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人文永濟】永濟市博物館【采薇歌碑】碑文鑒賞

2024-06-17文化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茲山豈可少茲言哉」

——永濟市博物館【采薇歌碑】碑文鑒賞

孫軍輝

近日,讀【三晉石刻大全·永濟卷】,對其中的【采薇歌碑】深有一番體會。

碑系明正德十二年(1517)九月立石,原立於永濟市韓陽鎮長旺村東首陽山伯夷、叔齊廟內。夷齊廟不幸被毀後,該碑被作為深井系水轆轤柱的樁石,1987年移交永濟市博物館。

碑青石質,四周線刻雲朵紋裝飾帶。碑陽刊刻【采薇歌】原文,文後刻跋文,正文5行,滿行12字,字徑15厘米;跋文3行,行32字,字徑4厘米;皆鐵線篆書。碑陰刊刻宋章表民所作【夷齊論】,文後刻跋文,文16行,行28字;跋文3行,行27字;字徑5厘米,皆鐵線篆書。碑石斷為上下三段,局部殘損,中上部有一大方孔。碑首與座早年佚失。跋文皆北地呂經撰作,開州侯天顯篆書。

細細思來,對【采薇歌碑】的感受如下。

首先,寧死不屈、不食周粟的高尚氣節。

在碑陽主體部份,刻載字型特別大、比較醒目的篆體【采薇歌】,約占整通碑2/3多。原文如下:「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適安歸矣。籲嗟徂矣,命之衰矣。」大意是說,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野豌豆聊以充饑。用兇暴取代兇暴啊,伐紂的武王分不清是非。神農虞夏古代聖君轉瞬即逝啊,我要去的樂土又在哪裏?多麽可悲啊,即將命喪黃泉。

【采薇歌】是夷齊二人餓死前的絕唱。夷、齊是商朝末年孤竹國國君墨脫初的長子和幼子。國君生前擬定讓位給叔齊,他去世後,叔齊讓位給伯夷,但伯夷不受而逃,叔齊也因不肯繼位而逃,王位便由孤竹君的中子繼承。武王建立周朝後,二人因不食周粟,餓死於首陽山。千百年來,中國歷代封建統治者和儒家學者對夷齊二人評價很高,認為他們是剛正不阿的忠臣,是理想道德的化身。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他們不貪權勢,謙讓有加;二是他們反對周武王討伐商紂王,在他們看來,武王伐紂是以臣弒君,以下犯上,屬於不仁不義行為。

其次,標新立異、不同凡響的教化作用。

在碑陽左下角部份,刻載字型比較小、約占整個碑1/3的跋文。內容如下:「茲乃夷齊自靖之言,首陽山實當時自靖而歸之地也,茲山豈可少茲言哉!昔人□其□,則頑夫廉,懦夫有立誌,將謂並觀於此者,其感化當何如?」同時刻有跋文作者、立石年月日,以及蒲州知州、同知、判官、吏目姓名。

跋文大意是說,這是夷齊二人在生命最後一刻說的千古遺言,充分展現了他們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首陽山是夷齊二人當時自盡的地方,在這個地方,豈能沒有二人臨終前的千古絕唱【采薇歌】呢?古代儒學大家孟夫子說,聽到夷齊二人高風亮節的行事風格後,貪婪的人也會變得廉潔,軟弱的人也會變得意誌堅強,樹起雄心大誌。如今,我們將【采薇歌】和孟夫子的評論都刻於碑上,讓人們耳聞目睹、口口相傳,其教化作用必定會更加廣泛。

