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道德經】第七十七章:以「功成不處」針砭戰國時事

2024-06-13文化

原文: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譯文:

自然的規律,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弦位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弓弦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要把它拉滿一些。

所以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余的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剝奪不足的用來奉養有余的人。

那麽,誰能夠把有余的拿來補給天下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人有所作為而不自持功高,有所成就而不居功自傲,他不願表現出自己的賢能。

解析:

本章揭示「損不足以奉有余」的社會現狀,主要在於針砭當時的社會現象。本章分兩部份來說明:

第一部份,自然界的規律就像拉弓射箭一樣,弦位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弓弦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要把它拉滿一些,所以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余的補給不足的。這是一個形象的比喻,依此來說明任何事情要符合自然的規律才能做好,自然規律在任何地方都是存在的,上天對待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這是上天賦予每一個人的生存條件,希望社會不分高低貴賤,希望人之間相互平等。這在奴隸社會下提出這個觀點是一種非常進步的思想,但這種思想是針對諸侯和貴族們在對百姓不斷奴役的條件下提出來的,並且希望這些貴族們能夠按照這個規律改變自己,依此教導這些諸侯和貴族們。

老子總是希望社會是平等的,統治者和貴族與百姓過一樣的生活,但是這在當時社會條件下是一種渴望。看到當時社會的不公,百姓生活的苦難,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希望貴族將自己的生活標準降低一點,這樣百姓的生活可以提高一點,兩者之間的差距縮小,就符合了自然規律。

提出天下的道理、自然的規律就是相互之間的平等,將多余的減少一下用以彌補不足的。但當時的社會體現的是減少不足的用以供養有余的,社會的貧富差別越來越大,這是不符合自然規律的。

當時的社會狀況我們沒有經歷,僅僅從老子的這句話來看,社會的分配不勻是多麽的嚴重,對於辛苦勞作的百姓其收入是何等少。這在當時可以用生產資料的所有制來說明,因為在當時百姓不占有生產資料,只有貴族才有,不占有生產資料者就僅僅是一個體力勞動者,如何將產出分配是由生產資料的所有者說了算,即貴族想給奴隸們吃飽就是奴隸們的一種榮幸,在生產力很低下的時代怎麽可能把相對多的生產價值分配給他們呢?如果分配給生產者,那他們的享受程度不就降低了嗎?他們怎麽願意降低自己豪華的生活來提高百姓生活呢?如果當年收成低了,生活降低的是百姓;而收成好了,也許會多給予奴隸們一點口糧吧,貴族的生活不會降低的。

這方面有點像我們現在的「007」的工作制度,上「007」班的薪資並不高,而這個企業的利潤並不低是一個道理。

第二部份,既然是這樣,那誰可以用自己的有余來供養天下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到。這裏一方面指的是按照生產資料分配的同時要體現勞動力的價值,這樣那些奴隸們就可以分配到相對多一點的口糧,生活條件相對得到提高。要做到這點內心要具有仁慈的道家思想,自己減少對物質的占有欲,老子把他們提高到了聖人的標準。

既然要達到這個標準的是聖人,那這個聖人的標準是怎麽樣的?「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希望這些聖人們不要對下層寬容了一點就覺得了不起,那樣就不是聖人了。

這個觀點在【道德經】中多次地提出來了,希望這些諸侯和貴族以聖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不要對小老百姓心中懷很多計較,要求他們心胸寬廣一點、做事低調一點,對百姓仁慈一點。對當時社會的弱肉強食、劫貧濟富、壓榨百姓以供養富貴者的做法減少一點,爭取做到有富人多做一些慈善的事情。

這篇文章在針砭當時的時代,以張弓射箭為比喻,提出如何運用力道使這個社會變得相對圓滿。當然這也是對貴族提出的如何來改變這個時代,不要以自己的權力、智謀去壓榨百姓,留給百姓生存的權力,也是給自己留下了富貴的基礎。在當時社會條件下老子提出了非常具有進步的觀點,但這個觀點的實施期也是很長很長呀。

圖片來自於網路,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