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呂德文:從小鎮青年讀懂鄉土中國

2023-12-22文化

本文根據九派新聞評論員木姍采訪整理。

一、

小鎮青年的消費幻象

最近一些財經媒體報道,小鎮青年越來越敢花錢了,雖然他們生活在小縣城,但是各種消費都在看齊大城市,這種現象從描述上說是沒問題的。它背後是什麽因素呢?小鎮青年這個標簽,主要是文化尤其是電影、消費領域造的這麽一個詞。最近十來年,我們的返鄉青年越來越多。這個群體在我們今天整個城鄉社會的格局裏面,是一個具有明顯代際特征的群體,如果放在城鄉關系裏去看小鎮青年,他們就是往返在城鄉之間的這樣一個群體。

我們現在說小鎮青年,通常以80年代末、90後為主。新生代農民工內部,實際上也有代際分化,也有非常明顯的代際特點, 85前的這部份人,跟他們的父輩(也就是第一代農民工)相比,可能差別不是很大。這和城市化行程有關, 85前的小鎮青年基本還是在城鄉二元結構環境裏面成長起來的,他們具有比較完整的鄉村生活經歷,所以無論是他們的思想觀念還是生活方式,可以說都延續了上一代的特點。從消費觀念上看,80初群體和通常而言的小鎮青年群體,略有差異。

當前,城鄉二元結構已經打破了,農村的商品化程度也很高。即便是85前的這部份小鎮青年,他想節儉,也節儉不了,因為整個消費水平上去了,日常生活也都商品化了。以前,農村的衣食住行,它很大一部份是屬於自產自銷的,很多屬於自然經濟,比方地裏面自己種菜、豬自己養,自給自足。家裏面要蓋房子、要請客,也是互助互惠的。

在過去,鄉土社會裏面它有非常大的一部份是自給自足的經濟,社會還比較完整,有很強的互惠系統,所以現金支出是不太多的,要麽是在一個家庭裏自給自足,要麽是在一個小範圍內互惠互利,可以說那時候農民的生活領域基本是沒有商品化的。

今天農村的人們的社會生活,包括交往、日常消費等等,都被資本主義體系給「殖民化」了。農民現在的吃穿用度,都是全國甚至是全球市場體系制造的,更極端的表現就是鼓勵你去借錢、花錢,比如有些廣告就是鼓動你透支式消費,還把這種消費和情感、道德去掛鉤。

我記得有個廣告,一個農民工帶著母親坐飛機,然後他母親好像是心臟不太好,那個場景意思反正就是說作為一個孝子,那你就升艙吧,表達對母親的孝心就讓母親坐頭等艙不坐經濟艙,那你沒錢怎麽辦?那可以找平台去借。

當時我印象特別深,因為農村我們過去說子女對父母的孝心,它是一個很社會的層面,是屬於私域,是情感、道德的領域,我們一般還是不太願意用金錢來衡量,是不太願意被資本主義這個意識形態裹挾的。但是現在就很明顯,這種意識形態就滲入進去,它就很明白地告訴你,你作為一個孝子,你就得給你父母花錢,你沒有能力花錢,那你借錢也得給他花。資本的邏輯是,不讓老人坐上頭等艙,就是不孝;不給妻子送花,就是不愛;不給子女買上生日蛋糕,就是不負責任。

消費主義異化情感、道德的例子,在年輕一代的婚戀觀上,似乎也有所體現。比如說江西一些農村地區高價彩禮的現象比較多,有的地方商業銀行就做過那個「彩禮貸」,就是說這個彩禮你支付不了,我可以給你貸款。還有婚房貸款,兩輩人同時貸款的、可以99年還完。這些金融產品可能只是噱頭,但背後的意識形態讓人可怕。

所以小鎮青年敢消費這個現象,實際上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市場影響。市場經濟對鄉村社會的生活領域有著非常強的滲透和支配的能力,所以使得我們現在整個農村地區的,也包括小鎮青年在內,他們的生活、生產、消費等一系列的社會生活,已經高度的商品化,過去的比較簡約的那一部份,互惠的自給自足的那一部份,已經被侵蝕掉了。

