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我發現,只有能量很高的人,才愛發朋友圈

2024-07-05情感

嗨,你好呀,我是菲菲~

前兩天周末難得休息,我翻了自己過去一年的朋友圈,發現有幾個月頻繁更新。

最近倆月卻記錄寥寥,有的時候連著一周也沒有發過任何東西。

仔細回想,頻繁發圈的那幾個月,我的生活過得非常精彩,每天都有換著花樣的經歷要分享。

當時想的是「我好開心呀,這一刻非常值得記錄,分享出來,讓大家也分享我的快樂。」

而沒有記錄的最近這段時間,我沈迷工作,每天加完班只想倒頭就睡,覺得生活平淡無奇,沒什麽好分享的。

漸漸地,我發現發朋友圈也是需要心力和能量的。

1

朋友圈是能量場

我發現,好像開心和新鮮的東西自己會產生能量,尋找地方作為出口,而發朋友圈就是一個很好的渠道。

所以我覺得愛發朋友圈的人都是能量很高的人,能量充沛高昂。

因為能量自己長腳了,需要跑、需要跳,展示就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我朋友圈裏有很多做自媒體的前輩,做服裝、首飾設計的創業者,他們的能量和工作生活是連貫一體的,每天都在流轉和累積。

正是因為這些積極的正能量指數高到已經無法被抑制和隱藏,所以它們外溢而出,成為朋友圈的記錄。

這些朋友圈動態也是他們創作人生的衍生產品。

朋友圈就是一個能量場,我們可以讓自己的能量住進去。

2

卸掉朋友圈的人設包袱

以前每次發條朋友圈前,我會左思右想,「別人會怎麽看我」,「這麽發會不會顯得我太炫耀了?」,「屁大點兒事都要分享, 會不會讓我看起來很沒見識。」

有段時間,我甚至不敢發朋友圈,也不想讓別人了解我、走近我。

擔心自己發出去的朋友圈,沒有收到點贊互動,是因為自己被他人暗地裏冷落、嘲諷,內心無比失落。

但自從我開始隨心地在朋友圈分享我的日常、我的見解,展示我的價值觀和興趣愛好,分享學習和成長,我收到了很多的有效反饋。

有同齡人的喜歡和同頻共振,有行業前輩的認可、鼓勵和建議。

原來,過去思前想後的精神內耗都是我給自己樹立的「假想敵」和人設包袱。

分享不等於炫耀,不分享更不代表「過得差」。

現在的我,無論發不發朋友圈,都完全不會再揣測別人的看法,只是單純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能量。

3

朋友圈為自己而發

特別喜歡史鐵生說過的一句話:「且視他人之疑目如盞盞鬼火,大膽地去走自己的夜路。」

朋友圈的最終訪客只有自己,一明白這個道理,他人的互動和看法就沒有那麽重要。

現在我的工作越來越忙碌,我正在嘗試做一個只發不刷的人,休息的間隙還是會刷,但是頻率和時長都少了很多。

其實我們無需糾結朋友圈的發與不發,關鍵的是在表達的過程當中,你是否感受到能量釋放的快樂。

至於別人怎麽看,那是他們的事了,這就是「課題分離」教會我的思維。

越是能量高,內心豐盈的人,越愛發朋友圈,也隨著自己的心去發。

願我的讀者朋友們都能讓自己的能量自由地流動和表達!

- End -

*圖片cr:插畫師sayu.go,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