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經學——儒學的突起

2023-12-12文化

春秋末年,孔子編撰了【書】,刪定了【詩】,編訂了【禮】和【樂】,作了【易】的一落分,並根據魯國的史料創作了【春秋】,形成了六經。此後,儒生們就以六經為課本學習儒家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六經就已被人們公認為寶典。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存世的【詩】【書】【禮】【易】【春秋】五經奉為最高經典。五經內容艱深、不易理解,卻包含著宇宙秩序,國家管理,道德規範、目常生活的準則,所以研究經書便成為士子的必修課,經學由此誕生。

經學研究以註疏為主。"註"就是解釋經文,"疏"則是對一些過於簡要或年代久遠的註加以解釋。此外,如"考證""集解""正義"等,都是對於經書一字一句的詳加條究,以期透過剖析、消融、說明經書,來解放思想、釋放智慧。

註經之法有二:六經註我與我註六經。註我固註我,我註亦註我;我不註大經,大經何註我!一人解釋六經,有一人之儒學,一朝人解釋六經,有一朝人之儒學;歷代人解釋六經,乃有歷代之儒學。一部儒學史,就是歷代儒者不斷地解釋六經的歷史。

孔壁遺經

秦始皇焚書坑儒,先秦儒典幾近絕跡。好在"竹簡不隨秦火冷",漢武帝時,魯恭王為擴建王府,拆孔子舊宅,從其夾壁中發現多種蝌蚪文古經書,有【尚書】【論語】【孝經】等。孔壁遺經延續了中國文化的道統,正是"天全魯壁藏,不墮暴火虐"。

漢朝是經學的黃金時代,朝野內外誦經成風,【漢書】中說"遺子黃金滿贏,不如一經"。漢朝"以經義決獄",是其治國為政的一大特色,也是經學繁盛的一大標誌。儒生透過司法實踐及官學、私學教育,移風易俗,將經學思想植根於普通民眾中。

漢初一些年長儒者,或以口述方式默誦出已遭焚毀的經書,或把秦時冒險藏置的典籍重新拿出,這些經書均以秦、漢通行的隸書寫就,稱為今文經。後來發現的孔壁遺經,以及眾多得自民間的古典文獻,都是用戰國古文字書寫的,稱為古文經。

今文經學以【春秋】為"元經",其主流就是"春秋公羊學"。董仲舒對於公羊學中災異、符瑞、天人感應的闡發,引發讖緯之學泛濫。古文經學較少受"師法""家法"的制約,較為自由,較為簡明,也較為理性,與讖緯瓜葛較少。於是,今,古兩派就開始互相爭鬥。

秘經

秘經,即緯書,是以"陰陽五行"和"天人感應"為依據,附會儒家經義而衍生出的書種。它多以隱語形式,預言吉兇禍福、治亂興衰,昭示上天旨意,推動了經學的神學化。南北朝以後,緯書受到查禁,僅有少量殘篇存於【古微書】【七緯】等書中。

漢末,今、古文經學合流。唐初,南北經學統一。宋代理學興起,"經學變古"。到了清代,大儒顧炎武提出"經學即理學"。近代學者康有為作【新學偽經考】,經學走向衰亡。

經學是中國古代學術的主體,僅【四庫全書】經部就收錄了經學著作1773部20427卷。經學中蘊藏了豐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貴的史料,是儒家學說的核心組成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