把小鎮青年當作特殊的消費群體看,是資本邏輯的產物。所以,我們在數據上看,發現農村也是一個消費市場,尤其是小鎮青年也很敢消費。其實很敢消費是因為他背後整個消費領域、整個供給端,衣食住行的需求都已經商品化了,這個市場是統一的,城市有什麽,農村肯定也會有。

從消費成本的角度來講,農村和城市之間確實是一體化了,沒有本質區別。那你說農村看個電影要比城市便宜嗎?那不會的,也是30塊錢、40塊錢,都是一樣的。所以說今天的縣城的消費水平,和大城市的消費水平,基本上是沒有差異的。

但是,縣城的收入水平胡大城市的收入水平相比,還是有很大差異的,這就是一個問題,也是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從消費的角度來講,一個人在縣城生活,跟在武漢這種超大城市過生活,是沒有本質區別的,他的支出都是差不多的,就比如說結婚、比如說衣食住行、生活的邏輯,跟城裏面都是差不多的。在城鄉融合的情況下,城市的都市化的生活方式已經全面重建了鄉村傳統的生活方式,那種傳統的生活方式已經被替代掉了、被重建了。

今天鄉村已經不存在一個非常簡約的生活了,要過那種生活已經很難了。比如你要開展家庭再生產,結婚你得在縣城買一套房,日常生活得買輛車、方便出行需要,生了小孩一樣得給他買奶粉,以後上學了還得給他培優,都是一樣的。還有就是年輕的女性也一樣要化妝,需求已經產生了而且非常普遍,而過去農村婦女是不需要這些的。再比方說這個住房,要還房貸,過去我們國家是一個高儲蓄的國家,尤其是農民,是很註重儲蓄的,但是現在,我們農民基本上都是透支的。

可以說縣城的整個消費狀態、生活狀態跟城市區別不大,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

二、

小鎮青年的代際革命

這一代小鎮青年的成長經歷是怎樣的?對於90後的小鎮青年來說,在他們的成長經歷裏面,已經沒有非常完整的鄉土生活了,因為在他們上學的時候,農村已經開始瓦解,村落、鄉土社會已經不完整了。而對於80年代初的那部份人來說,小時候還是一個大家族都在一起,左鄰右舍也有很多小孩,也會需要參與到社群的公共活動、人情往來,鄰裏關系的愛恨情仇都是可以感受得到的,有溫情、也有矛盾,它是一個比較完整的社會形態。

但是最近十多年的時間,村莊在某種意義上成了就是一個居住的地方,它的社會已經不完整了,人口已經空心化了,這個空心化其實在90後成長的時候就開始了。

也就是說同一片土地,他們的父輩生活在這裏的時候和90後自己生活在這裏的時候相比,已經完全不一樣了。現在的鄉村,只有物理空間的概念,它的社會空間已經改變了。現在鄉村的社會空間其實跟城市的社會空間已經非常接近了,雖然不完全是那個模樣,但已經相當接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是比較理性的,邊界感比較清楚了,沒有像以前那麽相互依賴了。

以前的中國農村的鄉土社會是一個差序格局,從個人到家庭,再到家族,最後再到村落,一圈一圈擴散過去,對很多人來說就不會有邊界感,他不會把個人的權利義務和父母的、兄弟姐妹的區分得特別清楚,核心家庭、主幹家庭擴散到整個家族成員之間,這個邊界感是不太清晰的。而現在的核心家庭就非常清晰,它是一個完整的行動單位,就算是親兄弟兩個人的交往也會計算得很清楚,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

正是這樣的變化影響了現在小鎮青年的生活方式。在城鄉融合的過程中,都市化的生活方式在小鎮青年身上是體現得非常清晰的。現在高等教育、職業教育都發展起來了,90後、尤其是00後,他們在整個受教育過程中接受的基本都是城市的教育。要麽是去城裏上學,要麽是去城裏工作,接受的都是城市體系的影響,他們的生活方式已經被城市塑造了。

