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人生無偶然,皆為命中定

2024-07-30文化



於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悉心觀察與體悟,便會驚覺,所謂的偶然,實則是大道的精巧安排,是必然的歸宿。誠如古人所雲:「順道者昌,逆道者亡。」此乃人生的不二真諦。唯有順遂大道,方能踏上昌盛與成功的坦途;反之,倘若悖逆大道,必然邁向失敗與淪陷的深淵。故而,順應大道,實乃掌控自身命運的關鍵鎖鑰。



順天道,懷敬畏



在【道德經·第二十章】中,有這般深邃的教誨:「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此語意味綿長。它昭示著,人當心懷敬畏,尤其在歷經中年的風雨,飽嘗人生的起伏跌宕之後,更應如此。人生變幻無常,唯有秉持謙遜謹慎之態,方能規避困境。



一則源自【唐史】的故事,將此理詮釋得淋漓盡致。有一位縣令,為修築祖宗祠堂,決意砍伐山上樹木,卻遭木匠勸阻。木匠言明,過度砍伐將致生態崩壞。然而,縣令置若罔聞,最終祠堂被暴雨沖垮,其官運亦隨之沒落。



人在行事,天在審視。我們的言行,或許能瞞過他人,卻絕難欺瞞上天。故而,我們須心懷敬畏,尊崇天地萬物,待人接物坦誠正直,如此,方能避開災禍,邁向順遂與成功。



順人道,存善念



【道德經·第四十九章】中言道:「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聖賢之士,心懷善念,無論他人為善與否,始終心存善意。真正的善行,發於內心,不圖報酬,乃是大愛的彰顯,亦是高尚品德的外現。



深思其中,人生恰似一場修行,砥礪善心,累積功德。心中點亮一盞明燈,不單照亮他人,亦溫暖自身。古人曾雲:「愛他者自愛,善人得善報。」心存善意,自然福報相隨。



順法道,守良知



【道德經·第七十三章】中講:「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自然法則有條不紊,社會法紀嚴明有序。敬畏自然,乃道德之體現;遵守法規,是良知之所在。法律乃是道德的底線,背離良心,違反法規,不僅會遭受道德的譴責,更將面臨法律的制裁。



相傳,京城有一藥店,店主時常在藥材中摻假,長久未被察覺,因而獲利頗豐。一日,一老嫗服用其藥後,不幸中毒身亡。經查,藥店主在摻假時失手過量,老嫗身體孱弱,遂致中毒殞命。其後果不堪設想,藥店被查封,店主身陷囹圄。



諸事皆有疏漏,行違背良心之事,或許能一時逃脫,但因果迴圈,遲早必遭報應。王陽明曰:「致良知」,眾人皆具良知,能明辨是非,唯有心懷僥幸者,方致大錯。生命短暫,生死無常,唯有忠誠本分,不忘初心,外順法度,內合大道,方為人之至高境界。



【道德經·第十六章】曰:「不知常,妄作兇。」不明大道自然之常理,便會誤入歧途,違背法紀,最終自誤。生活之中,真正的智者,總是順應大道。順天道,則深知敬畏;順人道,則心懷善念;順法道,則守護良知。如此,方能行於大道,得見光明之世界,改變人生之軌跡。余生願你我心中有光,心懷光明,始終保持善良之心,敬畏之心,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