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正月十四「拜娘娘」,再忙記得:吃3食忌1事,遵循傳統,一年順遂

2024-02-22文化

正月十四「拜娘娘」的習俗,是中國傳統民俗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節日活動,尤其在福建地區以及閩南、浙南等地有著深厚的民間信仰基礎。這個習俗主要圍繞著祭祀臨水娘娘(又稱順天聖母或陳夫人)而展開。

臨水娘娘的傳說起源於唐朝大歷年間,其原型人物姓陳,因為歷史上曾有過救助難產婦女的事跡,死後被尊奉為神祇,並逐漸演化為保護婦女兒童、特別是孕婦和新生兒平安的守護神。在每年農歷正月十四日,也就是臨水娘娘的誕辰,民間會舉行盛大的慶祝和祭祀儀式,以表達對她的敬仰與祈福之情。

在這一日,家有懷孕待產或希望求子的家庭格外重視,會前往供奉臨水娘娘的廟宇進行祭拜,焚燒香燭、獻上供品,並許下心願,祈求臨水娘娘保佑家庭安康、生產順利。有的地方還會有擡轎巡遊、唱戲酬神等豐富的民俗表演活動,以此來歡慶娘娘的生日。

由於臨水娘娘在沿海地帶影響力廣泛,很多漁村、港口地區的居民也會將她視為航海安全及漁業豐收的庇護神。正月十四「拜娘娘」,再忙記得:吃3食忌1事,遵循傳統,一年順遂。

1:糟羹。 吃糟羹的地方主要在浙江台州地區。糟羹是由酒糟、肉類(如豬肉、雞肉或海鮮等)、蔬菜(如薺菜、冬筍等)、豆制品、米粉等食材調變而成,有時候還會加入各種幹果或果仁,做成一種稠厚的湯羹。

台州地區的元宵節是在正月十四這天慶祝,吃糟羹是當地獨特的風俗習慣,也是對團圓美滿、生活富饒的象征。糟羹中的豐富材料寓意著生活的豐富多彩,而「以多為貴」的理念則代表了人們對新的一年裏財富積累和生活豐富的期盼。

2:麥流/菜葉糊。 這種食品常見於寧海等地。麥流是一種由麥粉、菜葉、香幹絲、蝦皮以及番薯粉面絲等混合燒煮成的糊狀食物,口感細膩滑潤。正月十四食用麥流體現了當地人民對新一年豐收、健康、和諧的美好祝願。

麥流或菜葉糊寓意著五谷豐登,食材的融合象征家庭和睦、鄰裏友好,並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作物豐收。

3:亮眼湯。 在新昌、嵊州等地有喝亮眼湯的習俗。亮眼湯的具體內容可能因地域不同有所差異,一般含有清熱明目的食材,旨在調理身體,幫助人們從春節期間的疲勞中恢復過來。

正月十四飲用亮眼湯不僅有養生保健的作用,也標誌著春節接近尾聲,提醒人們要開始恢復正常的生活節奏,準備投入新的一年的勞作之中。

亮眼湯的名字本身即寓含明亮眼睛、精神煥發之意,預示著新的一年裏充滿活力和智慧,同時也暗示著生活的清明與光明。

「忌1事」

忌回娘家(閨女不見娘家燈)。在某些地方的傳統中,正月十四這一天,出嫁的女兒不宜回娘家,或者說是不能在娘家過夜,特別是不能見到娘家的燈火。這個習俗寓意著家庭團圓、和睦以及對新一年家庭完整無缺的美好期盼。

春節期間尤其是元宵節前夜,講究的是家庭成員團聚在家,點燈守歲,預示著來年家宅平安、家人團圓。如果外嫁的女兒此時回到娘家,可能被認為打破了婆家與娘家之間的平衡,影響到新一年的家庭運勢。

還有傳統觀念認為,已婚女兒回到娘家可能會帶走娘家的部份財氣或好運,尤其是在正月這樣重要的時間段內,人們更加重視這種象征性的儀式感。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觀念的變化,現代許多地方已經淡化了這一忌諱,但在一些保留傳統習俗的地區,這一習俗仍然被當地民眾所遵循。

我們生活在一個復雜多變的世界中,面臨著種種挑戰和困難。但是,只要我們堅守內心的信念和夢想,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實作自己的價值。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只有經過風雨的洗禮,才能看到彩虹的美麗。讓我們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為自己的人生書寫一個精彩的故事。加油,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