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東漢王符【潛夫論】提出哪些治國之策

2023-12-07文化

【潛夫論】是東漢政論家王符的作品,共十卷三十六篇文章。該書以政論內容為主,廣泛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法律、軍事、教育、歷史、思想、文化等多個領域,其中詳實的資料,對於後世了解東漢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王符本人一生專註於該書的創作,但此書在當時不顯於世,直到【隋書·經籍誌】才列入了目錄。

(一)

王符字節信,安定臨涇(今甘肅鎮原)人,東漢政論家、哲學家,從小聰穎好學,有著遠大的理想抱負,但由於「耿介不同於俗」,不屑於求人薦引,以致終身未仕。他生活在東漢中後期,也由此決定了【潛夫論】寫作的特殊歷史背景。這一時期東漢社會土地兼並嚴重,門閥勢力不斷膨脹,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矛盾尖銳,整個國力也逐漸衰弱,而且邊患危機不斷發生。王符由於出身低微得不到舉薦,無法實作治理國家的夢想,但由此成就了他立誌發奮著書,也成就了該書。因「不欲章顯其名」,稱其為【潛夫論】。

【潛夫論】流傳的版本共分為十卷,正文三十五篇,加上【敘錄】一篇,共三十六篇,約二十余萬字。具體篇幅布局包括:卷一為【贊學】【務本】【遏利】【論榮】【賢難】;卷二為【明闇】【考績】【思賢】【本政】【潛嘆】;卷三為【忠貴】【浮侈】【慎微】【實貢】;卷四為【班祿】【述赦】【三式】【愛日】;卷五為【斷訟】【衰制】【勸將】【救邊】【邊議】【實邊】;卷六為【蔔列】【巫列】【相列】;卷七為【夢列】【釋難】;卷八為【交際】【明忠】【本訓】【德化】【五德誌】;卷九為【誌氏姓】;卷十則為附錄。該書不同章節大都是討論治國安民之術的政論文,也有涉及哲學問題。概括起來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主張:重學、務本;重德、尚賢;重法、明刑;重民、救邊。同時進行了三個方面的批判:弊亂之政、澆薄之俗、貪枉之吏。

(二)

王符在書中處處體現了他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因此幾乎所有篇章都有很強的現實指向,其根本目的就是提出具體的國家治理策略,解決當時東漢社會的種種問題。

首先,該書提出了治理者必須具有德才兼備的能力。治理國家不僅僅要有高尚的德行與情操,還應當具備治國之能力。唯有德才兼備,方能治理好國家。【本政】指出:「國家存亡之本、治亂之機,在於明選而已矣」,強調有才能之士對於國家的重要性。但當時東漢社會「以閥閱取士」,這種孝廉舉薦的方式,忽視了人自身的能力大小,而「以族舉德,以位命賢」,結果是「名實不相符,求貢不相稱」。王符認為治國安邦之道就是使用賢才,「尊賢任能,信忠納諫,所以為安也」,也就是說尊重賢人任用能人,信用忠臣接納諍諫,這是安邦定國之道。因此,他提出,「凡南面之大務,莫急於知賢」。指出君主統治國家最緊要的事中,沒有比了解賢才更迫切的了。

他還進一步提出,考核功績是了解賢才的有效途徑。【考績】篇中極力強調君主要「知賢」「用賢」,並提出一套「兼聽」「考功」的任用考核人才辦法,反映了當時社會有誌之士想參與國家政治的強烈要求。在他看來,「大人不考功,則子孫惰而家破窮;官長不考功,則吏怠傲而奸宄興;帝王不考功,則直賢抑而詐偽勝」,認為長輩不考核功績,那麽子孫就會懶惰懈怠而使家庭破敗;上級官員不考核功績,下屬官吏就會怠慢驕傲而生出奸佞亂臣;君主不考核臣下的功績,就會抑制真正的賢才而助長欺詐虛偽之人。

(三)

【潛夫論】沿用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強調「國以民為基」,因此「天以民為心,民之所欲,天必從之」,所以【述赦】認為,「為國者必先知民之所苦,禍之所起」。顯然,【潛夫論】的民本思想與以往有所區別,王符認為,富民乃是富國的基礎,只有百姓都富足起來,國家才能富強。「民富乃可教,學正乃得義」。

