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自熱米飯用的是什麽米?來看專業解答→

2024-03-01美食

自熱米飯在受到不少人追捧的同時

也遭到不少質疑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日前

對50余位消費者進行的

一次網上微調查顯示

26%的受訪者表示

這些大米長得有點兒讓人「不太放心」

自熱米飯裏的大米

到底是不是真大米?

其配料安全嗎?

來看記者調查

自熱米飯成超市「網紅」商品 。李建/攝

自熱米飯為啥要用再制米?

很多人認為自熱米飯裏的「米」不是「真大米」,這其實是個誤解。應該說,它不是傳統大米,而是經過加工「改造」的「熟大米」。

科信食品與健康資訊交流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館員阮光鋒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大米主要成分是澱粉,米飯煮熟的過程,其實是澱粉的糊化過程。生大米煮熟時間比較長,家庭中即使用高壓電飯鍋,燜熟一鍋飯也得20多分鐘。

目前,自熱米飯主要有三種方式:

一種是將大米碾碎,然後加入澱粉等再擠壓熟化,接著再「重組」成米飯粒。這種經過處理的米,又叫重組大米或再制大米。食用時,利用水袋和發熱包反應產生的熱量,5到10分鐘就能完成糊化。

第二種是將大米蒸煮後再幹燥。煮熟後將它快速脫水,能讓糊化的澱粉分子結構更穩定,防止澱粉老化回生,也能快速煮熟,跟泡麵是一樣的道理。

第三種是無菌米飯,米飯煮熟後殺菌後密封保存,吃的時候,放微波爐裏加熱2分鐘就可以。

自熱米飯中容易被懷疑是「科技+狠活兒」的,主要還是再制大米米飯。微調查顯示,26%的受訪者表示,有些自熱米飯的大米長得有點兒讓人「不太放心」。

阮光鋒解釋說,天然大米呈不透明或半透明的白色,大米胚芽精加工後脫落,米粒上會留下一個缺口;而再制大米透過機器統一成型,兩頭都是圓的。同時,其生產過程中的高溫,導致大米中澱粉凝膠化,呈現多孔透明狀態,加上後續的拋光,所以看起來亮晶晶的。

再制大米為何要添加

很多「非大米」成分?

微調查顯示,雖然大約70%的受訪者基於節省時間或方便快捷的考慮過消費自熱米飯,但這些受訪者中仍有35%的人擔心配料表上標註的各種添加物的安全性。

消費者對自熱米飯再制大米添加成分的認知情況表(制表:李建)

事實上,自熱米飯中添加「非大米」成分,主要還是為了保證食物品質的穩定性,同時最大程度「還原」天然大米的口感。

阮光鋒分析說,磨碎重組的大米會損失一定的維生素,在口感、香味上與天然大米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很多人因此感覺自熱米飯沒嚼勁、不夠香。

有些品牌為還原大米本來的口感,選擇在再制大米中添加食用玉米澱粉、馬鈴薯粉、魔芋精粉等。也有些品牌為增加再制大米中的膳食纖維或營養成分,選擇往裏面再添加些南瓜、紅薯等的成分。

至於配料表中的單/雙甘油脂肪酸酯、磷酸二氫鈣,則是常見的食品添加物。其中,單/雙甘油脂肪酸酯是一種廣泛使用的乳化劑(GB 2760-2014),常見於餅乾、糕點、麵包等食品中。它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也能讓擠壓形成的米粒表面更光滑;磷酸二氫鈣主要用作食品的膨松劑、保水劑(GB 1886.333-2021),屬於食物穩定劑,它可以改善食品的黏著力和持水性,也常見於米面制品。

根據現有國家標準,上述兩種添加劑屬於「可在各類食品中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的食品添加物」,同時也並未禁止在「工程米」「重組米」中添加,合理使用不會有食品安全問題。

阮光鋒分析認為,部份消費者對再制米的擔憂或誤解,一定程度上可能與產品本身缺乏相關標準和商家行銷過程中的宣傳有關。目前,國家尚無相關標準要求生產企業在配料表中註明產品中的米飯到底是「天然大米」還是經過擠壓重組的再制大米,某些品牌宣傳自身是「五常大米」「泰國香米」,但實際上卻只是以這些大米為原料加工的「人造米」,導致消費者食用後產生誤解。

從營養安全的角度來說,再制大米的「重組工藝」本身不存在任何安全隱患,再制大米中合法添加的「非大米」成分,其實也無須擔心。相反,有些再制米因為改善口感等方面考量添加的南瓜、紅薯等,一定程度上可能還能彌補精制米的缺陷。

自熱米飯可以

經常吃、天天吃嗎?

微調查顯示,大約20%的受訪者則認為「自熱米飯」不夠新鮮且營養單一不利於健康。

消費者選擇自熱米飯時的顧慮有哪些?李建/制表

阮光鋒分析認為,再制大米經過浸泡、高溫以及磨碎重組的等,的確會損失一部份維生素如B族維生素等,但它的營養成分不會因此和精制大米相差很多。事實上,在從糙米碾壓得到精制白米過程中,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已經大量損失,而由精制米到再制米過程中損失的營養,還不至於讓再制米跟精白米產生本質上的差別。

當然,很多自熱米飯中除了大米,還有各種高鹽、高油的預制菜肴,而這些很有可能導致人們每天從食物中攝取的油鹽超標,長期食用確實不利身體健康。因此,食用自熱米飯時,建議多搭配些果蔬類食品。

此外,一些需要控制血糖的特殊人群也需要註意適當控制食用自熱米飯的頻次。

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記者/李建

來源: 中國消費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