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往事|柯比意與佩雷的恩怨裏,看現代建築的批判繼承

2024-09-29文化

現代運動的先鋒勒·柯比意(Le Corbusier)在現代建築與城市規劃等領域留下了豐富的物質和思想遺產。

近日,「勒·柯比意建築模型展暨講座」活動在上海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建築系B樓舉辦。展覽呈現了由新加坡RT+Q建築事務所策劃及制作的建築模型,展現這位建築大師從早年創作走向鼎盛期現代主義的實踐路徑。在講座環節中,中法營造學社中國區負責人劉磊以「勒·柯比意與奧古斯特·佩雷」為題,講述了柯比意與其老師奧古斯特·佩雷(Auguste Perret)的往事,兩人在建築理念上的異同,及對現代建築產生的影響。澎湃新聞特此整理刊發講座內容。

勒·柯比意

勒·柯比意(1887年-1965年),法國建築師、都市計劃家、作家、畫家,是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是現代建築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將,被稱為「現代建築的掌旗官」。他提倡建築的革新,走平民化、工業化、功能化的道路,提倡相應的新的建築美學。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柯比意的老師奧古斯特·佩雷是混凝土建築的先驅,是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在鼎革鋼筋混凝土建築上發揮了主導作用。在建築設計的道路上,兩人從曾經的恩師愛徒變成了勢不兩立的學術對頭,一段恩怨糾葛也反映了現代建築師對20世紀之初承前繼後的一輩建築師的批判繼承。

奧古斯特·佩雷與柯比意:導師與學

奧古斯特·佩雷(Auguste Perret)肖像,圖源網路

奧古斯特·佩雷是混凝土建築的先驅。佩雷1874年生於比利時一個工匠家庭。與密斯相似,他的父親也是一個石匠,但後來對初期的鋼筋混凝土發生了興趣。早年間,佩雷在巴黎美院學習建築學,師從於連·加代(Julien Guadet),成績非常優異。

佩雷雖然在巴黎美院接受了多年的培訓並成績優異,但他對美院體系的建築觀深不以為然。受導師於連·加代的影響,他被法國近代建築理論大師與古建保護的創始人、修復哥特建築的學術泰鬥維奧萊·勒·迪克的理性建築理論深深折服。他曾經說:勒·迪克是我真正的老師。是他使我能夠抵制巴黎美院的不良影響。勒·迪克認為「中世紀的建築形式是由工匠決定的,只有回到中世紀的建造體系才能使技術問題得到解決並因此產生全新的建築」。

富蘭庫林街25號公寓建造草圖

富蘭庫林街25號公寓,奧古斯特·佩雷(Auguste Perret),巴黎,1903年

就在從巴黎美院畢業前,奧古斯特·佩雷於1897年毅然輟學,從事建造活動,與他的兄弟古斯塔夫·佩雷(Gustave Perret)成立了佩雷兄弟營造公司,探索鋼筋混凝土技術在各種工業與民用建築中的運用。五年後(1903年)落成的富蘭庫林大街25號住宅使得佩雷兄弟在巴黎嶄露頭角。這座法國建築史上第一座被記錄的鋼筋混凝土住宅以其纖細的結構骨架、寬敞高大的窗戶和內凹的立面形體引發了業界和大眾對混凝土建築的關註。盡管這座住宅在各方面已經非常具有革新精神,但佩雷兄弟仍然在建築立面上覆蓋了一層陶瓷片來掩蓋混凝土結構的真實材料,並以陶瓷片拼貼的植物裝飾填充墻。可見此刻佩雷對混凝土材料還不具備充分自信,這一材料仍然只是幕後英雄,需要古典元素粉飾。

1908年,柯比意經由家具設計師歐仁·格拉塞(Eugène Grasset)介紹進入了這家嶄露頭角的事務所,成為半工半讀的實習生。佩雷看了柯布的繪畫後說,「我夢想建造一座偉大的現代城市,你畫得不錯,你會是我的左膀右臂」。

柯布對佩雷高山仰止。佩雷當時已經擁有了一些鋼筋混凝土的實踐作品並以此成名。是佩雷向柯布開啟了鋼筋混凝土這扇大門,並讓他了解了建造對於建築學的非凡意義。在此期間,佩雷除了讓柯布參與上午半天的設計、繪圖工作外,還指導柯布去圖書館閱讀他所認可的書籍,例如勒·迪克的書籍,也指導柯布參觀他認為有價值的建築。

