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國家文物局」9月13日訊息,金秋九月,全國中小學校陸續開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已發放到師生們手中。新教材封面上的西周青銅器何尊尤其引人註意,其銘文中「宅茲中國」的記載,是目前所見「中國」一詞最早的實物見證。
9月1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陜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考察,走進展廳聽取當地周秦時期歷史文化介紹,仔細察看何尊、逨盤等珍貴青銅器,了解加強文物保護研究利用等情況。習近平說,中華文明五千年,還要進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闡釋它的內涵和精神,宣傳好其中蘊含的偉大智慧,從而讓大家更加尊崇熱愛,增強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
深化「探源」 實證中華文明根脈
2023年12月9日,國家文物局舉行新聞釋出會,釋出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成果,深化了對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的認識,對於古國時代文明內涵的認識更加具體。
基於最新「探源」成果,我們對遠古時代看得更清晰,了解得更多。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成果,加強對出土文物和遺址的展示傳播,講好中國歷史,展現中華根脈?
教材是傳播知識的主要載體,也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途徑之一。開啟新教材,伴隨著縷縷書香,可以驚喜地發現:新教材修改充實了多處文字描述,增加了多幅考古遺址和出土文物照片,系統呈現了中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我們可以看到,新教材在第一單元中將第3課「遠古的傳說」修訂為「中華文明的起源」,重點介紹了早期國家和文明的起源以及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從傳說論證到考古實證,有利於學生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
中學歷史教材的內容,其學術支撐是歷史學、考古學等學科。「新時代以來,中國考古學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尤其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揭示了中華文明起源、形成與早期發展的歷史行程。」義務教育歷史教材編修委員會副主任、七年級上冊主編葉小兵表示,教材之所以新增不少考古發掘的文物,就是為了更加清晰地展現中國史前社會的具體面貌,用考古成果實證中國原始社會的發展行程。
歷史課程具有育人作用,學生透過歷史學習能夠形成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新增這些考古實證,有助於學生能夠從微觀(具體的考古成果)到中觀(史前社會的特征)再到宏觀(歷史的發展規律)地去了解歷史。」葉小兵補充說,這樣可以構建起學生完整的歷史認識,增強對國家、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作為編修委員會主要成員,我參與了新教材的修訂。 新教材全面增加了距今萬年以來的考古遺址,而且把原來兩組只是作為擴充套件知識部份的良渚古城、陶寺古城寫進了正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王巍告訴記者。
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始終沒有中斷、連續發展五千多年的文明,對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王巍說,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應該讓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了解,讓他們知道中華文明是從哪裏來的,是怎麽樣一步步地走到今天的,以及取得的輝煌成就等,從而深化對中華文明的認識和認同,「增強做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底氣」,這也是新教材修訂的一個指導方針。
記者註意到,新教材第21課的活動課「從考古發現看中華文明的起源」也頗有新意,特別註重學生的考古實踐探索能力。學生可以在認識考古發現的同時,探尋中華文明的起源,認識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以及內涵。在「學史方法」中,教材還列出「如何從出土文物中獲取資訊」,引領學生關註文物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教材上「新」 文化瑰寶再「出圈」
一批考古遺址和出土文物上了新教材,也成為相關文博單位和文物工作者津津樂道的話題。
收藏於陜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何尊,通體飾有四條透雕扉棱,整齊有序,紋飾華麗,極富立體感,體現著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