完整的城市生活經驗,讓這一部份小鎮青年和80年代初的那部份人相比,已經很不一樣了,是社會的變遷,也是代際的變遷,是這種變遷塑造了今天小鎮青年這麽一個獨特的群體。

小鎮青年的消費方式已經都市化了,但也有獨特性。

亦城亦鄉,是這個群體的一大特征。他們雖然生活在小城鎮,但都有都市生活的體驗,無論是上學還是工作,只是因為各種原因他們選擇回到小城鎮定居。他們生活的小城鎮,可以看作是城市的尾、鄉村的頭,而這樣的地方有個特點,就是亦城亦鄉,無論是進城還是回鄉,都很方便,一邊連著完全都市化的生活,一邊連著鄉村的老宅產業、和祖輩的人情往來等等,和兩邊的互動程度都很高。

小鎮青年亦城亦鄉的這種生活方式,和大城市的青年還是很不一樣的,大城市裏的青年和鄉村的往來互動基本是沒有的。

「小鎮青年」作為一種外界賦予的符號,是學術界也好、媒體也好,給他們的一個「標簽」,但實際上他們自己對「小鎮青年」未必有這個概念或者共同認識。而由於現在互聯網的發達,他們也能看到網路上的一些討論,也有一些鄉村博主,自我調侃「小鎮青年」以及記錄小鎮生活等等,不過要說有什麽共同的認同,那還沒有到這一步。

小鎮青年的消費看齊了都市,但小鎮的收入水平卻達不到那樣的水平,也就是說他們單靠自己的收入可能滿足不了他們現有的那種生活方式,這種情況在小鎮青年身上很普遍。來自家庭的代際支持,是小鎮青年的另一個特點,這種支持通常是來自他們的父母,純靠他們自己的收入其實是過不了那種生活的,在縣城裏面也是很難安居樂業的。也就是說,小鎮青年能過上滋潤的日子是因為代際支持,而不是單純依靠他們自己的能力。

這種代際支持是全方位的,衣食住行、育兒教育方方面面。小鎮青年的父母輩通常都是很傳統的,也很願意為子女付出:城裏的首付,父母幫忙出的;車是父母支持的;生了小孩以後父母還會繼續支持每個月的生活費、還幫忙帶小孩。

在這種完全付出型的父母之外,完全不願意插手下一代生活的是個例。但是作為社會事實,這一代的父母普遍還是願意支持子女、責任感很強的。現在的中國社會基本上還是一個家庭本位的社會,而且是一個下行式的家庭本位,家庭的重心是在下移的,區別在於,傳統的鄉土社會雖然也是家庭本位,但它的重心是上移的,是先把老的照顧好,再來考慮小的,現在普遍是先把小的照顧好,老的就看情況,這個邏輯已經發生改變了,這一代的父母基本都是先把子女的發展考慮好,再來考慮自己的後路。

從育兒觀念上來說,城市青年和小鎮青年,沒有本質區別。有條件的都是喜歡自己帶,但是確實兼顧不過來,都需要父母幫忙。在以前,像80年代初的那代人,農村青年一結婚,有的小孩生了三個月就交給爺爺奶奶帶了,現在這種情況幾乎不存在。90後、00後結婚之後生了小孩,媽媽都要自己帶,不可能直接就扔給爺爺奶奶帶的,育兒觀念也是和城市一樣的觀念,也認識到父母陪伴孩子很重要,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意識,對他們自己的家庭來說也是很重的負擔,特別是雙職工的父母。

其實在小城鎮,全職的媽媽本來也很多,小鎮本身就業機會就沒那麽多,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爺爺奶奶搭把手還是一樣帶不過來。縣城基本上沒有產業,有產業的話也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對於年輕女性來說,確實就業機會很少。

那對於在小城鎮的年輕小夫妻家庭,他們的生活模式一般是年輕的媽媽在小鎮帶小孩,年輕的丈夫到大城市打工,很多是這種分居的狀態。只有很少的一部份是小夫妻都在縣城工作,或者說只要有一方進了體制、有穩定的一份收入,其實就能在縣城生活得下來,還有的情況就是父輩在縣城有產業,自己在縣城做點小生意,收入可以支撐自己小家庭在縣城的生活。