香榭麗舍劇院(Théâtre des Champs-Elysées),圖源網路

後來,雖然柯布離開了佩雷的事務所,回到拉紹德封,但兩人仍保持著書信來往。柯布曾經就一些建築的技術問題不斷咨詢,例如他建造自己第一個混凝土小住宅MAISON SCHIWOB時他就請教過佩雷。1913年,當佩雷的的大作香榭麗舍大劇院竣工並大獲成功之時,柯布也對其成果大加贊美。

香榭麗舍大劇院,這座頗具Art Deco風味的劇院摒棄了傳統劇院浮華的裝飾元素,僅僅在門楣和窗間墻上裝飾了淺浮雕。建築外立面仍然沒有將混凝土的梁柱顯露出來,而是以大理石覆面。雖然如此,佩雷透過大理石的立面分割和線腳暗示了結構的梁柱體系,而這一立面劃分透過優雅的比例系統也呼應了傳統的柱式系統。相比富蘭庫林住宅的革新性,香榭麗舍大劇院以對傳統建築體系的妥協為代價獲得了公眾的認可和業內的聲譽。

柯比意設計的朗香教堂

柯比意設計的朗香教堂內部

在對於材料的表現上,佩雷是運用混凝土的先驅和大師,他從不掩蓋混凝土材料的表現力,並力圖將混凝土作為像大理石一樣的高尚材料加以運用。同樣,柯布繼承了佩雷對這種材料忠實的表現,尤其在他的晚期作品中,他都力圖使用清水脫模後的混凝土,表現混凝土粗獷的美。

在對色彩和光的表現上,佩雷在職業生涯中做過為數不少的宗教建築,其代表作勒·蘭西(Le Raincy)教堂是利用混凝土結構演繹出的空靈迷幻的哥特式教堂,而柯布一生也完成了諸多成功的宗教建築,其中朗香教堂的斑斕透視窗令無數參觀者傾倒。不能排除的是,佩雷在色彩和光的運用上對柯布產生了影響。

競爭者與論戰對手

1917年,柯比意定居巴黎,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一方面他投入到當代藝術界,業余時間從事繪畫,與奧贊方聯合創立了純凈主義畫派(Purism)並編纂出版期刊【新精神】。事實上,奧贊方成為了柯布新的導師。

這一時期,柯比意受到荷蘭風格派、立體派繪畫等的影響,和其他年輕一代巴黎建築師一樣,在新建築中逐漸強調建築的體積造型。於是柯比意的建築實踐漸漸脫離了佩雷以建構為追求的建築學道路。

柯比意著作【走向新建築】

1922年,佩雷無意中介入了與柯比意的一座別墅La Maison Gaut 的設計競爭。在柯比意眼中,這位恩師非但不提攜後人,居然還與學生搶活兒。柯比意與佩雷的嫌隙由此產生,日後演變成學術觀點上的爭辯。

在1922年的秋季沙龍展上,佩雷在參觀了一眾巴黎青年建築師的作品後說道:「所有這一派體量制造者們,其中包括我的一個學徒,他們錯誤的深層原因在於他們對於體量的過分喜愛,他不應該將自己封閉在形式主義的程式裏。然而柯比意卻有點這個傾向,為了造成體量的效果,他將窗戶設計成長條形而使大面積的墻面沒有開口,或者說與他的繪畫一樣奇怪。他折磨著這些開口以獲得誇張的長度,要麽垂直,要麽水平狀,獲得的外部效果不可能再過分了,一半的房間應該完全沒有光線,而這很難讓我們認同他們的所謂創意。」

柯比意得知此言,勃然大怒。他去信數落佩雷說:「請允許別人有不同於你的想法。誠然人們承認您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師,但您在造型藝術方面沒什麽可稱道的。」這是柯比意與佩雷第一次在公開場合關於學術的沖突。

在1925年的裝飾藝術展覽上,佩雷看完柯比意的新精神展館後說:「太愚蠢了,這(新精神展館)根本就立不住嘛。它缺少理性的支撐,在建築學意義上它什麽都不是。」這段抨擊顯然有點過分了,之後佩雷也承認他說得言不由衷,但他仍然抱怨說:「柯比意毀了法國建築的優雅傳統。」

佩雷設計的勒·蘭西教堂

1926年,柯比意與佩雷同時報名參加了位於日內瓦的國聯大廈的設計競賽。柯比意的方案得到了評委會的最高分,卻最終因潛規則而沒有被選定為實施方案。但在這裏,柯比意的風頭蓋過了佩雷。

從柯比意在佩雷處當學徒起,20年過去了,師徒二人開始在國際建築舞台上平起平坐,公平競爭。兩人在這之後的日子裏既是職業上的競爭對手,又是學術上的敵對方。在1931年的蘇維埃宮大會堂的國際競賽中,師徒二人都參與了競爭,兩人再一次同時落選。在之後的蘇聯中央合作社的國際競賽中,柯比意的方案中標並得以實施。這一次,柯比意超越了恩師佩雷。

