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古代誌怪傳奇故事:奇騙、南查

2024-01-04文化

故事出自古人筆記。轉譯基本忠實於原文,並註明出處。

為避免被頭條誤判為亂用先發功能,對譯後文字做適當處理,並改動了故事標題。

另釋出此文,只為讀者了解當時社會風土人情以及古人誌怪傳奇故事的文風,並無宣揚封建迷信等不良引導,特此說明。

奇騙

騙術的巧妙,越來越令人驚奇。金陵有一位老翁,拿了點銀子來到北門橋錢店裏換錢,故意與店家爭論起銀子的成色來,喋喋不休,說起來沒完沒了。

這時,有一位少年人從店外走進來,非常有禮貌,恭敬地稱呼老翁為老伯,說:「您兒子在常州做生意,跟我算是同事,現在有銀子和一封信托我帶給您。我準備去老伯府上,沒想到在這裏不經意遇到了您。」說完,把銀子和信交給老翁,深深作了一個揖,走了。

老翁拆開信,對錢店的主人說:「我老眼昏花,看信上的字看不清啊,麻煩你幫忙讀一下。」店主想到這是舉手之勞,於是就拿了信來讀。

信裏全都是些家常瑣碎的內容,信的末尾說:「帶去紋銀十兩,作為您的生活費。」老翁聽完,笑逐顏開,說:「把我前面的銀子還給我,不用為銀子的成色爭執了。我兒子帶來的紋銀,信上說是十兩,就在這裏兌成銅錢可以嗎?」

店主接過銀子一稱,是十一兩零三錢。懷疑老翁兒子發信時匆匆忙忙,沒有來得及認真過秤,所以信上只說是十兩。現在老人自己又不會稱,可以將錯就錯,賺他多余的銀兩。於是馬上拿了九千錢給老翁。當時的行情,紋銀十兩,照例兌九千銅錢。老翁背著銅錢走了。

過了一小會兒,一個顧客在旁邊笑道:「店主會不會被人騙了?這個老翁是個老騙子,總是用假銀子。我看他來換錢,已經為店主擔憂了,因為老家夥一直在店裏,所以我不敢開口說出來。」

店主吃了一驚,剪開老翁的十兩銀子,果然是鉛胎的假銀子,懊惱無比。他再三向客人道謝,同時打聽這個老翁住在哪裏。

客人說:「老翁住的地方,離這裏有十多裏路,你現在去追,還能追上。但我是老翁的鄰居,假如讓老翁知道是我點破了他,他會恨我的。我告訴你他家的門向,你自己去追好了。」

店主堅持要客人跟著一起去,還說:「你跟我到了那個地方,告訴我他家門的朝向,你就離開。老家夥不知道是你說出來的,怎麽可能恨你?」客人還是不肯,店主於是拿出三兩銀子作為報酬,客人這才做出一副迫不得已勉為其難的樣子,跟店主一道去了。

兩人一同來到漢西門外,遠遠看到老翁把錢放在櫃台上,與幾個人正在那裏喝酒。客人指著老翁說:「就是他了,你趕緊過去抓住他,我走了。」

店主很高興,直接沖進酒鋪,抓住老翁就打,還說:「你這個老騙子,用十兩鉛胎銀換走我九千錢!」眾人都連忙起身,問怎麽回事。

老翁卻淡然地說:「我用兒子托人帶來的十兩銀子換銅錢,並不是什麽鉛胎。店主既然說我用假銀子,我原來的銀子在什麽地方?」

店主把剪破的鉛胎銀拿出來,給大家看。老翁笑道:「這不是我的銀子。我只有十兩,所以換得九千錢。你這假銀子好像不止十兩,不是我原來的銀子,你這個店主是來騙我的。」

酒鋪裏的人於是拿來小秤稱銀子,果然是十一兩零三錢。眾人大怒,責罵店主,店主說不清楚,無法應答。眾人一起上前將他揍了一頓。

店主因為一個貪心的念頭,就中了老翁等三人的奸計,一共損失九千銅錢加三兩銀子,還挨了一頓打,只能又悔又恨地回店裏去了。

(出自【新齊諧】)

南查

有一位姓查的商人,原本是江蘇的秀才,擅長寫詩,以教人讀書為生。家裏有幾十畝水田,本來可以自給自足。

但是有一天,他突然想致富發財了。因為有一位族人在天津,靠鹽業起家,號稱「北查」。凡是家鄉的親朋故友前去投靠,都賺到很多的錢。這位查生查了一下家譜,得知在天津的「北查」是自己的侄子輩,於是把田產全賣了,一半留著養家,另外一半做路費,冒冒失失就北上了。

查生帶了一些土特產以及一本家譜,送給北查。當時北查的風頭正勁,司總、司庫、司賓這些人為他奔走,人數有幾百人,靠他過日子的人家有上千戶。凡是客人來了,看門人報告司總,是留是走,都由司總做主。「北查」自己深居簡出,像王公貴族一樣靜養身子,不是大事不過問,外人很難見到他。

查生過來,不過是一個族叔,既沒有達官顯貴的托付,也不是有恩自己的親友,司總代替北查斟酌了一下,退還了土特產,留下宗譜,資助十兩銀子,命司賓將查生打發走。借口是主人事情太多無法分身,不能相見,即使見了也沒什麽用。

查生大失所望,心裏一賭氣,沒有要那十兩銀子,暫時回去住在旅店裏,等待其他的機會。

住了半年多,他行囊裏的錢漸漸用光了。傷心後悔的心情,全都托付給了詩歌。早晚題寫,墻上全都寫滿了。店主雖然很討厭他,但是因為查生賒欠的錢太多,也沒有敢直接攆他出去。

