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年,我們都理解錯了

2024-01-06文化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們平時隨口說的一句諺語,一個成語,簡單幾個字,卻濃縮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比如說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講的是三國時期的呂蒙發奮讀書,經過一段時間的求學後,就從一介武將變成了文武雙全的東吳名將,讓眾人贊嘆不已。

此後,人們便借著呂蒙的事跡,來 形容那些透過不懈努力,快速成長的人。

再比如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只用了短短的八個字,就將華夏漢字的藝術性和意境感都完美地呈現了出來。

當我們和一個幾天未見的好友相見時,往往都會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表達自己的殷切思念。 那麽這個成語中的 「三秋」, 實際上是多久呢?真的是代表三個秋天嗎?

「三秋」的多種意思

在中國漢字中,關於「三秋」的解釋有很多種,比如三年、三個秋天、一個秋天三個月、秋天的第三個月。

「三秋」代表三年

現在來看,大多數人都會把「三秋」視為三年,一年一個秋季,三秋就相當於過了三個秋天,也就是三年。而且在古代,人們常用「今秋」表示今年,「來秋」表示來年。

比如唐代李白的【江夏行】: 「只言期一載,誰謂歷三秋。」, 這其中的「三秋」就是指三年。

又如宋代李彌遜的【水調歌頭·次向伯恭薌林見寄】中的 「不見隱君子,一月比三秋。」 在這裏,作者將一日寫成「一月」,三年比作「三秋」。

「三秋」代表一個秋季

在古代,人們將每個季節進行了細分,分為孟、仲、季三個小季節,所以秋季所對應的七月、八月、九月又可稱為孟秋、仲秋和季秋,或者叫上秋、中秋和末秋,合稱「三秋」,也就是一個秋天的三個月。

宋代柳永的【望海潮·東南形勝】中說到「 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 這裏就寫了不同季節的兩種花,一種來自秋季,一種來自夏季。

「三秋」代表秋天的第三個月

有的時候,「三秋」也可以指代秋季的第三個月,即農歷的九月。

比如唐代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中,就用到過這個詞: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這句詩詞中的「三秋」,就是指農歷九月。

還有唐代李嶠的【風】所寫: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其中的「三秋」指的也是農歷九月。

「三秋」代表九個月

「三秋」還可以表示三個秋季,一個秋季為三個月,三個季節就是九個月。

比如唐朝的孔穎達在【孔穎達疏】中有寫: 「年有四時,時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 在這首詩中,三秋的含義就是九個月。

說到這,我們再來分析「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裏的「三秋」,這個三秋又是上述中的哪一種呢?

如隔三秋

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戰國時期【采葛】中的「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原文所寫的是: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這其中的「葛」是指葛藤,「蕭」是蒿香,「艾」為蒼艾,三者都是植物。 而後面的三月、三秋和三歲,則是三種植物對應的生長周期。

在古代,采摘植物一般都是女子做的事, 所以這首詩寫的其實是一個情郎對心愛之人的殷切思念,透過植物漫長的生長周期,來表達心中的情愫。

他說:一日未見你,就像采葛一樣漫長,好似過了三個月,因為葛藤一般是三個月才會長成;

三個月太短,他又說:一日未見你,就如同采蕭一樣悠長,好似過了九個月,因為蒿香的生長期是九個月;

九個月還是不夠長,他最後說:一日未見你,就如同采艾一樣長久,好似過了三年,因為蒼艾的生長期有3-4年之久。

簡單的三句話,就將情郎對心上人的情愫展露了完全,把那種層層推進,愈發濃烈的愛慕之情全都體現了出來。

總而言之, 這首詩中的「三秋」指的就是三個季度,也就是九個月。 而如果將它換成其他的「三秋」,比如一個月,三個月,三年,都會和前後的時間不搭。

所以「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意思就是,一天未見,就像隔了九個月那麽長。

當然了,由於這首詩詞的年代過於久遠,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所以我們也不能準確判斷出詩中的真正涵義。

而且在幾千年的演變過程中, 「三秋」所指的時間長度各有不同,但都可以用來表示很長一段時間,因此也不必過於較真。

不過,一個詞語能流傳兩千多年,直到今天仍然適用,這也證明了中華文字的藝術性和穩定性。

來源:每日一首古詩詞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