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老飯店」裏的各種滋味

2023-12-05美食

上海人習慣將長期吃飯的地方稱之為「老飯店」,把回家吃父母做的飯,也叫作吃「老飯店」。

關於「老飯店」,有各種不同見解,諸如「老飯店」成了子女啃老的代名詞,「老飯店」裏的「廚師」累得腰酸背痛,內心的痛楚有誰知?有人呼籲:誰為他們支招?也有說親情和溫情是「老飯店」盛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侯晨軼 攝

老飯店與時俱進

李大偉

這裏說的「老飯店」,是由「老」一輩掌勺的「老」飯店;觸電的電,電腦的電,利用互聯網尋求外援,湊成一桌家宴:既不吃力,又能共歡。

民以食為天,中國人聚會,吃飯是首選,團圓飯是重中之重。

退休了,平時與老朋友聊天聚餐,周末則與兒孫歡聚,兒孫們拖兒帶女來陪你玩,燒一桌飯是理所當然的。但七十奔上,體力不行,偷懶的辦法:到飯店拉一桌!家的氛圍就沒有了,「家宴」只剩下宴。上完湯,殿軍就是點心,之後服務員再進來,一律改姓「崔」!先告知「廚房要下班了,還要添菜嗎?」這是很禮貌的「豁翎子」,是攆人的預兆。接著又來告知:服務員要下班了,接著不管不顧,上前劈裏啪啦收拾桌面。最後就是逐客行動:關燈!先關大廳、再關走廊,再不走要關包間的。老人相見必暢談,暢談必長談,在飯店就不可能了,因為這裏不是你的家!到時必須作鳥獸散。

兒孫來看你,就是「囍」神光臨,做家宴是一種樂趣,如果做不動了,不妨燒一只拿手菜——孩子兒時最喜歡的。或者是懶人菜,比如燉一鍋「爛汙三鮮湯」,這個菜是「核心產品」,構成家宴的靈魂,它蘊含著家的感覺。其他熱菜可以透過互聯網點菜預訂,「餓了麽」送菜。

再道地些,到淮海路的光明村,買上幾只冷盆:糖醋小排、四喜烤麩、蔥烤鯽魚,順便到南京東路的粵菜館,買一方秘制方腿,再走幾步,就是沈大成,買一方條頭糕,當餐後甜點。退休了,閑得慌,找個理由消閑,既不累。又省事。走不動了,這些點心也可以網上訂購。

這是個物聯網的時代,要學會借力,好比足球借外援。

一個人的悠然自得

鄭自華

這幾日正在看中國台灣作家米國的【一個人的粗茶淡飯】隨筆集,米國在書的前言寫道:「人生已然來到下半場,可以出手攻擊的機會不多了,必須將領先的局面守下來的壓力卻不小。」下半場的人生註定是孤獨的,一個人是不可避免的,這是規律,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為了對付一個人世界的到來,要及早有準備,晚準備不如早準備。

米國在台灣的生活其實並不是粗茶淡飯,而是有滋有味。同樣,在上海,能成為一個人的「老飯店」太多了,可以將雲南路美食街吃遍,亦能逐一品嘗豫園各地風味;偶爾五星賓館、米其林星級飯店打打牙祭;不妨追逐時尚,將網傳的不得不吃的十大面館作個比較;還可沿著地鐵尋找美味的地圖;說不定哪家弄堂深處的小飯店讓人驚喜連連。今日吃吃西餐,明日品品小吃,高興了做回頭客,不滿意從此拜拜;網上訂購,讓快遞小哥將美味送上門,快捷便利。

總之,可湘可粵,亦杭亦蘇,能川能徽,喜甜喜辣,或中或西,價高價低,隨心所欲。尤其是最近紅紅火火的社群食堂,給了老年人很多的驚喜。可見,一個人的「老飯店」,不看人的臉色,只看自己的心情。

一個人的「老飯店」不一定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也可以熱熱火火開開心心樂樂。古人尚且能「對影成三人」,我們也可換個角度營造溫馨的氣氛,將寂寞化為詩意,將無聊變成有趣。

上述種種,沒有買汏燒的煩惱,多了份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瀟灑,還經常能圖個新鮮。

誰為大廚支招

鄭清心

我家隔壁鄰居老王,天生喜歡廚藝,燒得一手好菜,每每朋友聚餐,都喜歡聽他點評菜肴。老王也不吝嗇,很樂意跟大夥分享自己的絕招,所以每次聚會老王都是最受歡迎的主角。不過老王有個「怪毛病」,只參加朋友的中午聚會,並且下午兩點半之前一定離開,他要回家去準備每天的重頭戲——燒夜飯。