柯比意設計的印度昌迪加爾議會大廈

建築倫理上的差異

從柯比意定居巴黎開展自己的建築設計業務之後,直到二戰以前,柯布與佩雷之間存在長期的學術爭鬥。佩雷始終如一地堅持著他的結構理性主義,並執著地探索著混凝土材料對於古典主義的重新演繹。而柯比意在學術研究與建築設計實踐中不斷地否定自己,不斷地審問自己的建築觀,不懈地探索著新的道路。

首先是不同的建構思想。柯布以佩雷的觀點出發,經過他獨立的審視與實踐的證明進行了揚棄。在佩雷那裏,結構與建造幾乎是建築學的全部。佩雷認為:「建構是建築師的母語,建築師是用建造思考和表達的詩人。」他雖然不會承認建構是建築學的靈魂,但會認為建構是建築學靈魂產生的原因。他在建築中無時無處不將結構明晰地表達出來,就像他說的,「如果結構沒有被很好地表現出來,那建築師就沒有很好地完成他的工作。」在他看來,對於建構的表現是建築學成立的必要條件。

柯比意的多米諾結構體系

在公共建築中,佩雷更自信地表現梁柱結構以向人們表示其建築血統的正統性。在勒·蘭西教堂的設計中,他將壁柱顯現在建築內部,而外墻僅僅是鑲嵌著彩色玻璃的混凝土格構形成的幕墻。在其他一些案例中也可見,佩雷對建構理想的不懈追求。但無論如何這都是在古典建築精神的影響下的創新,雖然混凝土梁柱的建構清晰地表達了力的傳導,但卻忽視了混凝土與眾不同的連續體的特點。

與佩雷執著於梁柱框架體系不同,柯比意從藝術家的角度出發,試圖探尋混凝土建築新的表現力。柯比意並不困擾於結構表達的透徹與真實,在他早期的住宅中努力探索的是空間的魅力,結構是為物所用。他有時試圖將柱子與墻體融為一體,將砌塊磚與細柱齊平,然後用抹灰將它們罩在統一的材質之下,比如在拉羅什住宅中。在早期他一系列的白盒子住宅中,他很少表現成列的柱子,可以說是「惜柱如金」。即使如此,他也盡量避免梁的出現,比如薩伏伊別墅等。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表達幾何形體組合的純凈、抽象和概念化。

柯比意設計的薩伏伊別墅

柯比意設計的馬賽公寓

佩雷在混凝土的探索中堅守了梁柱的體系,而柯比意選擇了墻體與樓板的結構體系,這是導致師徒二人根本不同的原因之一。佩雷選擇梁柱結構決定了他的路子越走越窄,雖然他自己的建築體系越來越臻於完美,但越是這樣就越導致他沒有余地前行。柯比意選擇了墻體與樓板體系,類似古代的羅馬風建築。羅馬風體系屬於砌體的美學建築,雖然在建構上誠實,但卻不僅僅靠建構來成就自己,而是留有余地,透過光線形成的體量感、空間感來打動人。

最後,這是一段兩人的對話,也是關於兩人建築倫理的不同:

佩雷認可的豎式窗(傳統法式長窗)

柯比意: 您這兒的條形窗很漂亮嗎?

佩雷: 哼。

柯比意: 這些年來我一直提倡並捍衛橫向長窗,反復論證其合理性,它是混凝土結溝的必然結果,我相信您會接受它。

佩雷: 你知道我反對橫向長窗,條形窗根本就不能算窗戶;一扇窗戶就是一個人。

柯比意: 眼睛是平視的。

佩雷: 我最討厭全景了。

柯比意: 但橫向長窗能夠照亮側墻從而使整個房間明亮。

佩雷: 你試試畫畫光線的軌跡,你們會發現豎向窗能夠讓光線照得更深。

柯比意: 但如果那樣,窗戶左右都是陰影。

佩雷: 但太陽會轉啊。

柯比意: 那陰影也會跟著轉啊。

柯比意設計的薩伏伊別墅帶形長窗

佩雷在與柯比意爭鬥了近半個世紀後看到了還在施工中的馬賽公寓,震撼之余,他不得不佩服地說,「在法國只有兩個建築師,另一個是柯比意。」當然,還有一個指的是佩雷自己。

附:

柯比意模型展現場

柯比意模型展現場

柯比意模型展由新加坡RT+Q建築事務所策劃及制作建築模型,由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建築系、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評論學術委員會承辦,並得到勒·柯比意基金會的支持。

模型展地點: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B樓一樓展廳,展至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