作為夏商周時期科技與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何尊不僅成為新教材封面,而且也在第二單元第8課中出現。「這一修訂體現了中國教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傳承,豐富了教材內容,使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能夠接觸到更加真實、具體的文物例項。」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新教材更加激發了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和好奇心,引導他們更深入地了解中華文明的根脈和精髓。
作為館藏一級文物,何尊進教材對於青少年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有利於增強歷史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有助於提高學習興趣,培養文化素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牛河梁遺址位於遼寧朝陽,屬於西遼河流域的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遺址中有祭壇、女神廟和積石冢,反映了紅山文化晚期的社會分化和祭祀禮儀。
「得知牛河梁遺址入選新教材後,我專門找來翻閱了一下。」遼寧朝陽牛河梁遺址博物館副館長蓋麗艷介紹,新教材除增加對牛河梁遺址的文字描述外,還配以「牛河梁遺址的祭壇、積石冢」及「牛河梁遺址出土的玉豬龍」兩幅圖片,以實物實景圖片的形式,帶領學生一覽千年大型台基建築群,見證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
蓋麗艷表示,以牛河梁遺址為代表的紅山文化處在古國時代的第一階段,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遠的價值成為探索中華文明的重要篇章。
南昌漢代海昏侯劉賀墓自2011年考古發掘以來,共出土各類珍貴文物1萬余件(套),是典型的西漢列侯墓園遺址。
令人振奮的是,劉賀墓數以千計的竹簡和近百版木牘在2000多年後重見天日,成為中國簡牘發現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發現。其中的【論語】竹簡,作為講述孔子與儒家學派的內容配圖,被納入新教材。
「作為文物守護人,我感到非常自豪,這很好地說明了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的重要價值,其背後蘊含的文化思想也是中華5000多年文明的重要組成部份。」江西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副館長範麗君表示,【論語】竹簡進教材對於宣傳展示、保護傳承海昏侯墓及其價值有著重要意義。
在學習的過程中,範麗君期待學生能夠透過【論語】竹簡深入了解海昏侯,探知其出土文物所反映的西漢文明,進而從中汲取智慧精華,賦能美好未來。
此外, 曾侯乙編鐘、鄖縣人、浙江義烏橋頭遺址出土的炭化稻粒、良渚古城遺址出土玉器上的神人獸面紋線描圖等均為首次入選新教材 。
觸摸歷史 真實感悟中華文化
一本教材能否被稱為好教材,是否做到了培根鑄魂、啟智增慧,關鍵也得看它的使用物件——老師和學生的反饋和感受。
「新教材中大量考古新發展新材料的加入,更加豐富了學生們的視野。」北京中學歷史教師王良認為,這相當於把重要歷史遺址遺跡和博物館「搬進」了教科書,把中華文明的見證呈現在了孩子們的眼前。
王良表示,高畫質的文物照片、精編的文物介紹,集學術性與趣味性一體,深入淺出,可讀性強,既是教師授課的教材,又是學生們學習的學材,讓首次接觸歷史學習的同學們可以清晰完整地了解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與發展。
拿到【中國歷史】新教材後,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歷史組老師梁嘯天第一時間翻閱了全書。
針對新教材增加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內容,梁嘯天認為這實際上是順應了長期以來歷史研究發展的趨勢,即越來越註重實證,老師和學生借助考古研究新成果,可以更科學地認識中華文明的起源。
「新教材對於學生的成長有著積極意義,讓他們認識到歷史學不是‘坐而論道’,而是‘動手動腳找材料’。」梁嘯天說,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提升了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掌握了學習歷史甚至研究歷史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養成了求真務實的精神和品格。
「新增的考古內容讓我覺得歷史學習,可以透過實物和遺跡直觀感受歷史的厚重與真實,加深對歷史知識的興趣和理解,也可以讓我對中華文明建立完整的認知。」北京市第五中學分校的初一學生吳羿杋說。
翻看了新教材後,學生家長王虹說,孩子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開闊視野和思維,進而培養他們的文化自信和愛國情懷,更加珍惜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盡管新教材增加了十幾頁,變得更厚了,但是學生們更愛看了。多地學生表示,新教材可讀性和趣味性更強了,透過一件件考古文物可以更加真實地觸摸歷史,進一步增強學習效果。
據了解,除【中國歷史】外,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道德與法治】此次也進行了修訂。雖然各學科具體知識不同,但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都是每冊教材的重要內容之一。
隨著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重大計畫的推進和深化, 在相關部門的協力推動下,可以預期會有越來越多的考古遺址和出土文物走進教材 ,帶領學生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