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何以儀刑:早期經典漢唐流變研究

2024-05-15文化

2024年4月13—14日,由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典文獻學專業主辦的「何以儀刑:早期經典漢唐流變研究」工作坊在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順利舉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日本廣島大學等多所高校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等科研機構的28位元學者與會報告論文。會議旨在圍繞早期經典古寫本與漢唐古註展開,下設「經典流變研究」「漢唐註疏與寫本研究」「【史記】【漢書】研究」「【史】【漢】古註研究」「【漢誌】與劉向劉歆研究」「經典新詮」六個主題分組。

與會者合影

開幕式於4月13日上午在隨園校區南大樓110室舉行。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典文獻學專業王鍔教授視訊致辭,王老師指出南京師範大學古典文獻學專業秉承章黃學派的傳統,一直重視經典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工作,取得了諸多學術成果,在學術界影響廣泛。經典的古寫本對於文獻研究至關重要,這也是此次工作坊的魅力所在。

隨後,蘇芃教授簡略介紹了此次工作坊的緣起。2020年11月,蘇老師參與組織「作為方法的文獻學」系列論壇之一「公元2—3世紀:漢魏古註的興起」,參會者有方韜、金少華、馬楠、李霖、王天然幾位老師,因為是線上論壇,非常期待疫情結束後,可以線下繼續討論,時隔三年多,這一願望總算得以實作,邀約參會的學界同仁也多了幾倍,希望透過此次工作坊的舉辦,可以加強學界對於早期經典文本內容研究的重視。

4月13日上午至14日上午,與會學者圍繞六個專題,分別於隨園校區南大樓110室、111室和中大樓117室進行研討。

「經典流變研究」專題研討由南京師範大學蘇芃教授主持,各位學者就漢唐經典文本及文本背後所隱藏的觀念、知識背景,後世學者對不同經典的彌合以及文本本身的分合變化進行了深入討論。

山東大學文學院高中正教授【從孔老到黃老:思想變遷與〈老子〉的文本形成】從出土文獻所呈現的諸本【老子】提供的早期文本面貌出發,以稱道「堯舜」的隱顯為中心,圍繞「無為」這一思想傾向在【論語】及【老子】早期面貌中的呈現與異同,對【老子】文本變化與思想變遷的互動進行深入探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郜同麟副研究員【三代損益:從〈禮記正義〉看漢唐儒者對諸經矛盾的解釋策略】對鄭玄、孔穎達為彌合經典論述之間矛盾所采用的夏、殷、周「三代異制」等解釋策略在【禮記】中的實踐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借助【禮記】本身的文本復雜性,清晰展現了漢唐儒者們所套用的方法與面臨的困境。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方韜副教授【知識嬗變與漢晉〈左傳〉學的發展】從讖緯、博物和史學三個角度對【左傳】學的發展加以梳理。並就【左傳】的研究應當如何推進這一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山東大學文學院吳柱教授【重審〈春秋經〉〈左氏傳〉分合始末】從杜預【左傳集解】對「先經以始事」和「先傳以起本」的具體註釋入手,結合【史記】在春秋系年上可能存在的疏誤之處,提出「司馬遷和杜預所見到的【左傳】已經是分年合編的文本」的觀點。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金少華副教授【張衡〈西京賦〉的文本流變舉隅】透過傳世刻本與法藏敦煌本P.2528號的對勘,指出【西京賦】異文的形成與用字習慣的變更息息相關,張氏所用古字在後代傳抄時往往會被改成通行字。另一方面,也有相當數量的異文來自蕭統在編輯【文選】時主動的校改,以此為參照,可以窺探漢語語音史、詞匯史上的諸多問題。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鄔可晶副教授、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井超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郜同麟副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方韜副教授、南京大學文學院童嶺教授分別進行評議,與報告人展開交流。

「漢唐註疏與寫本研究」專題研討由南京師範大學楊新勛教授主持,各位學者對前代學者所習用的經典範式進行了反思,從宏觀的方法路徑和具體的新見寫本材料、舊本輯佚以及文本變動諸方面進行了探討。

