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人文相親,灣區文化「連心架橋」

2024-03-16文化

圖為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的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該計畫集廣東美術館、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廣東文學館「三館合一」,預計將於今年五月開館迎客。新華社記者劉大偉攝

「Hello大灣,我們一起在這裏,感受文化納百川……」在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春節晚會上,一首【Hello大灣】將11座城市寫進了歌裏,唱出了大灣區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唱出了大灣區濃濃的人文情懷。

藝術展演的聯通、人文資源的共享、多元文化的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簡稱【綱要】)釋出實施5年來,人文灣區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灣區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眼下,粵港澳三地正以文化為紐帶,共同架起融合發展之橋。

以文促融民心相通

5年來,粵港澳三地充分發揮地域相近、人文相親的優勢,持續在文化、藝術等諸多領域開展交流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人文交流活動,以文化融合促進民心相通——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已成功舉辦3屆,灣區11城每年以藝術之名集結,在大灣區掀起文藝風潮;深港澳共同舉辦「灣區雲和聲——深港澳阿卡貝拉菁英交流藝術周」系列活動,透過多種形式增進大灣區和海峽兩岸青少年文化認同和民心相通;廣州文交會、香港書展、澳門藝術節等眾多文化活動的影響力也不斷擴大,合力展現大灣區多元的文化內涵與人文魅力。

今年初,首部珠澳聯合創排的現代粵劇【無聲的功勛】在廣州粵劇院上演。作為珠澳兩地開展「文化走親」交流活動的重要成果,該劇邀請珠澳兩地的文藝工作者共同參與,將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紅色醫生」柯麟用醫術、奉獻與人格魅力贏得澳門百姓信任和愛戴的故事重現舞台。

「自珠澳‘文化走親’交流活動啟動以來,兩地聚焦文化交流、精品創作、文化品牌打造等板塊展開多領域合作,以人文促進兩地同胞交流交融,拉近彼此距離。」劇目制作方、珠海演藝集團總經理鄒建紅介紹,今年珠澳將繼續加大聯合創作力度,並邀請香港團隊參與其中,為大灣區觀眾帶來更多精彩的文化交流活動和藝術作品。

傳統文化一展新姿

粵港澳大灣區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擁有豐富的世界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綱要】釋出實施以來,粵港澳三地積極保護、宣傳灣區內的文物古跡、世界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合舉辦了多項展覽、展演等相關活動,共同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

近年來,粵劇、龍舟、武術、醒獅等大灣區非遺計畫透過文藝作品等方式頻繁地進入公眾的視野。今年1月,由深圳歌劇舞劇院創排演出的舞劇【詠春】在香港連續上演5場,舞蹈與武術的完美融合、詠春拳與香雲紗的「雙非遺」亮相,向香港觀眾一展大灣區傳統文化新姿。

隨著港式奶茶制作技藝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來自香港的港式奶茶手藝人謝忠德開始穿梭於大灣區城市之間,宣傳展示正宗的港式奶茶制作技藝。「港式奶茶又稱‘絲襪奶茶’,由英式奶茶經過百年演變而成,透過沖、焗、撞、回溫四個步驟充分激發出茶香,擁有獨特的風味。」謝忠德表示,期待日後能去更多地方傳播這項「非遺茶飲」,讓更多人品嘗到它的味道。

「粵港澳三地在非遺保護與傳承方面有著廣闊合作空間。」澳門理工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林發欽表示,大灣區城市應加強合作,分享非遺保護經驗,適時推出「非遺+旅遊」等宣傳推廣活動,攜手促進灣區非遺傳承發展。

推動中外文化交流

在香港西九文化中心,一座造型獨特、精致典雅的建築傍海而建,為香港的天際線增添了一抹中華傳統文化的色彩——這就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自2022年7月開館以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共呈獻16個專題及特別展覽,接待海內外訪客超過210萬人次,成為大灣區中外文化交流的新地標。

作為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橋梁,香港和澳門在中外文化交流合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綱要】提出,支持大灣區發揮中西文化長期交匯共存等綜合優勢,促進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鼓勵香港、澳門發揮中西方文化交流平台作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攜手社會各界積極推動盛事經濟,促進中西文化藝術的對話互鑒,夯實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香港文化藝術盛事委員會主席鄭誌剛表示,香港今年將舉行超過150項盛事活動,希望借助相關活動舉辦的機會,認真講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透過香港這扇「世界之窗」傳播更多中國聲音。

在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誌良看來,推動灣區多元文化進一步交流融合,不僅能展現灣區文化軟實力,還能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華文化。他建議,澳門應充分發揮政策優勢和人文優勢,不斷創新人文交流方式、豐富文化交流內容,吸引海內外文藝領軍人物和重要文博機構來澳門交流、創作、展演,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成為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新高地。(記者金 晨)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3月15日 第 03 版)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