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額爾瑾:作為東北菜裏無可撼動的「扛把子」,鍋包肉的歷史可不簡單

2024-07-05美食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額爾瑾】
作為地道的東北人,最近「吉林市擬組建鍋包肉辦公室」這一話題像一記炸雷,直接點燃了我的「相親相愛一家人」親友群……
出門在外,吃過不少東北菜館,不過幾乎每個東北人都知道,評判一家東北餐館的地道程度,無需過分留意招牌的醒目程度,也不必細究老板娘與員工的鄉音濃淡,關鍵在於品嘗其招牌佳肴——鍋包肉,這道菜如同試金石,能精準反映出廚師技藝的正宗與精湛。
鍋包肉的前世傳奇
鍋包肉這道菜的起源,真是眾說紛紜。就東北來說,黑吉遼每個省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
黑龍江的兩種起源傳說,其一聚焦於「濱江膳祖」鄭興文,這位光緒年間的烹飪大師,於1907年在哈爾濱道台府尹杜學贏麾下擔任主廚時,巧妙地將傳統鹹鮮「焦炒肉片」轉變為酸甜新風味,命名為「鍋爆肉」,後因洋人發音的趣味,演變成了「鍋包肉」。
另一版本則提及清朝末年的王福來,他在哈爾濱經營餐館之際,應大客戶之邀,匠心獨運地創制了這道菜,並親自命名。
遼寧方面,關於鍋包肉的起源同樣存在分歧。一種說法歸功於沈陽名廚王善才,他在偽滿時期對地方小吃「燜烤肉片」進行了大膽革新,融入了番茄醬等調料,從而誕生了鍋包肉。
而另一種觀點則強調奉天廚師周富根對醬汁的獨特貢獻,使得番茄醬成為遼寧鍋包肉獨樹一幟的標誌。無論哪種說法,遼寧鍋包肉以其獨特的番茄醬風味,在眾多版本中脫穎而出。
吉林的起源說則更為古老,追溯至清道光元年(1821年),吉林富春園飯莊的招牌佳肴「辣瓦肉香」。這道菜以薄大肉片炸至金黃如琉璃瓦,烹飪技法與鍋包肉異曲同工,口味同樣酸甜,但略帶一絲幹辣椒的微辣。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出於滿族祭祖活動及官方外交的需要,菜品逐漸去除了辣味,更加傾向於酸甜口味,最終演變成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鍋包肉」。
在吉林省吉林市舉辦的一場世界鍋包肉大賽
區區一道菜,背後的歷史卻這麽不簡單,光是來源就有這麽多說法。反而從側面印證了,在當時那個年代,東三省之間的美食一直在不斷融合與變遷中。
不過學術界多認同的說法則是哈爾濱的鄭興文版本。
光緒年間的哈爾濱,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的國際都會,中央大街洋樓林立,異邦友人往來頻繁。濱江關道,哈爾濱之行政核心,常設宴款待遠方來客,尤以俄國貴賓為多。
名廚鄭興文,旗籍出身,師承恭王府,擅京魯佳肴,尤以焦燒肉條聞名京華,此菜精選瘦肉,掛糊炸烹,外脆內嫩,鹹鮮誘人。
1907年,鄭興文踏上了仕途之路,憑借其卓越的烹飪技藝被委以江關道的膳長一職。這一任命標誌著鄭興文正式開啟了他在官府廚房中的輝煌生涯。
起初,鄭興文是為迎合其俄羅斯夫人的口味——其夫人偏愛傳統京味焦炒肉片外焦裏嫩的口感,卻對原味的鹹鮮不甚滿意。於是鄭興文專為她烹製,將鹹鮮風味轉變為酸甜,並巧妙融入水果元素。此後,這道改良菜品在哈爾濱道台府的宴席上大放異彩。
鄭興文
1910年末,哈爾濱遭遇了一場空前鼠疫,波及廣泛,生靈塗炭。幸得留洋博士伍連德臨危受命,歷經數月無抗生素條件下的艱苦奮戰,終克時艱。為彰其功,清政府於次年春在沈陽舉辦「萬國鼠疫研究會」,授予伍連德「鼠疫鬥士」之譽。
就在這次會上,鄭興文作為主廚,其廚藝備受矚目,尤其是那道鍋包肉,融合了中西風味,深得外國賓客喜愛,尤其是俄羅斯人,每至道台府必點此菜。
然而,一開始上這道菜的時候還出了一點岔子。由於出鍋後未能及時品嘗,原本外脆內嫩、酸甜適中的鍋包肉逐漸失去了其誘人的風味,從而遭到了食客們的忽視。
面對此景,鄭興文匠心獨運,決定將原有的「烹汁」技法革新為「溜汁」工藝,並巧妙地添入番茄醬,此舉不僅讓鍋包肉的色澤更加誘人,即便久置,其風味亦能持久保鮮,不失鮮美。改良後的這道菜總算得到了食客們的認可,進而走紅。
