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帶老婆出去租房兩個月,我媽一做飯就頭暈的病好了,妹妹不登門了

2024-04-14文化

「這烤箱多少錢?用得著花這大筆錢嗎?」張華的聲音透過夏日微弱的晚風傳進了李偉的耳朵,他還沒來得及解釋,媽媽的不滿已經如同掀開的鍋蓋,無法壓制。

「媽,這個烤箱對萍萍有好處,她做飯不用彎腰進出,對腰也好。」李偉盡可能保持著平胡的語氣,但心裏明白,媽媽依舊會認為這是鋪張浪費。

蔣萍從旁邊偷偷拉了拉李偉的衣角,示意他別和媽媽爭論,張華的性格她再清楚不過——一旦認定了什麽事,即便是九頭牛也拉不回來。但李偉只覺得自己的善意被誤解,情緒難免有些激動。

「哎呀,你呀,早就應該聽一聽你媽媽的話,哪能每件事你都有理?」張華拿著針線,手上的動作沒停,語氣卻更加嚴厲,「我這一輩子,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你告訴我,這麽貴的烤箱會比我們家老舊的烤箱好到哪去?」

李靜在角落裏深吸了一口氣,仿佛在為哥哥的固執感到無奈。她時不時地用余光瞥向蔣萍,那眼神中似乎藏著幾分諷刺與憐憫。

「媽,現在的科技比以前進步多了,這烤箱節能又環保。」李偉試圖解釋這筆開支的合理之處,卻發現言辭並未起到緩和的作用。

「環保?節能?」張華差點沒從椅子上跳起來,「你們這是拿環保當幌子,幹著浪費的勾當!」

李偉快要失去耐心了,什麽話也沒說,扭頭就往自己的房間去了,他需要冷靜。蔣萍連忙跟了過去,擔心這場爭吵會傷了母子之間的感情。

屋內的氣氛驟然緊張起來。窗外的風鈴發出清脆的聲響,顯得有些刺耳。張華搖頭嘆息,繼續她的針線活兒,臉上的不悅與堅持此時在斜陽的余暉中顯得格外深刻。

分外悶熱的夏日傍晚,這一場突如其來的家庭「烤箱風暴」,未了的情緒就如同懸而未決的晚霞,將家庭中的隱忍與挑戰暴露無遺。

時間就像是一位靜默的畫家,不著痕跡地改變著一切。自從烤箱進了家門,蔣萍的廚房裏確實輕松許多。餐桌上每天都有新花樣的美食,李偉也算是一個稱職的助手,不時地幫著老婆翻烤食物。但總有些遺憾會不由自主地浮出水面,就像這天晚上張華在準備晚餐時突然感到頭暈目眩。

這還是頭一回,這樣嚴重。張華之前曾抱怨過幾次的莫名頭暈,但卻未曾影響到她的身體。蔣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攙扶著婆婆:「媽,您今天怎麽了?」

「沒什麽大礙,可能就是老毛病又犯了!」張華盡量裝出沒事的樣子,嘴角勾著一絲苦笑。

李偉那天加班回家,見到這一幕,心裏不免有些擔憂與愧疚。他知道媽媽年紀大了,總是做飯清潔,實在辛苦。「媽,要不要去看看醫生?」

「去醫院?白花錢!」張華這一本性子又上來了,一向節儉的她,對看病這事兒總是敷衍了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蔣萍得到了一位朋友的幫助,介紹了一份短期的工作,偏僻但條件不錯,兩個月的合約也算是個不多見的機遇。夫妻倆商量後,覺得這對蔣萍的職業來說是個大好時機,而且也許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暫時離開這個讓人窒息的家,讓張華也有個獨處的空間。

那晚,閑話家常的時候,李偉小心翼翼地向媽媽提出這份工作的事情。張華卻出乎意料地欣然應允:「去吧去吧,媽一個人在家也清凈。」

於是,在李偉的安排下,他們租了處小屋,位於城郊的靜謐之處。這樣,兩全其美——距離工作地不遠,也能確保張華的日常生活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離家那天,李偉對蔣萍說:「萍萍,我一直沒有言謝,感激你的理解與支持。」蔣萍只是微笑著,那份恬靜的眼神裏,藏著對家的牽掛和對未來的希望。

兩個月的時間,張華一個人在家,漸漸地,她意識到自己在下廚時頭疼的癥狀竟奇跡般減輕了。這讓她想起多年前獨自一人的歲月,那份孤獨中的平靜。而同時,李偉每天的電話也成了她與外界聯系的主要方式。可是,李靜,這個平時每周末都會來探望的女兒,卻不知何故杳無音信。