也就是說,除了少數情況,小鎮上大部份年輕夫妻家庭都是處於兩地分居的狀態。 「一家三制」,就是一個家庭,三個地方生活,年輕的丈夫在大城市務工,年輕的媽媽可能再加上奶奶在縣城裏面帶小孩,然後爺爺以及可能還有其他老人,在村子裏面生活,像這種模式可能占到百分之八十。

三、

縣域城鎮化催生小鎮青年

最近十年的城鎮化,主力就是80後新生代農民工。最近十年之所以有「小鎮青年」這個概念是因為小城鎮發展很快,尤其是縣城,房地產都跟著發展起來了,消費的主力、買房的主力,就是新生代農民工,而買房的資金支持大多來自他們的父母。在城裏有一套房,已經成了很大一部份農村地區找媳婦的「明規則」和「必選項」,要是城裏面沒房,基本就娶不到老婆。但是放在十年前,城裏有套房,還可以說明家庭條件不錯,是個「加分項」。

前不久很多地方出台政策,鼓勵農民進城買房,例如推行房票安置、發放購房補貼等等,有些農民群體的顧慮是擔心進城買了房之後,以後想回村也不去了,如何看待他們這「進」和「退」的顧慮?

從我們現在的制度設計上來說,鄉村的田和地都是留著的,回村是沒問題的。進城和回村,「進可攻、退可守」的這種模式,制度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但是客觀上來講,現在實際是「只能進、不能退」,對大部份新生代農民、小鎮青年來說,退回去從某種意義上就意味著人生失敗,因為現在村莊已經失去了基本的社會生活服務,它的功能已經不全了,回去可能連社會交往都沒有了,連過一個日常的生活可能都沒辦法過,那只能是回去「隱居」,不能算是一個「社會人」了。這也是為什麽小鎮青年的「回鄉」,只能回到小城鎮而不能回到村子裏面的一個重要原因。

過去,一個在城市闖蕩的「失敗者」回到村子裏去還是能活得很舒服,而今天這樣的人回到村子裏去是生活不下去的,所以只能到零工市場這樣的地方去。

其實小鎮青年有兩種消費風格,一種是消費主義的,一種是消遣主義的,這種劃分,不只適用於小鎮青年,對於都市青年也是一樣的。

即便是同一個人,不同的階段或者不同的方面也可能表現出不同的消費風格,比如一個人在結婚之前,看到一個名牌手機,不管有沒有能力他都要買,他就是受到那種符號和文化的影響;而結婚之後,可能就變得精打細算,有能力就消費,沒能力就不追求那麽「炫」,就有點消遣主義那種味道了。

不過現在的人,不管什麽消費風格,也做不到像他們父輩那樣的節儉、苛求自己的那種苦行僧式的生活。比如第一代農民工,在城裏打工,他們吃的、住的都很差,拼命賺錢然後把錢攢回去,對消費非常克制,基本上就不花錢,就像「苦行僧」。而新生代農民工,也是在城裏面打工,但他們就不會去過那種苦行僧式的生活,就算不存錢,他們也會去保證吃得好、穿得好,不一定是追求那種很「炫」的東西,但肯定是不會委屈自己。像這樣,再進一步可能就會變成「消費主義」,不單單是不委屈自己,而是各方面都要「更好」。

消費特點不僅和代際特點有關,也和年齡、個人成長有關,隨著年齡增長,有些人就是覺得家庭生活更舒適,有些東西他就不追求了、也不感興趣了,再「炫」的東西已經不欣賞了,反而是「返璞歸真」了,自然而然就覺得陪小孩玩一玩、跟老婆散散步等等這些是更值得自己去付出的地方。

總體來說,小鎮青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家庭的穩定,通常都會從消費主義轉變成消遣主義。某種意義上,消遣主義其實是更加理性、成熟的一種消費風格,只不過是現在的人再怎麽「理性」和「節儉」,也都不會回到他們父輩那樣的苦行僧式生活了,這既是物質的變化也是觀念的變化。

我們今天這個社會已經是全面小康了,生存問題已經解決了,他沒有必要「苦行僧」,而過去是因為生存資源非常有限,需要克制和積攢去應對未來不確定的風險。現在的農民無論是自己的收入還是來自國家的保障,都能夠滿足基本的生存需求,所以不會有那種「活不下去」的風險意識,這種風險也已經不存在了。