清華大學歷史系馬楠副教授【章句的體系性特徵及其東漢以來的三種發展路徑】以對傳統經學研究「今古文之爭」範式的反思為切入點,從「循文說解」與「經義論難」兩方面對漢代章句做出了深入分析,歸納指出東漢章句學發展的三種路徑。南京大學文學院童嶺教授【重審南北朝至隋代義疏學佚籍】提出「義疏學的研究應當加強對清代以來學者論著學術價值而非僅僅學術史價值的重視」,對【論語意疏】【禮記子本疏義】【講周易疏論家義記】【孝經述議】四種日藏義疏學著作展開論述,勾勒了義疏學在六朝及隋代的發展趨向。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趙培副教授【沈重〈毛詩義疏〉輯本問題論略】著眼於清代有關【毛詩義疏】的諸家輯本,結合當下點校本中所存差異,對沈氏【義疏】的文本進行了考辨。指出在進行輯佚工作時,首先需明確被輯物件用書的體例。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徐建委教授【漢宋間〈詩〉文本的變遷】從【詩經】的早期形態談起,透過梳理漢代諸家【詩】及出土【詩】類文獻,指出【詩經】在當時存在不同的文本系統,並從【詩經】歷代註釋的特點、文本形式的變化以及定本的確立等角度對【詩經】文本的變遷進行梳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潘銘基教授【略論〈九條家本群書治要〉的整理過程】從九條家本【群書治要】的重要版本談起,闡明該書的相關情況,並對整理中發現的相關問題加以申述。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徐淵副教授、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程蘇東教授、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李林芳助理教授、南京師範大學劉立誌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李霖副教授分別進行評議,與報告人展開交流。

「【史記】【漢書】研究」專題研討由鳳凰出版社吳葆勤社長主持,學者們就【史記】【漢書】編纂的材料來源、傳承中的文本變動以及文本內部的細節等方面展開了深入討論。呈現了經典本身的形象與變化以及經典所在更為宏觀的知識與文本世界。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徐淵副教授【司馬遷未見今本〈周官〉考略】對【史記】所引五處【周官】內容進行了窮盡分析,認為其參照的【周官】皆為古文【尚書·周官】篇,而非今本【周禮】(【周禮】本名亦作「周官」)。從而認為今本【周禮】廣泛流傳的時期當在新莽左右。北京大學中文系程蘇東教授【作為事件和辭例的「作」篇——〈史記〉所見〈書序〉考】將【史記·周本紀】中所援用的【尚書序】內容與今本【尚書序】進行對比,整理兩者間的對應關系。以此為基礎對【尚書序】的早期體例以及司馬遷在創作【史記】過程中的隱微表達進行了深入的討論。陜西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張宗品副教授【從古寫本看漢唐時期〈史記·孝文本紀〉的一處錯簡】認為今本【史記·孝文本紀】文帝後元六年有一段近三百字的史文與前後內容不連貫。作者以日藏古寫本梁鄒誕生【史記音】為關鍵線索,並結合傳世文獻,認為此段文字在【史記】原本中當置於卷末,為「太史公曰」的內容,約在南朝梁至唐代之間因錯簡被誤置於前文,同時有力地反駁了錯簡文字摘錄自【漢書】的觀點。南京師範大學王永吉副教授【回到現場:〈史記〉重詁兩題】對【史記·孝文本紀】「西鄉讓者三,南鄉讓者再」及【絳侯周勃世家】「將以下騎迎送」兩條內容進行了深入的解讀,梳理前代學者的觀點,並給出具體的裁斷。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張沛林助理研究員【釋〈漢書·高帝紀〉中的「高起」】指出【漢書·高帝紀下】漢高祖五年「高起、王陵對曰」句中,「高起」詞義不明,又非人名、衍文,當有訛誤,結合出土文獻中的古文字字形,文章認為「高」或為「亶」字之誤,通「但」,為「僅」「只」之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張沛林助理研究員、清華大學歷史系馬楠副教授、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王永吉副教授、陜西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張宗品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趙培副教授分別進行評議,與報告人展開交流。

「【史】【漢】古註研究」專題研討由南京師範大學王永吉副教授主持,學者們就經典重要註本的體例、編纂、流傳等方面進行了細致的梳理與深入的考證,對經典文本的形象進行了更加深切的剖析。

鳳凰出版社吳葆勤編審【裴骃引徐廣〈史記音義〉註例考論──兼論早期夾註體例在古籍整理中的套用】以景祐本【史記集解】為研究材料,統計其中參照徐廣【史記音義】的異文註和註音,歸納其體例。以此為基礎對照現存的古寫本,可以觀察到【史記集解】的體例在後世傳刻與合刻的過程中被不斷破壞,探究此類現象將為古籍整理工作提供一定助益。日本廣島大學文學部陳翀教授【〈史記集解〉東傳日本經緯及其唐鈔文本系統形態新證】以日本現存的諸本【史記】為研究材料,為【史記】傳入日本的確切時間及在日流傳時的文本形態提供新證,認為日本大學寮所授【史記】為遣唐使吉備真備帶往日本的唐秘書監本【史記集解】。又將平安時期博士家所抄【史記】資料與現今通行的三家註本進行對比,指出二者的目錄排次多有不同,且前者在本紀部份附有多篇世系譜,這些現象為我們理解【史記】的早期抄本形態提供了珍貴線索。浙江大學古籍所陸駿元博士後【〈史記正義〉刊落、亡佚之原因再探】結合現存可靠的【史記正義】佚文,分析了宋代三家註合刻本刪節【史記正義】的主客觀因素,並以此聯系、論述六朝至唐宋期間【史記】註釋學範式的變更,窺探所以致此的深層學理原因。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孫顯斌研究員【談〈漢書〉顏註裏的層次問題】詳細比較了【漢書】顏師古註的寫、刻本差異,進而探討了雕板印刷術的普及與經典文本定型之間的密切關系。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蘇芃教授【臣瓚〈漢書〉舊註體式發微——文獻學視域下的臣瓚姓氏新證】疏理了南北朝隋唐文獻中的「臣瓚」按語,推斷出臣瓚【漢書】舊註當是一部集註本,借助對這一舊註體例的認識,認為「臣瓚」本名為「薛瓚」的可能性較大,「傅瓚」之說不可信。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孫顯斌研究員、鳳凰出版社吳葆勤編審、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孫曉磊副教授、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蘇芃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徐建委教授分別進行評議,與報告人展開交流。