「靜靜,你怎麽幾周沒來看媽了?」張華的聲音透過電話線傳到李靜耳邊。

「哦,媽,我最近有點忙...」李靜總是找著借口,淡淡寥寥的幾句話,不再是曾經那個笑臉盈盈的女兒。張華的心中不禁掠過一絲失落,是否是自己做錯了什麽。

家,不過是情感連線的一個節點,人事的變遷,卻能讓這個節點變得如此難以捉摸。李偉和蔣萍則像是被外界的風雨打磨得更堅韌,他們能不能在歸來後重新塑造那份家的溫暖,誰也說不清楚。

兩個月後,蔣萍的合約結束了,我們回到了這個裝滿了回憶的老房子。沒想到,一進門就看到媽媽正歡快地在廚房忙碌著,沒有了往日的頭暈和無力,仿佛回到了那個勤勞的張華。

「媽,您最近身體好多了吧?」我忍不住關切地問。

「這不是兒子你和媳婦回來了嘛,我當然得好好的了。」媽媽笑著,眼裏透出一絲溫柔。

但這股溫柔沒過多久就消散了,李靜每周都會來探望的習慣中斷了。一天晚飯後,媽媽忽然放下碗筷,語氣帶著責備:「自從你帶著萍萍去郊區,你妹就再也沒來過。你這是在疏遠你妹妹。」

「媽,這跟去郊區住沒關系,靜靜一直都很忙。」我嘗試著解釋,心裏卻明白,爭吵是無法避免的。

「忙?你們兄妹從小到大一直很親,怎麽忽然就忙得來不了?」媽媽的語氣裏摻雜了不信任和失望。

這場突如其來的爭吵讓我感覺疲憊,但也讓我反思。是的,家人都應該得到個人空間和尊重,包括媽媽在內。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獨立,媽媽的病情才有所好轉。

隨後的日子裏,我開始更註意家裏的氣氛。我不再拒絕媽媽對家務的任何建議,同時也尊重萍萍的選擇。對李靜,我也嘗試著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她。

一個偶然的午後,我抓住了靜靜:「我知道你最近挺忙的,但媽老問起你,你有空還是要回來看看。」

李靜顯得很意外,也有些感動:「哥,我知道了。我也想媽了,這周末我就回來。」

生活是一幅交織的畫卷,家人的情感像顏料一樣融合在一起。那個午後,陽光透過樹梢,灑滿了我們溫暖的客廳。隨著家人間的交流越發頻繁,誤會和隔閡逐漸被理解和溝通所取代。我,蔣萍和媽媽的小家,又開始散發出溫情和和諧的光芒,而這一切,都從尊重與理解開始。

漸漸地,隨著爭吵的塵埃落定,媽媽開始真切地感受到家的氛圍有所改變。她不再像以往那樣對蔣萍有所保留,反而開始主動問她需要幫忙什麽。「萍萍,這個新烤箱我還不太會用,你能教教我嗎?」媽媽轉變的態度讓我們都感到舒心。

記得那天下午,我從窗外歸來,便聽到廚房裏傳來了媽媽和萍萍歡笑的聲音。李靜也在,我們三代人,圍坐在小小的廚房裏,這是多麽溫馨的一幕。

「哥,看媽媽學得多快!她比我還要用心呢。」李靜打趣道,看著媽媽認真學著使用烤箱。

「我們家的女強人可不是蓋的。」我笑著附和,心中暖流湧動。

不知不覺間,家裏的每個人都在學著如何更好地生活、相處。媽媽還會固執地堅持自己的看法,但她也開始懂得傾聽和妥協;萍萍依然忙碌,卻也學會了如何在忙裏偷閑;至於靜靜,也不再冷漠,她也開始主動回家。

每當夜幕降臨,我們就聚在一起分享一天的趣事兒。就在前幾天的晚上,媽媽第一次獨立完成了一整個烤蛋糕的過程。蛋糕的外表雖不十分完美,但那滿室飄香的味道,卻是我從未感受過的溫暖。

「好了好了,我這第一次烤蛋糕就給你們嘗嘗,快過來看看好不好吃!」媽媽笑著開啟了烤箱,取出金黃色的蛋糕,她的臉上泛著滿足和自豪。

看著一家人圍坐一起,品嘗著這第一次嘗試出來的蛋糕,我深刻感慨:一家人,最美好的時光莫過於此。家就是這樣,常常在不經意間給予我們驚喜和挑戰,讓我們在磕磕絆絆中,漸趨完美。

媽媽的新愛好讓我們看到了家庭和諧的可能,小小的試驗也讓我們相信:只要我們願意,就能找到新的生活樂趣。過往的不愉快被蛋糕的香甜所取代,而這樣的幸福和諧,註定會在我們的心中長久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