觀念的變化也是社會進步的體現,我們的生產力水平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物質財富保障每一個人的基本生存是完全沒問題的。

四、

小鎮青年喜歡創業,但道路通向工廠

小鎮青年更愛創業,但未必是他們的主觀意願,也是客觀塑造的。

有兩個因素很重要,第一個是小鎮青年,無論是學歷、能力還是他的社會資本,相對於那些高學歷的人群、那些已經都市化了的大城市青年,他們進入城市正式體系,包括正式體制的這種機會是比較少的,好比說考公務員,肯定優先錄取985的,而不是錄取三本的。小鎮青年就有很大一部份是三本畢業的。所以這就導致什麽呢?導致他們獲得那種相對薪資水平比較高、又比較穩定的這種工作,機會是比較少也是比較難的。這個是客觀制約的因素,他要過上比較穩定的那種都市化的生活,對他們來講其實是很難的。就是這個體制、這個社會的體系給他們開放的這種空間並不大,他容易被他的同齡人給擠占掉。

第二個是有關社會發展的程度,他們的父輩已經是苦行僧了,透過「苦行僧」的生活方式給他們積累了一定的發展條件,所以小鎮青年基本上還是有一定的發展基礎的。所以他們的父輩也好,包括他自己也好,不願意他們再過上苦行僧的生活,比如說進工廠打工就是比較苦的的。到現在為止我們的工廠還是正常來講一般一天還是要12個小時,甚至可能更長時間,否則賺不到錢。雖然說薪資水平是按八小時制來的,但要是真的只工作八小時是賺不到什麽錢的,夠自己花就不錯了。如果要有一點積蓄就必須加班,加班2個小時到10個小時,加班4個小時那就到12個小時代.

所以小鎮青年到工廠上班,某種意義上是約等於苦行僧的。到工廠上班,工作12個小時以後,除了吃飯就是睡覺,其他的根本沒時間去想了,根本沒有精力去消費,都沒時間去花你賺的錢。

所以這就是一個客觀約束,無論是對他的父母、家庭還是他自己來說,進工廠確實不是小鎮青年的首選。

進工廠不是首選、進體制又很受限,這就是小鎮青年比較尷尬的地方,所以在這種客觀現實因素的限制下,很大一部份小鎮青年就會選擇自己創業,在市場上找機會自己當老板。

從制度和結構的角度來看個體行為,並不是小鎮青年天生喜歡冒險,而主要是因為我們現在整個的社會結構和制度,客觀上就是這樣一群人,很難有機會進入正式體制,或者從事那種高收入又穩定的工作。

高收入、穩定的工作他們夠不上,然後又因為父母給他們積累了一定財富,他們也沒有必要去過苦行僧的生活。他要過一個類似於高收入的那種生活方式,但又不是進體制,那就是創業了。所以不單純是他們這種創業觀的問題,而是社會因素導致他們做出他們認為當下最好的選擇。

通常來說他們有這樣一個路徑:大學畢業先工作個兩三年積累經驗,然後在父母的幫助下創業。契機可能是因為發現打工很難賺到錢、也可能是因為不想進工廠,因為進工廠可能連結婚物件都找不到。自己創業當個小老板的這種身份也更容易找到物件。

小鎮青年一般都有創業這個階段,除非是家裏給他設計規劃得很好,比如大學學了個差不多的專業,父母又有親朋好友開了廠子,那就畢業之後進去慢慢鍛煉,最後就可以做到白領、管理層面。

只不過,創業成功的是少數,大部份都是不成功。創業失敗之後最後還是回到工廠。到了35歲左右,在外面折騰了一番之後,你的父母看你賺不到錢,老婆也見你折騰得不像樣子,一合計幹脆還是進廠,一人一個月有6000到8000塊錢,那兩個人加起來一個月就有1萬多塊錢。

這種情況通常是:30歲左右的小鎮青年,在外面也打過工了,娶了媳婦、生了小孩,這個時候他們就覺得返鄉吧,可以過上比較安靜完整的生活,回去就開始創業,開個店或者養豬什麽的,堅持個三五年,到最後堅持不下去了,創業失敗,那還是決定出去打工,老婆就留在家裏帶小孩,小孩在小鎮上學。