「【漢誌】與劉向劉歆研究」專題研討由南京師範大學劉立誌教授主持,學者們圍繞【漢書·藝文誌】及劉向、劉歆的相關文本,對漢代學術史及當時真實的學術環境與文本傳承情況進行了深入考察,並對後世經典註文所涉及的相關問題加以探討。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李霖副教授【〈漢書·六藝略〉劉歆遺義鉤沈】將【漢書·六藝略】與劉歆【移讓太常博士書】對勘,對其中所涉諸經的「古文」「今文」內容再作分析,深入討論了文本與事實的同異及論述彌合的策略。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張學謙助理教授【劉向校書研究三題】從劉向書錄的性質判定、「中某書」與「中書某」的指向辨析及【別錄】【七略】的體例考察等方面,對劉向、劉歆父子的校書與【別錄】【七略】的編纂展開討論,並對「輯略」的性質與賬冊等物質形態的關聯做出判定。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孫曉磊副教授【先秦子書傳世本與〈漢誌〉本兩系說——以〈孫子兵法〉〈公孫龍子〉為例】從傳世古書也存在層累造成這一視角出發,以先秦子書中多附有作者傳記作為切入點,對銀雀山漢簡本【孫子兵法】和傳世本【公孫龍子】的文本進行考察,指出這些文本往往由核心篇章和相關聯的雜篇組成,今傳本【孫子兵法】【公孫龍子】當非【漢書·藝文誌】所著錄的官校本,而是民間所傳的版本。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王天然副研究員【〈唐月令註〉所引〈洪範五行傳〉考辨】透過對【唐月令註】引文的細致分析,指出唐人所見【洪範五行傳】存在東漢【左傳】學者的推導成分,表示不能簡單將其與【尚書大傳】之一的【洪範五行傳】對應,也不能判定其為劉向、劉歆的觀點,認為更大可能是附入了東漢儒師五行學遺說的文本,所呈現的書籍形態可能是具有整合性質的組譯本。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張學謙助理教授、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陸駿元博士後、山東大學文學院吳柱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潘銘基教授分別進行評議,與報告人展開交流。

「經典新詮」專題研討由山東大學高中正教授主持,學者們從微觀的字詞訓詁出發,透過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的對勘以及歷代傳本的細致考察,對經典中存在疑問的細節進行了深入的探索。

北京大學中文系李林芳助理教授【〈大雅·思齊〉「神罔時恫」〈鄭箋〉的一處異文】比較了不同版本系統中【詩·大雅·思齊】「神罔時恫」句的鄭箋異文,將其歸納為四個系統,梳理了其演變路徑。文章重點指出,經典異文的產生與歷代讀者對經典文本的理解息息相關,並進一步討論了相關的校勘學理論問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鄔可晶副研究員【〈左傳〉「不義不暱」新證】將【左傳·隱公元年】中「不義不暱」句與郭店簡【六德】的「門內之治紉揜義,門外之治義斬紉」相聯系,認為【左傳】的「暱」與【六德】中的「紉」所指相同,皆可讀為「仁」,為親近,親昵之義,進而確認了「不義」「不暱」為並列關系,而非條件關系。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石繼承副研究員【〈莊子〉「穴室樞戶」新解】指出【莊子·盜跖】「穴室樞戶」句至今仍未有確釋,作者結合張家山漢簡中「甌戶穴室」的異文,認為「甌戶」「穴室」是兩個並列短語,當理解為以甌為戶,以穴為室。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肖瑜教授【文字職能借用、寫本字形混同與早期經典漢唐流變例考】以部件變體為線索,疏理了「繆」「樛」「摎」在姓氏義上的使用分工及其區別,並為古籍整理和辭書編纂作出相關補證。

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金少華副教授、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石繼承副研究員、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肖瑜教授、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趙家棟教授分別進行評議,與報告人展開交流。

六場專題研討結束後,與會學者齊聚中大樓117室參與閉幕式。召集人蘇芃教授表示,此次工作坊討論熱烈,大家意猶未盡,期待學界關於早期經典古寫本與古註研究能夠不斷深化。至此,本次工作坊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