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夏天那麽熱,古人還會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嗎?

2024-07-27文化

大暑剛剛過去,天氣漸漸進入了「炙烤」模式,外出時,人們的穿衣模式開啟了「少短薄」模式。但我們在很多古裝劇裏發現,不管什麽季節,人們的穿著都是裏三層、外三層。比如電視劇【甄嬛傳】的圓明園宴會,甄嬛於湖邊戲水,細心的觀眾一定會發現,即使是「避暑」,宮裏的娘娘們也是依然穿著長袖,領口更是把脖子遮蓋得嚴嚴實實。

美是很美,但也禁不住讓已經習慣了夏日T恤短褲的我們產生一個疑問,這麽穿不會很熱嗎?

實際上,古人也想了很多辦法讓自己的夏季清涼些,他們的夏裝可比我們想象的要輕薄,涼爽得多。

到底有多輕薄?白居易曾用詩句「淺色縠衫輕似霧,紡花紗袴薄於雲」來描寫他送給元稹的夏衣。「輕似霧、薄於雲」,這六個字大概是對衣服輕薄程度的極致描述。

流傳的古代故事裏也不乏關於古人夏衣輕薄的描述,「錦衣五重」這一典故就是講一位阿拉伯商人看到一個穿著紗衣的唐朝官員,發現透過五層的衣服仍能看見他胸口的黑痣。可見這衣服到底是有多薄。

如果文字想象太難,不防再看看實物。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禪衣就是「輕薄」二字最直觀的展示之一。這件衣服僅重49克,重量甚至不如一枚小雞蛋,說是「舉之若無」,毫不誇張。

試想一下,這樣一件衣服穿上身,怎麽會悶熱呢?

紗、羅、葛......古人的消暑「涼」方

最初,古人類使用獸皮、樹葉等制作服裝,在周口山頂洞人的居住遺址中發現了原始縫綴工具——骨針,表明五萬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已能夠自己縫綴簡單的衣著。隨著紡織技術的發展,服裝材料也越來越豐富,先秦時期,中國服飾的基本形制已逐步確立。

今天的四季服裝各有風格,但在古代,各個朝代的冬夏服裝在樣式及層次上相對固定,冬夏衣服款式,往遠了看都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夏天穿什麽長袖才不熱呢?真正的區別在面料上。【國朝宮史】中就有關於清代皇後吉福褂面料的記載:「春秋以緞綢,夏以紗,冬以裘,隨時所宜。」可以看出古人服裝的面料是隨時節變化的。

中國古代織物織造技術發達,這也為制造可以適應不同季節氣候的服裝面料提供了技術支持。中國很早就開始利用蠶絲,在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牙雕蠶紋盅木質蝶形器表明,中國養蠶繅絲業出現的時間大約是在7000年前。

豐富的織物品種使得古人很早就有了關於服裝面料的分類,戰國【韓非子·五蠹】中就有關於堯時人們冬夏服裝材質不同的記錄:「冬日麑裘,夏日葛衣。」那時的人們,冬天穿用鹿皮做的袍子,夏天穿葛布制成的衣服。

想要夏服輕薄舒適,面料一定要透氣、吸汗,因此紗、羅、葛成了上選。杜甫在【端午日賜衣】中曾描述皇帝賜衣:「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詩中說,端午這一天,他作為百官中的一員,享受到皇上賞賜的精美夏服。這些夏衣既有絲織的輕羅,也包括細軟的葛紗。

紗與羅都是由蠶絲紡織而成的輕薄絲織物。漢唐期間,定名為「方孔曰紗,椒孔曰羅」,「紗」是平紋織物,其上均勻分布孔眼,是最為稀疏而輕薄的絲織物;「羅」是絞經織物,結構穩定但又有良好的透氣性。

據【周禮·天官】記載,商周時期已經出現了紗、羅等絲織物,周代王後六服之一就是素紗。宋玉在【神女賦】中就曾寫道:「其盛飾也,則羅紈綺繢盛文章。」稱贊神女服飾華麗。

唐宋時期,使用紗、羅裁制而成的夏衣還有個專門的稱呼,叫「生衣」,白居易就有【寄生衣與微之,因題封上】一詩。與「生衣」相對應的是其他三個季節所穿的「熟衣」。二者的區別就在於加工程式不同,熟衣是將綾、綺等厚實織物刷上粉漿,再用石杵反復搗打,稱為「搗練」。經過「搗練」,面料會變得不易脫絲,結實而不透風,可用於保暖。生衣則沒有搗練這一環節,因此形成了透氣的孔眼,具有良好的散熱性,符合夏季人們穿著清涼的需求。

發展到了清代,講究更多,要求過了小滿後,便開始按照節令以實地紗、芝地紗、亮地紗這三類依次更換。這三種紗致密程度不同,且清涼程度依次遞增,能夠適應入夏後細微的氣溫變化。

但是用蠶絲制成的紗、羅等絲織品成本較高,對普通民眾來說,始終是一種「奢侈品」消費,隨著社會生產力不斷提升,古人們想出了一個辦法降低夏衣的成本——那就是利用植物纖維。【天工開物·夏服】一節,就介紹了利用苧麻、葛、檾麻、芭蕉等植物纖維所制成的紗、布。

