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只靠藝術無法真正改變這個世界」:與湯瑪斯·莎拉切諾在北京相遇

2024-05-21文化

湯瑪斯·莎拉切諾,【演算法·韻律】(2023),「湯瑪斯·莎拉切諾:共生」展覽現場,紅磚美術館,2024年

來自阿根廷、現工作於柏林的藝術家湯瑪斯·莎拉切諾(Tomás Saraceno)總是以身體力行的實踐去檢驗不同尋常的設想,跨越藝術與科學的溝壑去拓寬固有的認知邊界。正如他所涉獵的跨學科知識,莎拉切諾並不將身份拘泥於某個特定的稱謂——建築師、生態藝術家、環保主義者、烏托邦的實踐者……對於外界定義的標簽,莎拉切諾在接受【藝術新聞】的采訪時不置可否——不限於某個身份的界定,在類別不同的領域間穿梭,「遊動」早已成為常態。

馬克西米利亞諾·萊納、湯瑪斯·莎拉切諾,【與Pacha一起,飛入Aerocene】(靜幀),2017-2023年 編劇/克勞迪婭·阿博夫、湯瑪斯·莎拉切諾、約西·哈維裏奧 Aerocene基金會 由Aerocene、斯利納斯格蘭德斯和瓜亞塔約克瀉湖的原住民社群提供

莎拉切諾於1973年生於阿根廷圖庫曼市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從事科學工作。幼年時,由於國內形勢所迫,莎拉切諾隨家人前往義大利生活,少年時代又隨著局勢的穩定隨全家返回故土。在考入阿根辛布宜諾斯伊利斯國立大學建築系學習後,莎拉切諾又獲得國家高等美術學院和德國法蘭克福現代藝術學院研究生學位。家庭的熏陶、多元文化的成長背景以及跨學科的研修均成為其日後創作的養分。他不斷提出帶問號的設想——「如何…才能?」,將講究精確性的科學手段與天馬行空的藝術思維結合,在無畏的實踐中驗證理念。二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莎拉切諾透過與當地社群、科研人員和世界各地的機構合作,在知識在特定情況/場域下生產出來的認知中,尋求人類、技術和生物多樣性之間更加平等的平衡。

湯瑪斯·莎拉切諾,【關註之網】,「湯瑪斯·莎拉切諾:共生」展覽現場,紅磚美術館,2024年

今年三月,湯瑪斯·莎拉切諾的大型個展「共生」在北京紅磚美術館開幕。這場歷時近五個月的展覽展出了莎拉切諾多件裝置、影像及紙上作品,延續著他對這個世界持續的追問:「在生態動蕩的時代,人類亟需如何改革和調整才能繼續棲居於我們共同的星球」?

進入莎拉切諾的作品之旅,需要我們在已有的累積上步入建築學、工程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航空學交叉的世界,找到它們與人類生活千絲萬縷的關系。蜘蛛網—聯結,太陽—動能,空氣—呼吸,這些與莎拉切諾實踐有關的物質與行為,正是其對超越人類中心主義、跨物種互惠共存的永續發展模式的竭力探索,其背後是作為地球公民對人與自然萬物「共生」的樸素訴求。

藝術家湯瑪斯·莎拉切諾

聯結:重新編織現實與認知之網

「只靠藝術自身這一個領域和學科無法真正改變這個世界。藝術家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域,與這個世界合作,共同去改善我們生活的地方。」 ——莎拉切諾的許多雕塑與裝置呈現出縝密而繁復的網狀結構,它們正是為了聯結而設計,是其對「與世界合作」這一主張的具象闡釋。

湯瑪斯·莎拉切諾,【阿拉克涅的手織斑社會性船底座星+蜘蛛/網狀地圖:由一具桔雲斑蛛 5 周織成】,(2022),「湯瑪斯·莎拉切諾:共生」展覽現場,紅磚美術館,2024年

曾出現於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2009)和巴黎東京宮的大型個展「ON AIR」 (2018)的裝置【演算法·韻律】(Algo-r(h)i(y)thms)在紅磚美術館的亮相是迄今為止尺寸最大的一次呈現。密布的線條交叉貫穿,從中心到四方,勾連為巨大的網。穿行於其中的觀眾對「弦」的每次有意或無意觸碰都將觸發空間的律動,即時的隨機性使作品始終處於一種微妙的動態中。作品構思基於這樣一個常識——視力微弱的蜘蛛透過發送與接收震動感知世界,蛛網成為傳輸資訊的工具。莎拉切諾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他正在計劃將這些震動之音采集並錄制成專輯,屆時,素不相識的觀眾將透過對同一張網的觸碰而再次被聚合在一起,在偶然的無主題變奏中共棲。

