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195件禁止出境展覽文物,有兩件就藏在這座「千年古縣」

2024-07-16文化

河北定州,中山古國故地。

公元前506年,鮮虞人建國時因城中有山,故國名「中山」。戰國時中山國為次於戰國七雄的「千乘之國」,但終因不夠強大而為趙國吞並。

中山國位置

公元前154年,西漢景帝封皇九子劉勝為中山靖王,設中山國,以盧奴(今定州)作為首府,自此延續329年。三國時的劉備,即為中山靖王的後裔。考古顯示,在兩漢17代「中山王」中,除劉勝、劉竟和劉衎外,其余中山王墓及陪葬墓均在定州境內。

作為聯合國地名組織命名的「千年古縣」,定州這個位於河北保定的縣級市,憑借多達5萬余件的文物成為了中國擁有文物最多的縣之一。國家文物局公布的195件/套禁止出境展覽文物,有2件就保存在定州博物館,分別為漢玉瑰寶「東王公西王母紋玉座屏」和瓷中極品「定窯白釉龍首蓮紋凈瓶」,定州博物館也因此成為唯二有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的縣級館(另一個是杭州市臨安區博物館)。

定州博物館始建於1959年,2018年遷入新館,建築面積2.56萬平方米。館藏文物5萬余件,藏品以中山文化、定瓷文化、佛教文化為主要特色,其中東漢龍螭銜環谷紋青玉壁、東王公西王母紋玉座屏和定窯白釉龍首蓮紋凈瓶被譽為三大鎮館之寶。館內有六個常設展覽:【漢家陵闕】【北朝佛陀】【天下大白】【塵外千年】【故鄉星空】【畿南文獻】。今年5月,定州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博物館建築設計以中山國文化為依據,借鑒鬥拱、高台、坡頂等漢代古建元素

玉座屏和青玉壁,均出自於中山穆王劉暢的墓中。

中山穆王劉暢,是東漢第六代中山王(141年-174年在位)。1968年和1969年,因為修建工程,西漢劉勝墓和東漢劉暢墓相繼在河北被發現,但情況大相徑庭:劉勝墓中極盡奢華,出土了著名文物「金縷玉衣」;劉暢墓中卻是一番經過盜掘後的狼藉情狀,考古人員甚至在墓中發現了盜墓賊留下的鐵鉗。

調查發現,盜墓者直接從墓道處進入,拆掉封門磚後鉆進墓室大肆搶掠。墓中散落的玉片和石片混合在一起,是因為盜墓者將劉暢身上的「銀縷玉衣」銀絲抽走,致使上千片青玉和漢白玉片四處掉落。

定州博物館中經過修復還原的銀縷玉衣(圖據視覺中國)

漢代推崇厚葬,以玉隨葬更是漢代葬俗的典型風格,死者穿著玉衣入殮從漢武帝時代開始盛行。西漢的中山靖王劉勝可以穿金縷玉衣,但東漢時規定金縷玉衣只有皇帝能穿,像劉暢這樣的諸侯王和公主只能用銀縷玉衣。

這枚龍螭銜環谷紋青玉壁,被發現時混在地上的雜亂玉片中。這種在圓形輪廓內部或外部雕刻龍紋、螭紋等鏤空紋飾的玉璧形制,被稱為「出廓璧」,其工藝包含了透雕、圓雕、線雕等技法,遠勝於圓形圓孔的一般玉璧,代表了當時玉器設計和雕刻的最高水平。

玉璧通高30.5厘米,直徑24.4厘米,厚1.1厘米,玉色瑩潤透亮,紋飾疏密有致,造型古樸大方。玉璧上部透雕相對的一龍一螭,以陰刻線勾勒口、眼、鼻、耳及足爪和雲氣紋,兩獸同銜一環

這塊玉璧由整塊新疆和田青玉雕琢而成,是目前國內所見最大也是最完整的一塊出廓玉璧,一般古代玉璧通高都在十幾厘米左右,而這塊玉璧通高達到了30.5厘米。青玉璧是用於祭天的禮器,一般置於死者的前胸或後背。如今猜測當時盜墓賊撕扯玉衣時過於急躁,導致玉璧落在地上也沒發覺,因此才能躲過盜墓者的攫取而存留至今。

東王公西王母紋玉座屏也出土於劉暢墓。屏風最遲是在西漢時出現,玉屏風和座屏常見於記載,但出土實物目前僅此一件。與傳統玉器單形器的基本形制不同,玉座屏由四片和田黃玉片插接而成,十分罕見。

玉屏高16.9 厘米,長 15.6 厘米。玉屏的主體為上下兩塊透雕的半月形玉屏板,玉屏板兩端有榫插入兩側的支架內。玉屏板和支架上都透雕有人物和鳥獸圖案

上層玉屏板雕刻西王母的形象,下層則雕刻的是仙人東王公的形象

這件玉座屏先采用透雕工藝雕刻出圖案的主要輪廓,再用細若遊絲的陰刻細線雕刻出圖案的細節,這種陰刻細線技法被稱為「遊絲毛雕」,是漢代一種重要的玉雕工藝。目前而言,將人物、景物、動物合雕在玉器的唯一例項,全國僅此一件。

