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今年春分不一般,老人說有3個不同之處,有啥說法?早看早知道

2024-03-17文化

馬上就要迎來24節氣中第四個節氣,也就是在這周的星期三,陽歷的3月20日交春分節氣了。

春分作為春季的中分點,同時也是晝夜均分的日子,在這一天開始農民也開始春耕、春管和春種了。

然而,今年的春分節氣似乎更加不一般,老人們說它是多年難得一遇的,並且還概括有三大不同之處。你知道是什麽嗎?早看早知道!

①今年春分節氣的第一個不同之處——它落在了農歷的二月十一日,也就是春分在月中旬。

而春分節氣也一般都是在農歷的中旬,其中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就有類似的記載:「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

不過也是因為它是在農歷二月份的中旬,在民間就有一種說法:「春分在頭,熱死老牛;春分在中,六月穿襖。」說的是春分節氣在不同的時間段,對後面夏季的炎熱程度也有預測,比如是在月份的上旬,那麽預示著夏季很熱。而是在月中旬,這樣六月就不會太熱。

這樣的預測,讓人們對即將到來的夏天充滿了期待與好奇。與此同時,【地母經】中也提到了今年春夏季節的氣候特點:「春夏遭淹沒,秋冬流不通。」

這句話就和前面一句相對應了,也是在告訴我們,今年春季和夏季的雨水會很多。雨水充沛,自然能夠滋潤大地,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

而一般夏季雨水多,氣溫相對較低。這樣的天氣,對於農民朋友來說,無疑是一個好訊息,預示著今年的收成將會十分可觀。

②再來看看今年春分節氣的第二個不同之處:是社後春,也就是春分節氣是在春社日之後。

春社,是中國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通常在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舉行。而今年的春社日是在3月15日,春分則是在3月20日,因此今年的春分節氣是在春社日之後。

關於「社後春」,在民間也有不少說法,其中就有句諺語流傳 很廣:「社在春分前,必定是豐年;社在春分後,窮人愁上頭。」

這句話說的是春社在春分前,那麽預示著後面是豐收年。而春社在春分後,收成就不好。而2024年立春是在春社後,這是個好訊息,意味著將會是一個豐收年。

為什麽春社日在春分前會預示著豐收呢?這是因為在古代,人們認為土地神是掌管農作物生長的神靈,因此在春社日祭祀土地神,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當春社日在春分前時,農作物的生長自然會更加順利,收成也會更加可觀。

③今年春分節氣的第三個不同之處:它恰好落在了農歷的二月十一日,這天是「楊公十三忌日」。

楊公十三忌日是中國民間被認為是擇日的大忌。在古老的黃歷中,二月十一日是「楊公十三忌日」之一。

楊公忌日,相傳是唐代風水宗師楊筠松所訂定的十三個「忌日」,據說在忌日裏做事常常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是諸事不宜的日子。

因此,在這樣的日子裏,人們通常不會選擇來結婚、喬遷、動土或遠行等重要事項。所以大家如果打算在這個日子辦大事,就要盡量避開了。

雖然這樣的說法在現代看來可能有些迷信,但它卻反映了古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謹慎。

在古代,人們的生活與自然息息相關,因此對自然的敬畏和順應是非常重要的。而楊公忌日,也許就是古人根據長期的觀察和經驗總結出來的一種順應自然的方式。

雖然現代社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我們對自然的敬畏和順應之心,卻應該一直保持下去。

另外在春分節氣當天,也有一些傳統習俗的,比如立蛋的習俗現在也很流行,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習俗。民俗說「春分到,蛋兒俏」,傳說在這一天的雞蛋最容易被立起來。

另外在春分節氣後還有祭祖的習俗,據【禮記】記載「祭日於壇」,之後這一習俗就在歷代相傳下來。」在明清兩代的時候,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在春分節氣當天在日壇祭祀大明神(太陽)。而在民間也有從春分節氣後開始掃墓、祭祖的傳統了。

除此以外,在春分節氣還有吃春菜、踏青等習俗。#圖文萬粉激勵計劃#在你的家鄉春分還有哪些習俗呢?也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