莎拉切諾對蜘蛛的最初興趣要追溯到他與家人客居義大利的時光。和許多喜歡在屋頂上發現天機的兒童一樣,年幼的莎拉切諾常爬到少有人去的閣樓頂消磨時間。陽光透過百葉窗與灰塵照在蜘蛛網上,屋頂的場景如不易甩脫的蛛網般粘存在他的腦海裏。「從小到大,永遠存在。」他強調。而偶然得知天體物理學家建模時對蛛網的參照更加固了鮮活的記憶和興趣。

「湯瑪斯·莎拉切諾:共生」展覽現場,紅磚美術館,2024年

真正的蛛網藏在由毫不相關聯的蜘蛛種類相互交織共生而形成的三維雕塑群【關註之網】(2024)裏。這些連綿起伏的蛛網收集自紅磚美術館及其周邊空間。透明器皿中的蛛絲在燈光下顯得別有意味,觀眾得以近距離觀察它們的千姿百態,這不僅激發了人們對物種間交流的想象,也細致展示了藝術家的靈感之源。

在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實施目標時,莎拉切諾也會回頭從古老的智慧中尋求參照。在不同的文化想象裏,蜘蛛這一在地球上存在了3.8億年的小生物被賦予了神秘的意味和充足的文化期待——它扮演先知的角色,掌握著宇宙的秘密。在非洲喀麥隆,人們會使用活體蜘蛛進行占蔔,並按照它的指示去執行事件。在中國,蜘蛛網的形狀如八卦陣般復雜玄奧。【宇宙如何陷入蛛網?】(2022)展現了莎拉切諾發明的一種創新技術,透過三維掃描數位化重構蜘蛛網的結構。雷射平面雙向切割蛛網,使其隱秘的結構被細致地解剖出來,黑色背景下若隱若現的紅色影像散發出魔幻的氣息。源自蜘蛛的古老智慧成為今日的參照,先知的預言常與危機相伴,對預測未來的嘗試是為了規避風險。

湯瑪斯·莎拉切諾,【宇宙如何陷入蛛網?】(2022),「湯瑪斯·莎拉切諾:共生」展覽現場,紅磚美術館,2024年

「飛翔的一小步,改變的一大步」 當向何處邁步?

盡管工作室在柏林,但莎拉切諾的簡歷以戲謔的方式這樣描述其現居地:生活並工作於地球內外。這一有關自由的遐想正是對他飛翔之夢的浪漫概括。當人類在挖掘地球資源的路上狂奔時,他將視野投向宇宙,「阿姆斯壯在月球漫步時說‘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也許我們應當自省的問題是:我們究竟應當向何處邁步?」二十多年的實踐裏,莎拉切諾啟動了多個開源的、集體協作和跨學科的計畫,包括太陽能航空博物館(Museo Aero Solar,2007年-)、Aerocene基金會(Aerocene Foundation,2015-)等,旨在重新思考大氣層共建,建立一個無碳排放的社會,實作生態-社會正義。

湯瑪斯·莎拉切諾,【Aeroke】(2023),「湯瑪斯·莎拉切諾:共生」展覽現場,紅磚美術館,2024年

在紅磚美術館入口處下沈圓廳的懸浮雕塑,透明的鏡面表層映照著駐足的觀眾。這個直徑六米、名為【Aeroke】(2023)的圓形球體在莎拉切諾早期關於紅外放射線氣球的研究中扮演著活躍的角色。2012年在巴黎的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擔任駐地藝術家時,它們被發射到空中,為擺脫化石燃料的永續人類飛行技術指明了道路,鼓舞人類以全新的方式移動行進。在實際套用中,其特殊的材料能夠控制和保持球體內部溫度,適當吸收地球在一天當中積累的太陽熱能。實際上,在2007年啟動的太陽能航空博物館計劃裏,莎拉切諾就用從各地收集的廢棄塑膠袋制成太陽能氣球,研究如何改善飛行效能。

面對氣候變遷引發的能源危機和地區間的不平等,更為直接地呼籲在航空太陽能雕塑「Aerocene Pacha」及由其引導的活動中得以貫徹。「Aerocene Pacha」的名稱由來是藝術家2015年創立的跨學科國際社群Aerocene和印加文明萊恩第斯人所崇敬的大地之母(Pachamama)一詞的結合。基於故鄉阿根廷的地理和歷史境況,他主導的飛行計畫為守護山川河流的原住民進行勇敢的發聲。

2020年1月28日,阿根廷胡胡伊省格蘭德斯大鹽湖,天地開闊。在各地前來的支持者以及原住民的見證下,女駕駛員萊蒂西亞·馬奎茲(Leticia Marquez)帶著當地居民寫下的「水和生命比鋰更有價值」的資訊,透過Aerocene Pacha成功飛行。蒼穹之下大地之上,印加文明尊崇的太陽庇護著它的子孫。此次升空僅憑太陽和空氣,完全擺脫了化石燃料、電池、鋰、氦和氫,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永續性的飛行,創下了32項世界記錄。