葛是中國人最早使用的天然纖維織物,早在六千年前,古人就學會從葛等植物皮中提取纖維制作衣料。至周朝時期,夏衣布料已有粗細葛布之分。【國風·周南·葛覃】中記載:「是刈是濩,為絺為绤,服之無教。」意思是說葛草長得又長又密,人們割藤蒸煮織麻忙,織細布啊織粗布,做衣穿著不厭棄。葛布成了風靡一時的夏衣布料。

葛衣的輕薄亦不輸絲織品,魏文帝【說諸物】記載:「江東葛為可,寧比總絹之繐輩,其白如雪華,輕譬蟬翼。」江東原是三國時期孫吳政權屬地,其地產葛布可以用「白如雪華,輕譬蟬翼」來形容。因其輕薄如此,在進入農歷六月之後,最酷暑時,人們就會換上葛衣,進入「葛衣期」。清【燕京歲時記】中記載了「換葛紗」:「每至六月,自暑伏日起,到處暑日止,百官應服萬絲帽、黃葛紗袍。」到了盛夏入伏時,葛紗是服飾中清爽宜人的最優之選。

白居易在【夏日作】中也寫道:「葛衣疏且單,紗帽輕復寬,一衣與一帽,可以過炎天。止於便吾體,何必被羅紈。」認為一件葛衣就可以度過炎炎夏日,不僅表明了葛衣薄透涼爽,具有消暑的作用,也暗示了葛衣成本低廉的特點。

除了葛之外,苧麻、檾麻、芭蕉等其他植物纖維在夏衣面料中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清異錄】中記載,五代時,江西臨川、上饒的巧匠們發明出一種方法,把芭蕉莖絲與蠶絲撚在一起織就輕紗。「夏月衣之,輕涼適體」,因此稱之為「醒骨紗」,人們用這種材料制作的外套和貼身短衣,分別被叫做「太清氅」和「小太清」。

古人還有哪些「爆款單品」?

在讓自己的夏天更加清涼這件事上,古人在穿衣方面做出的努力可不僅僅只局限於此。

竹衣

自古以來,竹制品就是中國人夏季納涼的良品,比如我們現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竹席、竹枕等。其實,古人還用細小單枝竹管串接成網狀的竹衣用以隔汗、降溫,俗稱「隔汗衣」。

竹衣歷史悠久,早在唐代,中國就出現了使用竹子制作而成的「竹疏布」,到清代中後期,竹衣廣為流行,還曾作為貢品供皇家享受。

不過,竹衣原料雖不昂貴,但在古代卻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因為竹衣的的制作可以說是「一項大工程」。

竹衣的制作材料是一種僅產於廣東、廣西等地的單枝竹。它們生長於海拔約為300-800公尺的石巖山上。制作一件竹衣,需要耗費上萬根單枝竹。不僅如此,在制作竹衣時,工匠需要將幾萬根單枝竹打磨成同樣大小粗細,將其依次穿連。在幾萬根竹管上打洞,再用線將其相連,難度可想而知。

裲襠和袹腹

除了竹衣這樣「貴重」的單品,古代勞動人民還創造出了一些「接地氣」的產品——裲襠( liǎng dāng)和袹(bó)腹。

所謂「裲襠」,制作材料多為布帛,是一種盛行於兩晉南北朝的背心式服裝。東漢劉熙【釋名·釋衣服】中記載:「裲襠,其一當胸,其一當背也。」即前後各一片布帛,在肩部有兩條帶子相連,類似今天的背心。

袹腹,亦作「袙復」,是掛束在胸腹間的貼身小衣,俗稱兜肚。南朝王筠有詩【行路難】:「裲襠雙心共一抹,袙復兩邊作八撮。」

不過,這種背心式產品並不適合在相對正式的場合穿,但是對需要長期露天行走、勞作的人來說再方便不過。在【清明上河圖】中,也可看到穿著背心、把外衫紮在腰間的夥計。

衣衫之下,古人還會穿涼爽的「開襠褲」,學名叫「脛衣」,只用褲管包裹大腿,涼爽透風,方便行動。

古代的生活水平不能與現代相提並論,但即便這樣,古人也並沒有在夏天「坐以待熱」,為了讓自己更加舒適便利,他們積極主動地探索穿衣避暑的方式。

參考文獻:

[1]王興."古人的夏季服飾." 寧夏畫報(生活版) .02(2017):98-99.

[2]孟暉."古人的夏服:醒骨紗與芙蓉布." 幸福 .18(2017):56.

[3]昌明."古人納涼避暑的智慧." 支部建設 .21(2020):55.

[4]鄭曙斌."素紗襌衣用途蠡見." 湖南省博物館館刊 .00(2010):71-80.

[5]馬執斌."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婚紗」——素紗(衤單)衣." 文史知識 .02(2009):139-142.

[6]廖江波."中國傳統葛紡織服飾探析." 絲綢 57.07(2020):78-84.

(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作者:朝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