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坑澗茶>高山茶>崗上茶,武夷巖茶的等級排序,是這樣的嗎?

2024-07-04美食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先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不久前無意間刷到一個武夷山人的直播間,看到他正在做巖茶的知識分享,便駐足看了一會。

他把知識點寫在小白板上,按著順序一條一條給網友講解,一邊講著,一邊會抽空解答公屏上的問題。

在觀看期間,註意到一個問題,他在講解巖茶知識的時候,會見縫插針地做些引導。

他反復提及的是,武夷山高山巖茶如何如何好,比那些崗上的茶都好。

等他滔滔不絕說完後,立馬上架了幾款高山茶,示意網友們可以搶購了。

不可否認,他的直播間裏有些知識幹貨,讓我駐足了好一會。

到後面要上架產品了,整體方向和畫風有些變了。

他不僅濃墨重彩地渲染高山茶,還有拉高踩低的嫌疑。

我嘆口氣,人吶,遇到利益相關的事,就沒法做到客觀和公正了。

那麽,是否正如他所說的,高山巖茶就比崗上茶好呢?

我們且來分析一下。

【2】

首先,來釘選一下高山茶的區域和範圍。

要知道,武夷山景區的山都不高,甚至還有凹陷的坑澗、溝壑地帶。

正巖範圍內海拔相對高的馬頭巖平均海拔也只有400多米。

而那些能稱得上高山且有高山特征的茶山,海拔基本要達到800公尺左右。

由此看來,大多數高山茶所屬的區域並非正巖。

這些年,高山茶有異軍突起之勢,像一支小型部隊,在沖擊和挑戰正巖茶。

茶農、商人大肆推廣高山茶的目的很明顯。

一是高山茶比正巖茶有量,而且範圍區域比較模糊,用半巖、外山茶替代亦可。

二是打亂正巖茶統領高端市場的秩序,他們認為武夷山山場的劃分應該把「高山」加入,即正巖、半巖、高山、外山。

因此,高山茶肯定是沒法與坑澗茶抗衡,他們便把崗上茶搬出來,不斷引入高山茶比崗 茶好的說法。

【3】

其次,說說崗上茶,它一定指向正巖茶嗎?

我認為,是的!

正巖區域有細分山場形態,常見的是 崗上 與坑澗這兩個形態。

崗上,處於坡面、向陽面,環境開闊些,日照時間長。

坑澗,地勢凹陷,有山體阻擋、植被包圍,日照時間短,陰森潮濕。

因為是兩個完全相反的形態,便常常被喝茶人拿來比對、參照。

比如馬頭巖肉桂就是典型的崗上茶代表,牛欄坑肉桂則是坑澗茶的代表。

因此,我們聊到崗上茶時,潛意識裏會代入一個字首——正巖。

正如我們說坑澗茶時,並不會刻意說「正巖坑澗茶」。

這是被大家長期預設的說法。

茶農、商人們在推廣高山茶時,把崗上茶作為比較物件,是在有意無意地讓消費者模糊崗上茶的概念和範圍。

他們只談山形、海拔,不談地理位置。

比如,他們會說高山茶海拔比崗上茶要高,崗上可能就是一個小山包,從氣勢上都比不過聳立的高山。

所以,為了嚴謹,我建議可以在前面加上「正巖」二字,即為「正巖崗上茶」。

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否認正巖之外就沒有「崗上」這樣的山場形態。

另一方面,避免某些商家有意混淆概念。

【4】

接下來,說說高山茶的品質如何。

高山茶,因為生長環境的海拔比較高,便具備一些與正巖茶不同的特點。

比如,高山雲霧出好茶,這話有一定道理。

雲霧環繞茶山,在早晨制造露珠,在午間遮光蔽日,對茶樹生長很有幫助。

再比如,高山茶有自我形成的獨特韻味,稱作「高山韻」。

主要就是一種甘醇的甜韻,因為高山茶的胺基酸多,做出來的茶自有鮮甜感。

還有就是香氣,我認為高山茶的香氣和滋味感介於崗上與坑澗之間。

崗上茶滋味濃烈,香氣張揚,坑澗茶滋味醇厚,香氣幽遠。

高山茶呢,走的是柔美型路線,屬於小甜妞型別。

香氣比崗上茶要收一些,但不如坑澗茶的香氣有質感。

整體來說,高山茶確實可以獨美一方,關鍵是比正巖茶要容易喝懂。

它香就是香,甜就是甜,它屬於平鋪直敘的內容,就像遊戲關卡裏面能簡單通關的級別。

正巖茶講的條條框框就多了,巖韻、山場氣息、沖擊力、跌宕起伏等。

要喝懂正巖茶,喝茶人自身的等級得高啊,不然面對如此hard難度是很難通關的。

【5】

最後,肯定要說下高山無法取代崗上茶的地方。

歸根結底,還是地理位置、山場、土壤方面上的難以逾越。

高山的土壤,與正巖那礦物質滿滿的風化巖土,真沒法比。

這就反映在高山茶的滋味感、湯水的質感上了。

工藝做得好,高山茶的香氣可能還不錯,不少茶農把高山茶當做味精,往正巖茶裏拼。

這就說明高山茶的香氣可以做到很出彩。

但它的滋味感明顯不如正巖茶厚實、飽滿,湯水的順滑細膩度也比不上正巖茶。

雖然單喝高山茶,香氣很有特點,但與正巖茶一比,略顯單薄,層次感不夠。

【6】

其實,不同山場、不同海拔、不同區域的茶都應該有它自己的特點,和適合它的受眾群體。

喝茶人也無意去詆毀任何一款茶,即便它們之間存在著身份和價值上的高低貴賤。

但是我不能茍同於那些模糊概念、誤導大眾的做法。

這些障眼法,蓋不住事實的真相。

最終能獲得大眾認可的,還得靠茶葉品質、制茶工藝這樣的硬實力。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註【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