2023年1月,人們再次相聚,用行動爭取本就屬於自己的權益,抗議新殖民主義對本土資源的榨取。「Aerocene Pacha」承載了南方地區人民對家園的捍衛力量,敢於冒險的激情,合力協作的情誼與相互之間的信任,由此也激發了一個新的討論:在全球能源轉型的行程中,如何做到真正的公正過渡?答案還在探索,帕查計畫也在繼續。影片【與Pacha一起,飛入Aerocene】(Fly With Pacha, into the Aerocene)長期記錄了該計畫每一次翺翔的努力。

看見空氣,拿回我們的呼吸權

湯瑪斯·莎拉切諾,【顆粒物(質)】(2021),「湯瑪斯·莎拉切諾:共生」展覽現場,紅磚美術館,2024年

莎拉切諾機敏捕捉著陽光、空氣、水,包括隨時隨地、此時此刻就在穿透我們身體的宇宙射線,賦予無形的物質以形式,探索維持地球生命體的基本要素的奧秘。2021年,他用攝影機即時記錄了顆粒在空氣中傳播的位置和速度,成為作品【顆粒物(質)】。經過塵埃光束的參觀者的一舉一動影響著顆粒們的運動軌跡和「質地」。倘若關閉光源,人們卻又很難不發出「何處惹塵埃」的疑惑。這部簡潔明了卻極具警示性的情境式作品,以透過將日常空氣異化的方式,讓觀眾清晰看到賴以生存的瓦斯中漂浮物的真實狀態,改善環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近在眼前。

湯瑪斯·莎拉切諾,【我們並非呼吸同樣的空氣】,墨爾本博士山,2022年

「湯瑪斯·莎拉切諾:共生」展覽現場,紅磚美術館,2024年

安全暢通地呼吸是生命的基本權,但同一個地球上,連呼吸也有好壞之分。汙染顆粒悄悄執行,PM2.5值關乎健康。【我們並非呼吸同樣的空氣】(2022)再次從視覺上強化了顆粒物的存在。經機器過濾的顆粒物在濾紙上形成從黑到灰深淺不一的點,墨非真墨。如題目所示,作品揭示了呼吸權利不平等的現實,這背後是空間、種族、政治、社會因素的作祟。

與生態環境變化有關的「雲之城」系列在世界多地出現。建築與藝術的背景賦予莎拉切諾駕馭結構的能力和審美的趣味,令其作品在啟發人們思考深刻議題的同時,也能夠提供愉悅的視覺體驗。2017年,在受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之約所做的【纏結的軌域】中,一簇簇彩虹色的模組組合懸置在類似「蜘蛛網」的細網中,靈韻乍現。2023年,倫敦蛇形畫廊個展上的【雲之城:空間物種和其他】,以積雨雲為靈感的模組為展廳和花園增添了躍動的色彩。

「湯瑪斯·莎拉切諾:共生」展覽現場,紅磚美術館,2024年

走出舒適區,實作另一個未來

「形勢刻不容緩,向中國觀眾發出一個迫切的邀請,邀請我們透過一種震顫的語言去適應共棲的、詩意的未來——一切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相伴相生,互利互惠。」置身於北京的個展,莎拉切諾表示期待展覽能夠帶動觀眾感受到聯系的重要性,每個人與他人、與萬物的命運與共。訪談中,他多次使用「聯系」一詞強調創作初衷,無論「網」的衍生還是Aerocene社群的延伸都接近於這樣一種願景。莎拉切諾說,他很高興在北京看到許多人騎自由車通行。就如在美術館內外收集蜘蛛網一樣,具體而微的行動因與生活息息相關而不可小覷,在長期堅持和共生精神的推動下,必將重新編織現實與認知,凝成推動變革的力量,給予生命和地球以關照。

「湯瑪斯·莎拉切諾:共生」展覽現場,紅磚美術館,2024年

「湯瑪斯·莎拉切諾:共生」展覽現場,紅磚美術館,2024年

「用生態術語來描述,新經濟的地貌是崎嶇的,放眼望去,滿是海灣,懸崖,峭壁。有些道路走不通,有些道路通往虛假的繁榮,有些道路中間出現巨大的斷裂。」未來學家凱文·凱利(Kevin Kelly)在【新經濟新規則】一書中寫道。在合作舉步維艱的當今,莎拉切諾的「共生」呼籲顯得迫切可貴。他以結合科學原理和藝術浪漫的實踐提醒我們去關註空氣、水、生命、社群,串聯起平等的對話;去承擔無法逃避的責任,正視生態危機與矛盾裂痕,去為未來探尋多元的出路。

*若無特殊標註,本文圖片來自

藝術家、紅磚美術館、

紐約/洛杉磯譚雅·博納達畫廊、柏林紐格赫姆施尼德畫廊

-

湯瑪斯·莎拉切諾:共生

Tomás Saraceno

Complementarities

北京紅磚美術館

展至8月18日

(文章來源於藝術新聞中文版)

版權聲明:【除原創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份文章或文章部份參照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系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路創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