,使他們生發出無限的生命力、創造力,生發出對宇宙人生無限的愛。
發掘傳統中的思想智慧
重視中國文化對美的貢獻
上世紀20年代,宗白華先生在從德國寫給國內朋友的信上說,自己到了歐洲,更加認識到中國文化的獨特價值。他說,「我以為中國將來的文化決不是把歐美文化搬了來就成功。中國舊文化中實在有偉大優美的,萬不可消滅。」上個世紀的這段話至今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 八大山人魚樂圖
我舉一個例子。當今世界,人與自然的分裂越來越嚴重。人為了追求自己的功利目標和物質享受,利用高科技無限度地向自然榨取資源。面對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國際學界出現了生態倫理學和生態哲學的研究分支,其核心思想就是要超越「人類中心主義」這一西方傳統觀念,樹立「生態整體主義」的新觀念。他們的討論大多基於對各個物種的權利關系進行理性思辨,而中國古代的思想對於生態的認識實則可以提供一個新角度。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不僅要愛親人、愛一般人,而且要由愛人推廣到愛萬物。因為人與萬物一體,都屬於一個大生命世界,屬於一個值得敬畏的、帶有神聖性的「天地」。這種對於天地萬物的愛,不僅是基於倫理道德的觀念,也包含著對於具有精神性、神聖性的美的欣賞。中國古代的思想家、藝術家們大多認為,天地萬物都包含有活潑潑的生命和生意,這種生命和生意是最值得觀賞的。人們在這種觀中,體驗到人與萬物一體的境界,從而得到極大的精神愉悅。程顥說:「萬物之生意最可觀。」宋明理學家都喜歡觀「萬物之生意」。中國畫家從來不畫死魚、死鳥,中國畫家畫的花、鳥、蟲魚,都是活潑潑的,是生意盎然的意象世界,是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生命世界,體現了中國人獨特的生態意識。這些寶貴的古代思想,既是屬於我們本民族的,又是全人類的:既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體現了可以被全人類普遍接受和贊賞的價值觀念。
當然,在當代中國追求這種具有精神性、神聖性的美,需要一大批具有文化責任感的藝術家立足於本民族的文化積累,汲取現實生活的養分,創作出反映這個時代特色的優秀作品,引領時代的審美風氣。
(選自【人民日報】 2014年1月21日第024版)
作者簡介:葉朗,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名譽院長,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