在城裏上大學、大學畢業工作個幾年,然後就開始自己創業,在創業階段娶妻生子,創業失敗之後,40歲左右的男性又跑到大城市務工。這就是小鎮青年創業之後又沒有成功的大致樣本。

總的看來,創業確實不是容易的事情。成功的極少數一般來說他家裏面本來就是做生意的,在當地有一定社會網路,然後從父母的經驗那裏學到經商、經營是怎麽回事,至少懂得成本收益、雇人、管理之類的這些東西。但這些東西一般的新生代農民工是不懂的,他也不知道怎麽摸索,家庭資本、文化資本也不是很強。普通家庭出來創業的基本都是失敗的,成功的那部份很多就是父母輩就做過生意了,他有經驗,他搞互聯網、搞電商雖然是新東西,但是有些經商的邏輯是一樣的。

就比如說我本來是這個地方做生意的,我看到美團或者快遞什麽的進來了,搞下沈市場了,有點見識的人就會把這個生意給盤下來,有條件的就願意去投資,並且可以堅持好多年等報酬,那普通家庭、條件沒那麽好的,堅持一年就堅持不了了。其實創業是一個高技術高風險的一個行當,要有經驗,又要有一定的見識,還要投入精力,其實他不適合普通人。

還有一個創業成功的型別就是學了一門技術,比如說他就學的是理發,開了個理發店。但他學了大城市美容美發洗頭服務,經營方式也學大城市會員制。傳統的理發就是一次給個10塊錢20塊錢就完了。如果不懂這種新的經營模式的話,他可能也無法創業。

從我們的調研看,十個創業青年裏面,可能有一兩個成功,多數創業失敗者最後就都走向了工廠。我們是制造業大國,這個工人從哪裏來?基本上都是新生代農民工創業失敗的進了工廠,所以工廠從某種意義上成了一種兜底。

現在的工廠基本都是中年人,很少有年輕人一開始他就接受這種生活。只有經歷過創業失敗,自己的欲望降低了,然後又需要一種兜底,才願意去適應這種方式。年輕人還沒進入社會的時候,對花天酒地、燈紅酒綠的生活有一種想象,想去體驗,其實這符合年輕人的氣質,他有無限的精力,需要有不斷消費、不斷社交。經歷過挫折以後,他會發現其實很沒意思,有一種空虛感,轉而醒悟過來。但是,不經歷就永遠都不會明白。

都經歷過之後,正好家庭又對穩定收入有需求,小孩上學了、每個月的生活開支等等都是剛需,恰好父母支持力度也小了。作為一個成年人,得擔當家庭責任。所以,小鎮青年他進入這個家庭穩定期後,就需要有比較穩定的收入。顯然,工廠收入是最穩定的。所以,這是相互匹配的結果。

生活觀念的城鎮化就可以說是人的城鎮化最核心的表現。小鎮青年接受城市的生活,接受工廠的生活,他也屬於城鎮化的一部份。工廠也是屬於城市體制的,它不屬於農業農村這個體制。

按部就班的生活、上班,然後有規律、精打細算,這是很典型的市民的特點,城鎮化就是這樣的特點。人像一個時鐘在那裏很規律地生活,這是工業社會的特點。農業社會反而沒這個特點,農業社會就是很悠閑,什麽時候休息、什麽時候工作都是自己決定。

人的城鎮化,是城鄉融合的最終結果。人們接受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人際關系保持距離,有精打細算的行為邏輯,接受城市意識形態的支配。在城鎮生活,得有輛車、有套房,有休閑旅遊的需求,每個人有一個很小的邊界,在辦公室就是格子間,住的房子就是一棟樓裏的那麽一個,就相當於每個人就像一個單獨的細胞,人與人之間界限分明,不像原來的那種就大家打成一片,界限沒有那麽明確。

現代社會本身有一個特點,最後會有一種理性化的囚籠。太理性了以後,就會像一個籠子,把每個人的個性和生活都圈起來。精打細算的生活,是一體兩面,當他太過於計算以後,他的人際關系就會變得很有邊界感。