劉暢墓還出土了一組極其精美的金飾,包括金辟邪、金天祿、金羊群等。這些金器運用了漢代發明的金粒焊綴工藝,工匠將密密麻麻的金粒焊在動物體表,裝飾成微卷的羊毛和層次分明的龍鱗。這些金飾只有幾厘米高,不僅體現了當時最高超的掐絲工藝,且文物上鑲嵌著綠松石、紅瑪瑙等寶石,極其珍貴。

東漢掐絲鑲嵌金辟邪,高3.4厘米,1969年定州市北陵頭村中山穆王劉暢墓出土

另一件國寶,是白釉刻花龍首大凈瓶。宋代五大官窯「汝哥官定鈞」名傳後世,定州即是定州窯的所在地。與其他四窯相比,定窯除白釉為特色外,更以精美的刻花和印花見長。

定瓷以「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為特色。作為中國古代五大名窯之一,定窯創燒於隋唐,至北宋達到高峰。元代以後,不僅燒制技藝失傳,連窯址所在地也一度湮沒無考。

最極品的定瓷,正存留於如今的定州。上世紀60年代末,定州考古發掘靜誌寺、凈眾院兩座塔基地宮,出土文物800多件(套),其中有169件品質極高的定窯白瓷。這些定瓷的胎釉非同一般,其釉質細膩瑩潤、釉色潔白如新,比常見傳世或出土的定窯白瓷的白度更高,品質超乎尋常。以致有一種說法:這批出土白瓷重新定義了定瓷。而其中的白釉刻花龍首大凈瓶,更是極品中的極品。

瓶頸細長,頸中部塑圓盤,圓肩、鼓腹、臥足,以刻花技法通體飾蓮紋、竹節紋、菊紋等紋飾,一側塑有龍首狀短流,龍首高昂,氣勢飛揚

因燒造技術難度高,瓷器史上素有「自古定窯無大器」之說。但這件大凈瓶高60.9厘米,腹徑19.1厘米,底徑10.1厘米,完全顛覆了傳統認知,也是迄今存世宋代早期體量最大的一件定瓷。

而蘇軾也與定瓷有緊密淵源。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九月至紹聖元年(1094)閏四月,蘇軾出任定州知州。他到定州沒多久,就為弟弟蘇轍寄去了定瓷餾合、刷瓶,為此還賦詩一首【寄餾合刷瓶與子由】:

老人心事日摧頹,宿火通紅手自焙。

小甑短瓶良具足,稚兒嬌女共燔煨。

寄君東閣閑烝栗,知我空堂坐畫灰。

約束家僮好收拾,故山梨棗待翁來。

餾合是蒸飯的小甑,刷瓶可能也是用來煮飯的器具。蘇軾將定瓷寄給弟弟,可見定瓷在當時文人士大夫眼中受喜愛的程度。雖然僅在定州停留了短短數月,蘇軾卻為定瓷的歷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制瓷工藝的繁榮,也直接帶動了玻璃工藝的發展興盛。靜誌、凈眾兩地宮出土了不少玻璃器物,其中一件葡萄器堪稱精品。葡萄粒呈不透明的紫紅色,以金屬絲綴連成串,鮮活逼真。其內部中空,外表有螺旋紋理,推測為無模吹制成型的高鉛國產玻璃制品。

北宋琉璃葡萄,長16厘米,1969年定州市靜誌寺塔基地宮出土

定州還是北朝時北方佛教的造像中心。北齊至隋代時期廣泛流行的雙尊像, 如雙佛像、雙觀世音像、雙思惟菩薩像,在定州地區大量出現,成為中國佛像雕塑史上的精彩一筆。

北齊菀方州造雙思惟菩薩像,高26厘米,1969年河北蠡縣出土

定州博物館中,有一尊造像被譽為「東方維納斯」。它的獨特在於既有佛的特征,比如頭頂髻、著佛衣、雙手合十,又衣衫輕薄貼體且身姿婀娜。

北齊供養菩薩立像

尤其在面部神態的刻劃上,圓潤蘊藉,顧盼有姿。

供養菩薩立像局部

定州造像有淺浮雕、高浮雕還有透雕,要制作出復雜精美的白石透雕造像,優質的石材與制作者精湛高超的技術缺一不可。或許是因為這種造像工藝太復雜太耗時耗力,導致這種白石透雕造像從東魏後期出現、到北齊發展成熟之後就消失不見,僅僅存在了三十多年時間,猶如曇花一現的千古絕唱。

北齊白石透雕雙思惟菩薩像。造像背面為兩棵粗壯的菩提樹,枝繁葉茂。正面主尊雙菩薩呈舒相式坐於龕中。雙弟子、雙脅侍龕外站立。龕用兩圓柱支撐,龕額上浮雕七尊化佛。

漢朝的玉器和金飾、北朝至隋唐的白石造像和宋金時期的定窯白瓷,堪稱定州文物的三大特色。從定州博物館的展品中,足以窺見曾經的繁華鼎盛。如今王侯早已成塵,但對於歷代那些不知名的能工巧匠而言,他們留下的傑作會長存。

文/啟淩 編輯 李潔 圖據定州博物館官網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