再者,矢誌不渝、發人深省的哲學思想。

碑陰主要刻有宋朝章表民的【夷齊論】,原文如下:「伯夷之道,古今之難能也。不以死生撓其誌,而以仁義殞其身。始沮武王之伐紂,非剛也;終餓死首陽,非懦也,篤仁義而已。而紂為暴君,其醜行昭昭矣,武王一天下之心以伐之。當是時也,非人之棄商,蓋商之棄人。譬堤必決焉,而水流乃潰也。是紂之為惡,非湯德可能掩之也,天下之怒非一人可能遏之也,惟伯夷、叔齊乃諫而止之。或謂武王宜其諫焉,或謂之好異耳,□是皆未然也。二聖賢之事蓋非常人之所為也,濟天下而絕一夫者□□□,非私天下於己也。一言而靖萬世之亂者,伯夷也。□咎武王於伐□□□王之視紂虐民,如與同虐之也。伯夷恐後人之賊□如與同□□□同歸於救人,所以救者不同而已。故使不君者聞□王之誅則□□□君口臣者,聞伯夷之諫則欲得其為臣,君臣定則家定,國家定則□□定矣。噫!武王之功世亦有之,是功可能也,與數而與者也。伯夷之□□數十百千□矣,前有能繼者獨未之聞也;後有能繼者未可易知也。是死不可能也,與身而廢者也。故乎桀紂者莫仁於湯武,而能救人於治亂之際者莫仁於伯夷。商之敗、周之興,伯夷所不動心焉,動心於理□之際而已。猶眾人之鬥,鬥者既繁,而力能止之,所救者將不少也。

嗚呼!天地間惟理為大,然有事出非常而於理無礙者亦不可怪,此章表民所以兩是夷齊、武王也。謹勒於石,用破群疑且以白武王心事於千萬載之上。」

碑文大意是說:夷齊二人所走的道路,古今大多數人都很難做到,原因在於他們舍身成仁。武王伐紂不是天之道,二人餓死在首陽山不是懦弱之舉,而是仁義的忠君之念。商紂王的暴行天下皆知,武王為了天下百姓而討伐,是順民心的行為,不是老百姓犯上作亂,而是商紂王禍害百姓的結果,就好像河水把堤壩沖垮那樣。所以說,商紂橫行暴虐,如果沒有宅心仁厚、德行高潔的商朝開國之君湯德,是不可能的。老百姓民憤極大,一個人的力量太渺小了,只有夷齊奮不顧身,直言規勸制止。武王或許認為二人意見正確聽其勸誡,或許說他們意見特別奇怪,這些都是不可知的事情。夷齊兩位聖賢之言行,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他們是為了天下蒼生,而不是為了個人的一己私利,是以自己的絕命遺言來拯救天下百姓。武王伐紂以救百姓,夷齊擔心後人不仁以臣弒君禍害百姓,所以二者挽救方法不同而已。君王聽取夷齊勸誡並予以采納,將其任命為股肱大臣,君臣和好,國家安定。唉,武王的功勞世上已有,是經過君臣共同努力可以實作的事情。夷齊的壯舉前人能夠連續做的人,我沒有聽說過;後人繼往開來的也不知曉,主要是不能舍身成仁,用性命去實作自己的信念。

所以說,湯德是滅亡夏朝暴君桀、建立商朝的英明皇帝,能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仁者天下的是夷齊二人。商朝失敗、周朝建立,夷齊不為動,只是一門心思追究武王的言行是否合乎法理人情。就好比天下群雄並起,戰爭頻繁,如果能夠人力制止的話,那麽施救者將會有很多人的。

嗚呼!天地有道,但也常常會發生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今天章表民在這裏再次頌揚夷齊和武王的事情,刻石為記,以此來解釋大家對武王的異議,將武王的仁義德行昭告天下,讓黎民百姓千萬年懷念。

總之,賞讀【采薇歌碑】受益匪淺。一是作者站在當時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高度,發出了「茲山豈可少茲言哉」的警世之言,振聾發聵。筆者在思索之余,不由感嘆:今世豈能無道德模範人物呢?二是作者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對夷齊二人偏執的千古愚忠、武王順應黎民百姓的仁義大道作了周到中肯評價,令人醍醐灌頂,發人深省;三是我們既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同時也要把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要素結合起來,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使優秀傳統文化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