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終南山下「出世」的抗日軍,英國小哥探訪黃埔幸存者,看刻在秦嶺脊背上的熱血與擔當

2024-06-17文化

探訪終南山摩崖石刻

今天,2024年6月16日,是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的日子。黃埔軍校,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傳奇學校,培養了眾多軍事人才。黃埔軍校開辦有潮州、長沙、漢中、武漢、西安等十所分校。1938年,為了培養營以下軍官,黃埔七分校在陜西成立,也叫黃埔軍校西安分校。

英國觀察員托比來到西安,得知在終南山腳下竟然有一處不為人知的黃埔七分校訓練地。「壁立千仞」,刻在深山上的這些文字背後,到底有怎樣浴血奮戰的故事?熱血長安後生們如何尋找那段歷史?【近觀中國】節目走進終南山深處,探尋刻在秦嶺脊背上的熱血與擔當。

壁立千仞 藏在深山中的歷史

托比此次的精靈,是「壁立千仞,黃埔軍校100周年致敬展」的策展團隊,鄧康延是這個團隊的發起人。他最初看到終南山中這些七分校戰士們在訓練間隙所做的摩崖石刻時,「壁立千仞」這個詞就在他的腦海中跳了出來。

鄧康延 作家 、紀錄片制作人

很多與黃埔軍校相關的歷史和故事都深深吸引著鄧康延,10年前,在完成紀錄片【黃埔】之後,他整合拍攝資源,順勢推出「黃埔軍校90周年致敬展」,轟動兩岸三地。

黃埔軍校90周年致敬展

鄧康延 :「這些摩崖石刻,我覺得每個字都是子彈,都是讓我胸中熱血賁張的原動力。所以我就想,在我的故鄉古都長安,在終南山下,做一場黃埔軍校100周年的紀念展。」

很快,策展團隊成立了。不斷加入的誌願者中,有抗戰史研究者、媒體人、企業家、歌手甚至山中隱士,他們多數是西安本地人。

由於石刻在人煙罕至的終南山深處,所以路程並不好走,很多石刻的位置都需要互相拉扶才能到達。但正因如此,這些石刻在整個策展團隊眼中更顯珍貴,為了能讓更多人了解這段不為人知的歷史,誌願者們都很積極。

楊元洲(媒體人 誌願者) :「一直沒人關註,我從青年時代到接近老年都不知道西安有黃埔七分校這件事。」

七分校誕生於抗戰爆發第二年,裁撤於抗戰勝利後的1945年,可謂「為抗日而生」,七年間,從終南山下走出的畢業生達三萬多人,居九所分校之首,超過黃埔軍校本部。

托比看到的第一面石刻,寫著「培養正氣」。

郗選介紹石刻

郗選(媒體人、誌願者):「‘培養正氣’是有出處的,孫中山先生曾經寫過‘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培養正氣’這幾個字就在裏頭。」

這塊石壁上寫著:「生於理智,長於戰鬥,成於艱苦,終於道義」,據介紹這是當時七分校的校訓,托比想知道如何理解這句話?

郗選:「 生於理智,是說你來到學校的時候,我們透過學習就有理智;長於戰鬥,指經過訓練以後,我們特別能戰鬥,戰鬥的技藝很高;成於艱苦,是說這個地方很艱苦,要吃苦才能訓練出自己的這種精神。最後是終於道義,就是為了道義,為一種正義的事業去犧牲。

而托比在采訪中得知的一個數據讓他更為直觀地感受到了所謂的「終於道義」。據了解,三分之一的七分校畢業生犧牲在抗日戰場上,也就是說,一萬多條年輕的生命從這裏殺向敵陣,再未回還。他們用鮮血踐行了自己的校訓。

在收藏中尋找七分校故事

王翀 是策展團隊的誌願者之一,同時也是一位軍品收藏家,他的收藏中有很多關於七分校的物品,托比很好奇他有哪些藏品,背後又會有怎樣的故事?

王翀收藏的軍品大多來自老兵的饋贈,在王翀探望過的抗戰老兵中,有15位畢業於黃埔七分校。

王翀 (軍品收藏家 誌願者) :「這是一個姓名牌,它上面有一個重要的資訊是‘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七分校’。學生在入校之後,會在這個位置寫上他的名字,比如托比,然後第17期第9總隊。現在,我所復原的就是一個完整的第七分校學生的標準裝備。」

在這身裝備中,有一件來自英國,王翀讓托比猜猜是哪件,托比一下子就猜了出來,就是王翀手裏的鋼盔。 這個鋼盔有個和托比很相近的名字,它叫東尼。

王翀 :「當年我們的軍事工業並不發達,所以我們大量裝備是從歐洲,德國、英國來的。」

這些混搭著德國、美國甚至英國衣服和裝備的軍校生裝扮讓托比感覺新奇極了。

王翀還向托比展示了很多當年美國【生活周刊】記者深入王曲拍攝到的七分校訓練照片。從這些照片中,托比可以清晰地看到當時七分校學員的裝備、營房以及學習狀態。其中一張有很多小鴨子的圖片吸引了托比的註意,這麽多鴨子是幹嘛的?

王翀 :「這些軍校的學生在做一些農場工作,因為戰時,軍校學生的配糧經常是供應不上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會在自己的營房養一些豬、鴨子等,給自己提供一些能量。陜西省作為第十戰區,從全省收集糧食,然後從糧站背回來以後,每個人發一斤到兩斤。之後,他們帶著糧食去老百姓家裏頭借磨來磨,所有磨下來的麩皮,他們都會一起吃掉。所以,老兵描述這叫‘杠子饃’,一個老兵一天就只能吃一條‘杠子饃’。 在王曲文獻當中有這麽一段描述:當時的這些飯菜是擺給外國人看的,我們一日三餐就是‘杠子饃’和稀飯。有時候連稀飯都供給不了的時候,他們就喝一碗白開水。

探訪幸存者

鄧康延帶著托比看了一塊寫著「同舟共濟」的石刻,上面還刻有9個名字。

鄧康延(作家 紀錄片制作人) :「這些人可能不是親兄弟,但艱難困厄甚至生命危險之中,他們綁到了一塊兒。這一刻,他們是同仇敵愾的。 這塊石頭就猶如他們臨行前、告別前的一個留言,也是誓言,甚至我覺得是遺言。所以說,我們的黃埔軍校,在秦嶺深處的七分校,它就是我們這個民族和國家的造血庫,它是源源不斷地用它的鮮血來支撐最艱難的戰場。」

包括「同舟共濟」在內的九面石刻已經按照1:1的比例被拓印了下來,都將在此次展覽中被展出。

托比有幸見到了一位103歲的七分校幸存戰士何老先生。老先生抗日戰爭的最後一役,他所在部隊一路追擊日軍近千裏,直至徹底殲滅之。在隨後的受降儀式上,他作為一名士兵佇立在方陣中。英雄出處,是黃埔軍校七分校。

如今,老先生只能在床上靜養,但看到人們來看他,嘴裏始終說著:「打敗鬼子,打敗鬼子。」 這一刻,托比淚目了......

「同舟共濟」這面石刻上寫著的九個人,他們都是誰?據說其中六人的身份都已確認,有一人還曾擔任過台北市市長。托比此次的探訪還有哪些收獲?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註本期【近觀中國】。

制片人:張小玲

編導:妮頭

編輯:於二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