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從三場聲音藝術展,「聽見」藝術展覽與城市的關系

2024-03-17文化

01:57

「除了音樂之外還有什麽聲音值得去聽?」聽策展人殷漪的見解(01:57)

除了音樂之外還有什麽聲音值得去聽?需要區分「實驗音樂」與「聲音藝術」嗎?

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3月15日開幕的「聽路:中國當代聲音藝術實踐」(以下簡稱「聽路」)中,策展人殷漪提出了多個涉及「聲音藝術」的問題,試圖引發觀眾思考。這場展覽以新世紀以來三個藝術展為線索,透過文獻、檔案,以及6位藝術家的作品回顧聲音藝術在中國的在地過程,觀察中國聲音藝術家的創作演變,思考聲音藝術在當下的藝術生態與未來的可能。

3月15日,「聽路:中國當代聲音藝術實踐」開幕現場

展覽名「聽路」作為一個短語,並不符合日常語法規範。但在今天以視覺為主導的文化語境中,「聽路」一詞則提供了一種異質性——其中包含了聲音藝術與視覺藝術、中國城市化行程、文化轉型之間的復雜關系。鑒於此,「聽路」沒有采用通常文獻展俯瞰的視角去構建全景式的圖景,而是以「喚醒巴特西」(2006,倫敦)、「轉速:中國聲音藝術大展」(2013,上海)和「原音:太原的地方聲景」(2021,太原)三個展覽作為錨點,呈現中國當代聲音藝術的實踐和中國聲音藝術家群體的境遇。

「展覽緣起於我們希望能夠在‘叠代20’建館二十周年的計畫中有一個關於聲音藝術的版塊,以回應早期多倫在這方面的實驗和探索,後來策展人殷漪帶來了圍繞‘喚醒巴特西’的思考和討論,由此發展成為一個單獨的關註‘聲音藝術’的、從文獻與當下生態兩方面對聲音藝術加以展開的展覽計畫。」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館長曾玉蘭說,「我們以這個展覽回應自身機構的歷史,同時呈現當代藝術的多元面向,期待透過這個計畫讓更多的人‘聽見’當代藝術的歷史與當下。」

展覽現場

從三場聲音藝術展,看藝術展覽與城市的關系

對於展覽的緣起,策展人殷漪提及,2023年北京賽剋克音樂廠牌重新出版了2006年倫敦巴特西發電站聲音藝術計畫【喚醒巴特西】合輯,這讓一個原本並不為人所知的展覽被業內關註。2006年,巴特西發電站計劃啟動工業建築改造,歐寧(「聽路」展文獻顧問)應倫敦蛇形畫廊「中國發電站」展覽的邀請,在巴特西策劃實施了名為「喚醒巴特西」的聲音藝術計畫。

展覽現場,關於「喚醒巴特西」(2006,倫敦)的文獻。

緣何當時展覽關註中國當代聲音藝術?「當時正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上海世博會之前,歐洲社會對中國充滿著好奇;加之,當時巴特西發電站地塊為中國香港的開發公司所有。藝術與文化的展示,成為了讓世界探知和了解中國,以及中國與世界交流的途徑之一。」策展人殷漪認為,「當時,中國聲音藝術剛剛萌芽,在地產開發以文化為先導的策略下,聲音作為一種新的、好用的當代藝術話語,還沒準備就緒,就直接上場。如今回看,這些各有魅力的音樂,像是來自中國音樂家們的‘前現代個人煉金術’,卻被‘聲音’一詞含混地統一到一起。」

展覽現場

到了2013年,作為「西岸2013:建築與當代藝術雙年展」中主題展之一,「轉速:中國聲音藝術大展」是第一次以「聲音藝術」命名的中國官方藝術展覽。「相比上海和倫敦展覽,策展構想與最終的實施結構都是建築、當代視覺藝術和聲音藝術的組合。無論是倫敦的舊日發電站還是上海濱江舊生產性空間,都需要一個去舊造新的轉變。再進一步觀察,兩個展覽都是服務於城市區域開發,是配套的文化營造的文化事件。」

展覽現場,關於2013年「轉速:中國聲音藝術大展」的文獻。

「轉速:中國聲音藝術大展」的另一背景是,2010年前後在歐洲和北美發生了一系列重要的聲音藝術事件,包括蘇珊·瑪麗菲利普茲(Susan Mary Philipsz)獲得透納獎,2013年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ZKM)和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均舉辦了以聲音藝術為主題的大展,這些事件傳遞出「聲音藝術在興起」的資訊。加之中國台灣藝術家、學者林其蔚的著作【超越聲音藝術:前衛主義、聲音機器、聽覺現代性】中聲音藝術發展歷程的介紹,對中國早期當代聲音藝術創作者有著概念指導的意義。