鄭興文初將此佳肴命名為「鍋爆肉」,意在區分於傳統京菜。然因俄語中「爆」音近「包」,久而久之,此菜便以「鍋包肉」之名流傳開來,成為哈爾濱乃至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一道獨特風景。
鄭興文所創鍋包肉,不僅令清政府在國際場合增光添彩,更榮獲「濱江膳祖」之譽,此稱號象征著他作為哈爾濱(古稱濱江)餐飲文化奠基人的崇高地位。
濱江之名,源自濱江關道衙門,即世人熟知的道台府,它標誌著以哈爾濱為核心的黑龍江及鄰近吉林地區的地域身份。鄭興文憑借精選食材、精湛技藝,以及對中原與西方風味的巧妙融合,引領了一場以哈爾濱為中心的餐飲革命,官府宴席中中西美食並置,開啟了東北地區飲食文化「中西合璧,南北交融」的新篇章。
隨後,清政府為表彰鄭興文在餐飲領域的卓越貢獻,又命當時書法家沈增值書寫「濱江膳祖」金字匾,贈予了鄭興文。
1922年,鄭興文卸任道台府廚師之職,其子鄭義林接過衣缽,於哈爾濱埠頭區俄國街中國十道街(今道裏區西十道街)創立「老廚家」,標誌著鄭氏廚藝的民間傳承與發揚光大。
老廚家以顧客為中心,靈活客製菜肴,尤其是以鍋包肉為代表的濱江官膳佳肴,其獨特的中西結合、南北交融風味,迅速成為哈爾濱地方菜的重要支柱。
1909年鄭興文與家人的合影,右二站者為48歲的鄭興文,方桌右側坐者為其父鄭明泉,方桌前的小孩為第二代掌門人時年5歲的鄭義林。
此時鍋包肉這道佳肴,其影響力逐漸從官府宴席滲透到尋常百姓家,實作了從官方到民間的廣泛傳播。
基於東北地區民眾獨特的飲食偏好與習慣,鄭義再次對鍋包肉的制作工藝進行了精妙的改良。此番調整中,鍋包肉這一傳統名菜的名字得以保留,而其中的時令水果配料則被剔除,轉而加入了姜絲、蔥絲與香菜這些提味增香的食材,保留其酸甜口味,傳承至今。
隨著老廚家名聲鵲起,鄭氏菜肴及其背後的飲食文化體系在哈爾濱深深紮根,老廚家不僅服務於外國友人、達官顯貴,更廣泛惠及社會各界。
1938年,日本在侵占的東北地區推行「飯店組合」經濟管制措施,導致老字號「老廚家」因經營困境而不得不暫停營業。隨著日本帝國主義對東北三省的侵略加劇,「老廚家」的輝煌歲月於該年戛然而止,鄭興文先生抱憾辭世,其子鄭義林轉而投身厚德福飯莊,擔任主廚之職,繼續著烹飪藝術的傳承。
老廚家餐廳裏展覽的老菜譜
至1955年,鄭義林先生在德發園飯店執掌廚政,同時,年僅15歲的鄭學章也踏上了學廚之路,接過家族烹飪技藝的接力棒。隨著德發園步入公私合營的新階段,鄭義林先生又調任寶盛東飯店,擔任廚師長,展現了其不凡的適應能力和對烹飪事業的執著追求。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面對何種艱難險阻,鄭氏家族始終保持著對烹飪技藝的敬畏之心與熱愛之情,而此時「鍋包肉」這道菜已經成為東北老人心中的集體回憶。
鍋包肉的今世故事
新中國成立後,鍋包肉這道菜對於東北人民仍然影響深遠。1959年歲末,即12月24日,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蒞臨哈爾濱視察,特意造訪了新興的「三八飯店」,品嘗了聞名遐邇的鍋包肉。
然而,新成立的「三八飯店」女性廚師團隊尚難以駕馭這道技藝精湛的菜肴,哈爾濱服務公司副總經理馬克與飯店主任於秀蓮迅速行動,攜女廚師班翠霞親赴鄭家求教。鄭義林先生不辭辛勞,連夜向班翠霞傳授鍋包肉的烹飪精髓,確保了周總理能享用到這道地道的東北美食。
總理品嘗後,對鍋包肉外酥裏嫩、口感獨特、酸甜適中的風味贊不絕口,並深刻指出:「可別小看這道菜,它的價值也同樣能體現出一個城市的文化特點。」得知自己的傳授成果能服務於總理,鄭義林先生深感自豪,他謙遜地表示:「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也是哈爾濱廚師的光榮!」
周總理視察三八飯店
在此次傳授過程中,鄭義林先生還創新性地指導使用掛糊胡蘿蔔替代豬裏脊,探索出「鍋包素」的新制法,標誌著鍋包肉系列菜肴的進一步豐富與發展。
自此,鍋包肉不僅保留了其傳統魅力,更開啟了多樣化的演變之路,如今哈爾濱市民已能品嘗到鍋包牛肉、鍋包魚肉、鍋包雞肉等多種風味。
