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田園詩一直是古典詩歌的一大重要題材,前有陶淵明,後有孟浩然,尤其是唐人詩歌內容之廣泛,其中更是有不少田園詩佳作。
然而,盡管歷朝歷代都有很多田園詩,但是兼具「田園」、「牧歌」兩大要素的田園詩就並不太多了。很多田園詩的主要內容都以田家生活為主,而涉及到放牧內容的大多都在草原民族的民歌中體現,比如著名的【刺勒歌】中「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
接下來,筆者給大家介紹一首初唐詩人王績的【野望】,一首描述田園牧歌的好詩。
【野望】鑒賞
野望
初唐 王績
東臯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王績自號「東臯子」,東臯正是王績歸隱後經常遊玩的所在,這首詩自然也是描述王績歸隱後在鄉間的日常所見所聞,所以,貴在真實,樸實,透過這種內在的力量去打動人心。
在這首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王績思想上的仿徨、迷惘。
詩的第一句,就有「徙倚欲何依 」,詩人在徘徊,不知該依靠什麽?這一句很好地化用了三國時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的意境。
作者是仿徨的,但不影響他筆下純樸的山村景象。
秋日的太陽快要落山了,「樹樹皆秋色 」,我們不清楚當地都有什麽樹,但大抵上無外乎落葉的、常青的,各自有各自的景象,有各自的美好,難以盡說,一語說明即可,這樣才能給讀者們最大的想象空間。
樹為小處,山則為大處,「山山皆落暉 」,日漸西沈而未至長夜,在光明漸趨黑暗的中間,作者眼前是無盡的日暮山色。
上面這一整句描寫的都是野外景象,也是整個山村所處的更大的背景。
接下來,「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一句中,又是很簡練的一句就描寫出鄉野村民的日常行為。放在整個鄉村環境中,這就是「田園」。若是更具象地去看待呢,「牧歌」與「狩獵」才是這個小村村民的日常活動。這種詩句根本無需轉譯,有點漢字基礎都可以看懂,語句很樸實,也很自然,這就是好的詩句,無需多余的渲染,更不必堆砌辭藻,很自然、很真誠地進行描寫,其實才更容易打動人心。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作者既然隱居在此地,真的不認識這些村民嗎?想來是否定的!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他的內在精神世界並沒有找到誌同道合的知交好友。【詩經】有言:「涉彼南山,言其采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這句詩很好地解釋了前半句「無相識」的困擾。
整首詩的布局,首句就表達出了作者的迷惘,然後二句、三句都描寫了樸實的山村田園景象,也揭露了作者當時隱居鄉野的事實,尾句則再次點明了作者無處尋知音的內心迷惘。
仔細品味這首詩,可以讓很多當代向往田園牧歌的城裏人產生深深的共鳴。這些城裏人既向往鄉野田園的空氣新鮮、人際簡單,又覺得難以在鄉下找到和自己心靈相通的人 ,於是,他們的內心難免滋生一份糾結。而身為典型的文化人,詩人王績和當地村民很顯然也會有極大的心裏隔閡,這份隔閡也確實不容易清除,而這也是作者這首詩中的情感基調,似乎他融入了田園,似乎他又是個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