【潛夫論】主要是傳承了孔、孟的儒家思想,其中一個表現就是主張農業為本。在【務本】篇中,他講了「重本抑末」:「凡為治之大體,莫善於抑末而務本,莫不善於離本而飾末」。這句話道出了本末在國家治理之間的要務,指出凡是治國的大政方針,沒有比抑制枝節而致力於根本更好的了,沒有比拋開根本而致力於枝節更糟的了。在他看來,務本能夠富民,而富民是國家治理者的目標,「夫為國者以富民為本」,治理國家的人要以富裕百姓為根本大事。

【潛夫論】中的本末主張對傳統儒家的本末論進行了發展。傳統儒學中的本末主要指農業和商業,但王符根據東漢社會變化,在進行本末闡述時已經做了較大區分,更講究治國的策略。他這樣闡述道:「夫富民者,以農桑為本,以遊業為末;百工者,以致用為本,以巧飾為末;商賈者,以通貨為本,以鬻奇為末;三者守本離末則民富,離本守末則民貧,貧則厄而忘善,富則樂而可教。」這段話的意思是,想要讓百姓富足起來,必須把農業蠶桑作為國家的本業,把工商業作為末業;各類工匠,要以致力於生產實用器物為本業,以生產精巧裝飾品為末業;商人,要以流通貨物為本業,以販賣珍奇異物為末業。這三個方面,只要抓住本業而舍棄末業,百姓就能富足,拋開本業而專心於末業,百姓就會貧困,貧窮了就會處境困難進而忘記良善,富足了就會快樂進而願意接受教導。這段話清楚地表明了王符從三個維度闡述了「本」與「末」的關系,而不再是簡單地歸為農業與商業區別。第一個層面,他從總體上把農視為本,遊為末;第二個層面,把「工」也一分為二,致用為本,巧飾為末;第三個層面,把「商」也一分為二,通貨為本,鬻奇為末。顯然,這種主張是要求國家治理者采取更加靈活的社會經濟發展策略,「為政者,明督工商,勿使淫偽;困辱遊業,勿使擅利;寬假本農」。表述了治理國家的人,要嚴明督查手工業、商業,不要使他們弄虛作假;抑制副業末事,不要使他們輕易獲利;要為農業提供便利條件,那麽百姓就會富足,國家就會太平。

(四)

【潛夫論】對東漢時期社會上盛行的迷信思想展開了批判。當時由於社會風氣的原因,東漢社會上出現了相信鬼神迷信的思想,甚至在患病後不去醫治,信賴巫婆而不去醫治。該書在【巫列】【蔔列】等章節中專門強調了天人關系和鬼神的問題。王符在書中提出:「凡人吉兇,以行為主,以命為決。行者,己之質也;命者,天之制也。」人的吉兇禍福,是由自己的行為作為主宰,由自己的命運作為決斷,從而表現出天命與人為的二元論傾向。王符在書中還提出「智者守其正道,而不近於淫鬼」,聰敏的人堅守正道,而不去近於鬼神。【潛夫論】的【浮侈】章中直接指出了東漢迷信思想盛行的根源在於統治者,其目的就是為「欺誣細民,熒惑百姓」,以維持其政權。

在反對迷信的同時,【潛夫論】用較多篇幅談了學習對增進修養、智慧的作用,對個人與國家的重要性。他認為,「天地之所貴者人也,聖人之所尚者義也,德義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學問也」。指出天地所貴重的是人,聖人所崇尚的是義,品德道義成就的是智慧,聰明睿智所要追求的是學問。學問成就了品德道義以及具有道義的聖人。這種個人學問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後天不斷學習才能實作。王符認為,「雖有至聖,不生而知;雖有至材,不生而能」。這句話表明,即使再有才華的人,也需要後天努力學習才能獲得成就。王符在論著中進一步指出需要學習的具體內容,他說:「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顯然,王符指出了作為有識之士學習古代聖賢著作的必要性。而且這種學習還需要做到持之以恒,「學進於振而廢於窮」,學問因發奮努力而有所長進,因懈怠松弛而荒廢。在王符看來,「凡欲顯勛績揚光烈者,莫良於學矣」,人如果想要顯耀功勛業績、傳揚光輝事業,再沒有比學習更好的途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