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散文|等風來等雨來之一——也無風雨也無晴

2024-08-05文化

散文|等風來等雨來之一——也無風雨也無晴

作者 崔洪國

宋神宗元豐五年,即1082年的春,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的三月七日,出遊沙湖道,天氣不錯,沒有想到天是娃娃臉,說變就變,突遇疾風驟雨。拿著雨具的仆從先行回去了(雨具先去)。一起去玩的朋友都是左躲右閃,避雨不及,狼狽不堪。唯有蘇軾一蓑煙雨,緩步而行,詞性勃發,吟詠自若。留下了那首名傳千古,膾炙人口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詞序是這樣寫的: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詞自然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了: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一蓑煙雨任平生」,現在還有不少的人把這句話作為自己得意失意時勉慰自己,曠達致遠的人生追求。其實,當時東坡已經是因「烏台詩案」被貶三個年頭了,期間,經歷的那些讒言、中傷、莫須有、人身攻擊對他而言,早已是雲水從容,雲淡風輕,他是真的悟懂、看透、想開、豁達,「煙雨任平生」了。今天好多人的把東坡這句詞掛在嘴邊,不過是得失之間聊以自慰而已,真到大是大非面前是否真有東坡那樣的心境、心態和心情,暫且存疑。因為經歷等於收獲,沒有那樣的經歷,很難越過險峰,很難有那樣無限風光的人生體驗,自古皆然。

風也罷,雨也罷,去來自由,來去輕靈,本來是很有詩情畫意的事情,即便是狼狽不堪,也是很有喜感的事情。行走之間,突然遇雨,是一種無法言傳,驚喜萬分的喜悅。追著風,追著雨,追著雷電奔跑,在很多胸有文章韜略,下筆不同凡響的詩人和作家眼裏,是一件很唯美很浪漫的事情。突然的風雨給人的感覺是一種突然的自我,突如其來的驚喜和釋放,那種感覺就如汪峰在他那首著名的歌曲【怒放的生命】中所唱的:曾經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經多少次折斷過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仿徨。我想超越這平凡的奢望,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飛翔在遼闊天空,擁有掙脫一切的力量。風雨雷電中的這種感覺是渾然忘我,是對日常習以為常的平庸和平常的掙脫和超越,是一次身體的洗禮和心靈的凈化。回到千年前,就是東坡那種「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超然境界。

壹點號風過林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