然而近年來聚會的話題悄悄地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朋友走出上海到處遊玩,旅遊話題漸漸地蓋過了美食話題。朋友們不止一次勸導老王:別再圍著你的鍋台轉啦,出去走走吧!老王心裏也癢癢的,但是難呀。啥難?就是每天的那頓夜飯。老王的獨養兒子去年剛娶了媳婦,婚房就買在同一小區,「一碗湯」的距離。新媳婦自打談戀愛時跟著小王來家幾回,便喜歡上了未來公公做的飯菜,因為從小就上寄宿制學校的她從沒食過這等「人間煙火」。婚後小兩口搭夥在老王家,下班再晚也要回家吃飯。老王見媳婦喜歡自己的廚藝,開心啊!雞鴨魚肉蛋蟹蝦,一周七天不重樣;紅燒清蒸腌釀醬,大廚當得心花放。媳婦也挺懂事,不但夥食費交得豐厚,還隔三差五地給公公婆婆買這買那,就跟親生女兒一個樣。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老王終於被朋友說動了心,眼見自己就要奔七了,是該出去轉轉了,今冬先遊雲貴川,明年再去大西北。可就在上周末,晚飯畢,老王剛要公布自己的旅遊計劃,小王的「特大喜訊」搶了先:媳婦懷孕啦!

老王傻眼了,孫子!為了未來的孫子,這大廚無論如何還得繼續當啊,那「旅遊計劃」呢?

眾口難調

王克

父母都是北方人,並已入鮐背之年。笑起來用手捂住嘴,因為嘴裏無牙。因為無牙,吃東西很遭罪,只能面食,還需軟、爛。妻南方人,出自大家閨秀,講究食材新鮮、精細,重色香味。

本人屬雜食性,南甜北鹹,西辣東酸,只要能下肚的,來者不拒。兒子小兩口愛「食」尚,喜燒烤、麻辣燙、碳酸飲料。兩歲孫女的飲食,由兒媳按教科書調變,講營養易均衡易消化。

那天,小妹來電告知:全家出境遊半月,讓二老來我家小住,並負責他們的一日三餐。我拍胸脯保證:中。未承想一接手就出了問題,合父母的胃口,別人基本不吃,合了小兩口胃口,老的皺眉頭。口味不對,遭妻「白眼」,孫女的粥熬不好,更是群起攻之。

每到開飯,我就提心吊膽。幾天後我被解除了「職務」,孫女的三餐改由妻掌勺。兒子媳婦也以各種借口不在家用餐。我心裏明白,是怕給我們壓力。四代人不同的口味,就像家裏定下的四條「戒律」。現在一項妻接手,一項自行解決,還剩二老、我和妻。妻說:以老人為主,我們克服幾天。於是乎,每天菜粥、饅頭、爛糊面、水餃,一葷一素。就這樣我還忙得菜場、廚房團團轉。

只是難為了妻,既要給孫女下廚,又要給二老翻花樣,還擔心我累著,自己也吃不好。但最「慘」的是我,他們剩什麽我吃什麽,屬於打掃戰場那一類。直到小妹旅遊回來我交班才「如釋重負」。經過這一遭,我對「眾口難調」有了更深的理解。長輩小輩,父母子女,無論性格還是飲食不能協調是很頭疼的,甚至擦出矛盾。我在想,所謂「門當戶對」是否也含這種意思呢?

舍不得「打烊」

呂慶

常有朋友問我:你這「老飯店」打算開到啥時呀?我開懷大笑,指著女兒一家子自豪地說:「但有‘食客’來,俺店不打烊!」

說句心裏話,人家開店,付了汗水力氣,只換來花花綠綠的票子;咱開「老飯店」付出的是愛和親情,收進的是數不完的天倫之樂,「利」大著哩。

女兒剛出嫁時,小夫妻倆天天早出晚歸,常常用洋速食、外賣來撫慰肚子。老伴看著心疼,勸他們回家搭夥,但怕我們累著,兩人恁是不肯,直到女兒懷孕,老媽下了硬命令,才「奉旨」而歸。工作日第一次回家吃晚飯,瞧著桌上熟悉的熱菜熱湯,女兒激動地在她媽臉頰上獻了一個響吻。看著兩口子大快朵頤,我暗下決心:這輩子「老飯店」不關門!

有陣子,似懂非懂的外孫女有點難侍候,在外面館子裏吃了她喜歡的東西,回家常纏著要我做。我忙了好半天,小鼻子靠近菜盆嗅嗅,說不是這個味,怎麽哄都不肯把嘴張開……我只會尷尬地笑,妻子卻靈機一動,擠出時間到社群學校的美食班學了一陣,讓「老飯店」的「口碑」不降反升,越開越紅火。

如今,家有「食客」天天樂。讀小學二年級的外孫女伶俐乖巧,晚飯後跟她爸媽回家,冷不防會塞一張小字條到我手裏:「外公,少抽煙」「外婆,早起要鍛煉」;有時,神秘兮兮地貼著我的耳朵漏點「情報」:「媽又得獎了」,見我腰仍然彎著,兩只小手捧著我的頭,小嘴貼著我的臉頰用力親了一下,讓我渾身暖意融融,樂得骨頭都發酥了……你說,「老飯店」開到這份上,幸福和快樂賺得盆滿缽滿,咱還舍得「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