展覽現場,關於2013年「轉速:中國聲音藝術大展」的文獻。

再看2021年「原音:太原的地方聲景」,同樣是歐寧策展,但更像是一個以當代藝術的方式去做地方人文地理研究。策展人以實地錄音作為實踐方法,透過集體討論、工作坊、講座和展覽並置的形式,圍繞地方性展開藝術實踐,「聲音」在此生成了全新的話語空間。展覽的發生地長江美術館是一個地方性的民營美術館,其中或多或少涉及城鄉建設中文化先導策略,以及「文旅」為範式的城市規劃與發展和與之相關的經濟驅動力。

展覽現場,關於2021年「原音:太原的地方聲景」的文獻。

雖然三場展覽本身在時間和空間上並無聯系,但「聽路」展以文獻的方式將這三場展覽共同呈現,其實能看到藝術展覽所表達出的城市認知和社會意誌。「從某種角度來說,藝術展覽史是文化史,也是城市發展史。」殷漪說。之所以選擇這三場展覽作為敘述線索,他則回到了「中國當代聲音藝術」的定義(雖然定義目前尚是模糊的),在他看來,「能不能被稱為聲音藝術,在於沒有從聽覺和聲音的角度去思考和創作這個作品,而不是僅僅把聲音當作材料。

展覽現場,陳維的作品【協奏曲/彈幕】,2021

視覺與聽覺藝術的關系

除了三場展覽的文獻外,「聽路」也呈現了陳維、孫瑋、王長存、顏峻、楊嘉輝、張安定不同時期的聲音藝術作品,藝術家訪談和藝術評論文章。其中,陳維、王長存、顏峻、張安定是2006年「喚醒巴特西」的參展藝術家。

陳維如今以攝影著名,但早年間的聲音實踐在其視覺作品中也留下了痕跡。展覽展出的【協奏曲/彈幕】的背景是一幅巨大的照片,照片中的青年身處一室,彼此迷離而失焦,這或正是來自實驗音樂創作的視覺經驗。作品的聽覺部份,是將美術館現場的即時視訊的彈幕轉化為模組合成器的隨機聲響——彈幕如聲音,即生即滅。顏峻的【打口】由三部份組成,分別是百余張打口CD疊放構成的金屬質感的圓柱、在地面捲動它們的聲音記錄和以捲動CD形成的軌跡畫線,以線條構成畫面記錄時間。「打口CD塑造了90年代的非主流樂迷。從搖滾樂到實驗音樂,從即興到噪音,中國第一代聲音實踐者的聆聽經驗與世界認知也由此萌發,產生出沒有譜系,卻自由生猛的中國特有聲音美學。但天然的缺陷形成的時而隱痛,一定程度滲入了今天中國的聲音藝術實踐。」殷漪說。澎湃新聞記者透過對藝術家的采訪,也證實了這一點,中國大陸第一代做聲音實踐的藝術家,基本都生於1970年代,大多不是科班出身,有些是美院繪畫專業,有的是社會學背景,在少年時代喜歡搖滾,也有的組過樂隊,由此開始摸索。

展覽現場,顏峻【打口】(三部份構成)。2018-2024

比如,參展的聲音藝術家張安定,更像是一個文化研究者,他在復旦大學和倫敦大學亞非研究學院,獲得公共管理以及政治社會學兩個碩士學位。他從社會學的角度思考聲音如何開啟人的可能性空間,其作品探討今天的技術和文化語境下,我們的聆聽與發聲所呈現的生命可能。此次展出的【田野:虛空中的聆聽】將藝術家自己聆聽中的身體記憶和感知,轉化為表演錄像,空間聲響和手寫文本。除了美術館展出外,由一個二維碼通向的線上空間,由張安定與「灘塗聲音小組」共同創作,基於線上文件和網路會議室,展開寫作和表演。

展覽現場,張安定【田野:虛空中的聆聽】,2024

在展覽中,相對容易被忽略的作品是美術館角落孫瑋的【瓶子的旅程】,作品的視覺可見部份僅是兩個熱水瓶膽、兩個喇叭和一些路線。據孫瑋介紹,這件作品最初在北京某個湖畔呈現,喇叭中播放的是瓶膽中的即時聲音,此次在美術館的展出,與自然是不同的場域,作品是聲音對不同空間作出的反饋,孫瑋也是較早把田野錄音技術構架引入創作的藝術家。相比其他伴隨著視覺形式出現的作品,也引發出「當聲音藝術家開始使用視覺範式與影像材料創作聲音藝術作品時,這到底是一種激進,還是一種妥協,是觀念還是策略,是開放還是迎合?」的討論,這一討論也幾乎貫穿在展覽乃至當下諸多聲音藝術的創作中。

展覽現場,孫瑋作品【瓶子的旅程】,2007

「相比過去更註重‘本真性’‘純粹性’,現在很多聲音的實踐者突破著材料的局限。只有超越聲音作為一種材料,才可能邁向更廣闊的創作領域。即便是孫瑋作品的裝置部份也包含著視覺層面的考慮。從媒介角度,聽覺和視覺是目前最為重要的兩個媒介,它們的強勢,也與技術的發展關聯。而聲音藝術的實踐最終是指向聽覺文化的建構。」殷漪說。

展覽現場

展覽將展出至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