所以城市某種意義上來講,一方面非常絢爛繁華,有非常強的刺激感,你可以去體驗多姿多彩的生命體驗。但是另外一方面,城市它又必定是孤獨的、冷漠的。這是都市生活本身的雙面性。

五、

城鄉融合發展是「有差異沒差距」

我們追求這個城鄉融合發展,理想化的目標是解決城鄉差距。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要解決的第一個差距就是城鄉差距。只有城鄉差距盡量縮小甚至最終消除,我們才不會分成兩類人——城市人和鄉村人。城鄉之間在過去是有等級秩序的,城裏人就是要比鄉下人有優越感,而城鄉融合就是希望把這種等級劃分去掉,透過融合來解決城鄉差距的問題。

城鄉融合發展總歸還是為了美好生活,城鄉融合是為了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它是雙向的,城市提供一個開放性、具有更大可能性的生活空間,農民透過城鄉間的互聯互通,體驗到都市生活的美好。都市的絢爛繁華和快節奏、鄉村的淳樸情感和悠閑,這兩種生活方式,人們都需要。

在過去很長時間,城鄉是一個對立關系,並且有很強的等級關系,我們希望探索出一種新的現代化路徑,在城市化的過程當中,還保留了鄉土鄉村生活有意義的那一面。

從小鎮青年過著亦城亦鄉的生活來看,就會發現我們國家的城市化是一個漸進式的城鎮化,是有品質的城鎮化。它不是突然之間把人從土地上連根拔起,然後透過圈地運動直接趕到工廠裏面去。我們是一個漸進式的,還保留了農村的退路。小鎮青年還可以保留農村的社會關系,有需要的時候還用得上,在農村有田有地,他們的心態還是比較安定的。

所以我們是在保留鄉村的根的基礎之上,進行的城鄉融合發展。

小鎮作為城鄉的一種連線點,生活在其中的小鎮青年在城鄉融合中是有積極意義的。小鎮青年是一個有活力群體,他們都在追求美好生活,又連著城鄉,作為連線點一定是有積極意義的。第一代農民工身上有很強的割裂感,但在小鎮青年身上融合得很好,沒有割裂感,他完全可以適應城市生活,同時也可以隨時回到村裏面生活,只要那裏的生活系統可以支撐得起來。

小鎮青年只是城鄉融合的一個客觀結果,並不是城鄉融合發展,就非要制造出小鎮青年這個群體出來。他們的積極意義在於,小鎮青年這個群體身上,體現了人的城鎮化的一些很關鍵的特點,就是在生活方式和觀念上。

有人可能會問,小鎮青年會不會覺得自己比都市青年過得差、會不會去比較,其實他們根本就不在意這個問題。他們身上體現的是一種平等的融合。結合我自己的調查來說,小鎮青年的自我評價是很高的,他不會覺得我生活在小鎮好像很不舒服,他的主觀幸福感是很高的。

今天城鄉之間的隔閡感是因為有差距,比如城市相對幹凈整潔,農村就是臟亂差,這就屬於差距,在衛生條件、文明建設的角度來講就是有差距感。但是,將來鄉村的發展會跟城市越來越沒有差距感,有差異,但是沒有差距。在農村也是幹凈整潔的,只不過它在生態、物理和文化空間上,跟城市又不同。

當基礎設施、管理制度、消費體系都進到鄉村以後,它其實就只有城鄉差異、沒有城鄉差距了,只是說風貌上不一樣。如果融合得連差異都沒有了,那也是很不好的,不可能一片土地全長一個樣,那就沒有多樣性了。

我們過去搞新農村建設,搞美麗鄉村建設,搞鄉村振興的時候,很多地方的鄉村規劃,都是要消滅差異,比如說房子都設計的一個造型。那種思路就不好。現在這些都慢慢在改變,鄉土社會文化的這些風貌要尊重,也就是說我們還是要保持這種差異。

區分差異和差距,這種提法的好處就在於,差異表現出的是多樣性,而差距表現的是經濟水平、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城鄉融合的一種比較理想化的狀態,就是有差異但沒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