進入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拂遍大地,為沈寂已久的餐飲業文化註入了新的活力。曾經受那十年沖擊而萎靡不振的餐飲業,迅速恢復並蓬勃發展,粵菜、湘菜、川菜、京菜等各地菜系紛紛入駐哈爾濱,東北傳統大燉菜也煥發新生,遍布城市各個角落。
哈爾濱餐飲業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盛景,風味小吃、特色餐館、西式速食等競相綻放,各領風騷。
在這樣的歷史機遇下,老廚家第三代傳人鄭學章攜手第四代傳人鄭樹國,於2000年3月11日在文政街重張「老廚家」老店。這不僅是對家族百年烹飪傳統的致敬與復興,更是對哈爾濱餐飲文化發展的一份貢獻。以鍋包肉為代表的鄭氏廚藝與菜系,再次成為引領哈爾濱乃至東北餐飲文化的重要力量。
在2005年之前,鍋包肉對東北人來說,只是一道哈爾濱傳統菜肴。就在這一年,哈爾濱市政府重新修建了「道台府」,相關歷史與文化脈絡再次成為公眾關註的焦點。伴隨著重修,從當年傳承至今的獨特飲食文化也悄然回歸,尤其是鍋包肉這道佳肴背後的傳奇故事,更成為食客們在享用美味時熱議的佳話。
哈爾濱道台府遺址
鄭氏家族四代傳承的精湛廚藝、他們所創立的官府膳食體系,以及世代相傳的【鄭氏廚人家訓】,不僅承載著家族的記憶與榮耀,也深刻反映了哈爾濱乃至整個東北地區飲食文化的百年變遷。
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自此受到了來自政府、媒體、行業專家、學術界以及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的廣泛關註與高度重視。
在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動下,哈爾濱的飲食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如今的老廚家餐廳,除了吃鍋包肉,這裏更像是美食博物館
2015年5月5日黃金時段19時30分,CCTV-2的熱門欄目【消費主張】盛大推出了其大型美食探索系列【一方水土一方味】的特別篇——「哈爾濱鍋包肉專輯」。錄制期間,鏡頭聚焦在了老廚家的現任掌舵人、總經理鄭樹國身上,他親自領著攝制團隊穿梭於哈爾濱的大街小巷,探尋那些各具特色的「鍋包肉傳奇」,一邊細述鍋包肉背後的動人故事,一邊將哈爾濱獨有的飲食風情娓娓道來,向全國觀眾獻上一場味覺與文化的雙重盛宴。
其實在此之前,老廚家這家老字號,早就成了電視台的寵兒。從CCTV-1到CCTV-2,再到黑龍江、河北、吉林的電視台,還有安徽衛視、哈爾濱電視台,都拍過他們家的紀錄片。
這些片子不僅把老廚家四代人的精彩故事講了個遍,還把鍋包肉怎麽來的、怎麽傳下來的故事講得繪聲繪色。
經過這一番宣傳,鍋包肉這道菜肴已不僅僅代表了一種味道,它儼然成為了哈爾濱飲食文化的代名詞,深深烙印在人們的心中。一提哈爾濱,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口兒,這道菜成了哈爾濱人共同的文化記憶和紐帶。
老廚家的鍋包肉
而鍋包肉的魅力遠不止於此,它如同一顆種子,在推廣的過程中不斷生根發芽,衍生出鍋包羊肉、鍋包牛肉等一系列創意菜品,這些新口味到了不同的地方,還跟著當地人的口味、習慣不斷變化。當然,也不排除像遼寧、吉林這些地方原本就有相似做法的菜,結合了哈爾濱的鍋包肉改革出了更適合當地人口味的菜品。
正如作家馬伯庸總結的:吉林省的鍋包肉有的地方調汁時放少許醬油,還有的地方放胡椒;沈陽的鍋包肉偏軟,不太強調酥脆,酸甜味不用米醋,而是用番茄醬;赤峰的鍋包肉肉片有一個巴掌大;丹東的鍋包肉顏色偏淺白色、口感綿軟等等。
作為東北當家頂流的酸甜口硬菜,鍋包肉一直以來都是東北一家人出去聚餐時,給小孩那桌的必點主菜。
我一直記得,小時候跟著父母,無論是和認識的還是並不熟悉的大人聚餐時,他們都會點一盤鍋包肉,年幼的我還曾一度好奇,為什麽大人都知道我愛吃鍋包肉呢?
現如今,當年的小孩兒們早已離開了東北,而那一道鍋包肉也隨著他們遍布全國的蹤跡,逐漸成了國民版的東北菜。或許在我們這些遊子的內心深處,吃上這一口童年回憶,自己就仿佛回到了曾經的熱炕頭,還是那個在雪地裏打滾、在炕上翻跟頭的小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