然而天津畢竟是大碼頭,是商販雲集的地方。每到年底,所有旅店都人滿為患,房價暴漲,甚至三四個人合住一室。

這時就有一個北方客人姓阿,是內府派下來收租的,找住處找到了這裏。店主說:「已經沒有單獨的住處了,如果願意跟別人同住的話,還有一位姓查的客人,他的房間可以共住。」阿某打聽清楚查生是一位讀書人,高興地答應了。

阿某於是派仆人到鄉下去收租,自己則在寓所靜養休息,看到滿墻壁的詩詞,他全部一一讀過,拍案叫絕道:「天下還有這樣的才子,流落民間懷才不遇嗎?」

於是他與查生縱談古今,互相寫詩作詞酬答。阿某的詞十分豪放,倜儻風流,卓爾不群。兩人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於是結為莫逆之交。

阿某在城中呆了十多天,他的仆人收租回來了。阿某說自己準備回去,同時告訴查生:「明年這裏的鹽政官要換人,是我家的至親,我為你先謀個差事,寫一封書信,到時候你去投靠他,必然受到重用。」

說完還喊來店主,為查生付清了所有欠賬,並給查生留下一些錢作為旅費盤纏,這才離去。

第二年春天,鹽院果然換了人。查生帶了書信過去投奔,沒想到跟自己見面的,竟然就是阿某。阿某說:「我跟鹽政的交情,就跟一個人似的。我已經為先生介紹過了,每年給二百兩銀子,請你掌管筆墨方面的事情。鹽政現在身體有點小病,暫時不能見你。」說完,派下人將查生的行李搬進院子裏,撥了兩個仆人伺候查生。

阿某還說:「我現在擔任的是總務一職,你如果有什麽事就問我,就跟找鹽政大人是一樣的。」查某點頭應允,安心住了下來。

沒多久,有幾個鹽商頭目送上名柬求見,看門人問放不放進來?查生不知對方是誰,拿不定主意,於是派仆人去問阿某。阿某回話:「可以見見,看他們說些什麽。」於是就見了。

商人們十分恭敬小心,禮數周全,一再施禮下拜,說:「我們這幾個鹽商首領一共八個人,為首的是您家族的侄子,昨天您侄子去拜謁鹽政大人,誰知大人拒不相見,他感到非常惶恐。我們去找下面的人打聽了,才知道前年您侄子曾經得罪了您,鹽政大人準備參本告他。您以本家深厚的情誼,想必能夠原諒晚輩的無知。今後不論哪個方面,都只聽從您的命令。我們先來找您,希望您原諒侄兒,跟鹽政大人說一聲求個情,那麽我們都感恩不盡了。」

一幫人全都長跪地上,不起來。查生也只好跪下,說道:「我在這裏,不過是跟鹽政大人的親戚關系好一點,其實還沒見過大人的面呢,我怎麽幫忙?」大家都說:「只求先生您答應下來,事情成與不成,我們哪裏敢強求?」查生不得已,只好答應。眾人高高興興,謝過之後離去了。

查生把阿某請來,跟他說:「您讓我見那幾位客人,害了我了。」又把自己被眾人求情,十分窘迫的經過說了。阿某笑道:「沒關系,先生如果可以原諒他,我幫你斡旋一下也沒什麽難的。」查生說:「侄兒的過錯,一開始我還有點恨,後來聽說並不是他的本意,那麽遙遠的祖宗恩德,我哪裏敢忘。鹽政大人如果愛屋及烏,赦免寬恕我那個不懂事的侄兒,我的臉上也有光啊。」

阿某說:「先生既然同意原諒,可以讓侄兒來見面,你也跟我說一聲,我也同時見見。」第二天,查生的侄兒「北查」備了一份重禮,謁見查生時,長跪請罪,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侄兒用人不當,致使叔父光臨時,沒有盡到禮數,我昏憒無知,罪過實在不淺。現在得到您的原諒,這是祖宗有靈,保佑我們這些後人啊。一切只聽從叔父嚴厲訓斥。」

查生說:「我沒什麽本事,侄兒何必如此呢?」說完,讓仆人把阿某請來。不一會兒,阿某穿著官服過來。查生這才知道,鹽政大人原來就是阿某。阿某對查生侄兒說:「我一開始認為你不重叔侄之情,哪裏懂得君臣之義,稀裏糊塗地做事,擔心你虧空國家錢款,所以打算清盤查封你,照例是不能私下見面的。現在我聽你叔叔告訴我,知道你是被家人害了,還算是情有可原。你趕緊開除那做事不靠譜的人,請你賢良的叔叔做總管,一定能有助於你的經營。」查生侄兒再三下拜施禮,領命退去。

阿某對查生說:「我一開始不告訴先生實情,並不是敢騙你。我是擔心先生輕易原諒了他,你侄兒心裏就沒有一點恐懼害怕了,我的計劃也就無法實作。如今這樣,他一定不敢掉以輕心。」

果然,北查以每年一千兩銀子的酬勞請叔叔過去做事。查生出入鹽院,阿某跟他還是十分親密,查生不論說什麽,阿某都會答應。一眾鹽商因此對查生非常敬重,推舉他做了首領,自立門戶經營鹽業,沒幾年工夫,查生就富甲國內,占據冀北豫東一半的地盤,被稱為「南查」。

(出自【客窗閑話】)

我是笑古奇今,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關註和點贊哦,會有更多精彩內容源源不斷推播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