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辛棄疾寫詞送弟子去科考,句句用典、落筆封神,激勵無數後世學子

2024-03-23文化

心如素簡,靜數流年,

人間有味,最是清歡。

每年中考、高考或新年開工時,有幾句「應景」的詩詞常常會被眾人參照。

如李白的「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白居易的「一朝逸翮乘風勢,金榜高張登上第」,劉禹錫的「一鳴從此始,相望青雲端」。

當然,必不可少的還有 辛棄疾 這首祝福滿滿的 【鷓鴣天·送廓之秋試】

白苧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回廊。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雲上,卻笑人間舉子忙。

「廓之」是誰呢?

他是辛棄疾的門人範開,字廓之,生平事跡不詳。

範廓之負責編次了【稼軒詞甲集】,他的名字也多次出現在辛棄疾的詞中。

比如稼軒約了學生一起去山裏,結果他卻沒來,稼軒自己醉眼朦朧地走了半天,寫下一首【烏夜啼·山行約範廓之不至】。詞中有「溪欲轉。山已斷,兩三松。一段可憐風月欠詩翁」之句,「詩翁」指的便是範廓之。

辛棄疾也留下了很多與他唱和的詩詞,其中賦白牡丹九首中有一句「有鹿從渠求鹿夢,非魚定未知魚樂」,也是耐人尋味的絕妙之筆。

這首詞句句用典、寓意絕佳,且不失稼軒一貫豪邁的風格,氣魄雄渾、意境空曠,寄托了對學生熱情的鼓勵與美好的祝願 ,一起來讀讀吧!

「白苧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回廊。」

在這初秋微涼的天氣,你穿著白色苧麻織成的新衣,離開我去參加科舉考試。

我看著你的背影,眼前仿佛看到了你和其他學子們參加考試的景象,你們在考場中奮筆疾書,發出了如春蠶嚼桑葉般的沙沙聲。

「白苧」 是用白色苧麻織成的布。梅堯臣在禮部主持貢院考校時,曾與歐陽修和了一首春雪詩,名為【二月五日雪】。詩中有「有夢皆蝴蝶,逢袍只苧麻」之句,後人考證這是因為宋代舉子均著苧麻袍。

「嫩涼」 ,即微涼、初涼,出自唐彥謙 【詠葡萄】詩「西園晚霽浮嫩涼,開尊漫摘葡萄嘗」,暗指此時是初秋時節。

「春蠶食葉」 ,典出歐陽修【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中「無嘩戰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前者指行軍時讓士兵口中含著形如筷子的「枚」,以保證軍隊安靜、沒有喧嘩聲;後者則是用春草啃食桑葉聲,形容筆墨落在宣紙上的聲音。正因為前者的安靜,才使後者原本輕微的聲音變得明顯、

這兩句詩中,初讀或許只是平平,但細細品味就會發現,「白苧新袍」是人物,「嫩涼」是時間,「回廊」是地點,「春蠶食葉」則是事件。稼軒以含蓄的筆墨、精煉的文字,寥寥十余字便交代出了所有的背景。

「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明年春闈的會試,想必已為你準備好了桃花浪湧、魚躍龍門的機會;

今年秋闈的鄉試,便是提前讓你小試身手,飛身前往月中蟾宮折下桂花、名登金榜。

這兩句屬於倒裝。南宋時期「三年一貢舉」,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稱「秋闈」,也就是標題中的 「秋試」 ,考中之後稱為「舉人」。考試時間在農歷秋季八月,放榜正值桂花飄香,故而又稱「桂榜」,中舉的行為也常被譽為「蟾宮折桂」。

考中舉人之後,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稱「春闈」。

「禹門」 即龍門,典出【水經註】。書中稱「龍門為禹所鑿」,位於山西河津縣城西北12公裏的黃河峽谷中,後人懷念禹的功德,稱為禹門。

「桃花浪」 之典,出自【三秦記】,書中記載「河津一名龍門,桃花浪起,江海魚集龍門下,躍而上之,躍過者化龍,否則點額暴腮」。後人借春天桃花開時魚躍龍門,來比喻春闈時一舉高中的學子們。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

大鵬從北海展翅翺翔、直上九天,鳳凰面向朝陽啼鳴、引來百鳥來拜。

你攜帶著書和劍,走向遼遠廣闊的應試之路,未來也會和它們一樣充滿光明和希望。

「鵬北海」 ,典出【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鯤、鯤化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鳳朝陽」 ,典出【詩經·大雅·卷阿】「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

「書劍」 ,即書和劍,分別代表了文與武。古人認為真正的君子並非只是文弱書生,而是文武雙全、六藝皆可的人才。唐代孟浩然曾感嘆「遑遑三十載,書劍兩無成」,高適也曾為杜甫抱憾「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李白更是以「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表達自己的誌向。

這三個典故,意境豪邁雄壯,很明顯都寄托著辛棄疾對弟子的肯定和贊賞。

「明年此日青雲上,卻笑人間舉子忙。」

想必明年的今天,你早已青雲直上,那時的你可以輕松愉悅地,閑看世間的舉子為功名奔忙。

「青雲上」 ,典出【史記·範睢蔡澤列傳】。範睢本是魏中大夫須賈的門客,須賈懷疑他私通齊國,於是向魏相舉報,範睢差點被打死。後來範睢被人救出,逃到秦國之後改名張祿,成了大秦宰相。後來須賈後出使秦國,範睢裝成窮人去見他,須賈被捉弄一番後才知道他真正的身份,只好脫下衣服、跪著用膝蓋前行,到範睢家中謝罪。範睢大擺威儀,須賈叩頭稱死罪,說「賈不意君能自致於青雲之上」,意為自己沒想到他能升到青雲之上。後世引申出了「青雲路」、「青雲直上」、「青雲可致」等典,比喻人仕途順遂、官運亨通,能迅速升到高位。

這一句完全是虛寫,是稼軒對弟子連中兩試的想象,蘊含了對他美好的祝福

這雖然是一首送別詞,卻因為對方是去參加科舉,稼軒沒有發任何悲傷失意之語,而是充滿了鼓勵和祝願。

他含蓄地參照了多個典故,意象豪邁、意境開闊,顯露出他儒雅與豪放並蓄的個人風格,激勵了後世無數人。

這個春天,願我們都和稼軒詞中寫的一樣,如鵬踏北海、如鳳迎朝陽、如魚躍龍門,走向希望無限的未來!

閱讀更多精彩圖文:

黃庭堅的春日組詩,第一首清靈唯美,四五首卻殘缺不全、無人能補
宋代無名氏的一首春詞,清新明麗、溫柔繾綣,寫盡江南遊子的相思
一首高水平的唐詩,全篇8句、句句皆是妙筆,寫盡春和景明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