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吞一顆「膠囊」 20分鐘完成胃鏡檢測

2024-07-13健康

在醫療健康領域,胃鏡檢查作為診斷胃部疾病的「金標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傳統胃鏡帶來的不適感常常讓患者心生畏懼,延誤了疾病的早期發現與治療。

7月12日,「2024南方消化論壇暨第十九屆全國腸道疾病學術大會」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會議上,本次大會執行主席、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消化科主任劉思德教授表示,新型膠囊胃鏡的問世,標誌著胃腸檢查技術邁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患者只需簡單吞服一顆微型膠囊,透過手機APP與雲端AI系統相連,即可完成胃部影像檢查。

胃癌篩查手段升級 輕松完成胃部檢查

中國是消化道腫瘤高發國,據臨床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早期胃癌檢出率不足20%,如果在風險年齡段做一次內鏡檢查並切除息肉,發生癌癥的風險就會降低68%。劉思德指出,早篩、早診、早治是從根本上降低胃癌死亡率、降低治療成本的最有效手段。然而,中國目前醫療系統可提供的胃腸鏡檢測資源僅能應對約2%的風險人群篩查,無法滿足大規模人群的監測需求。

為推動消化道早癌篩查工作的發展,劉思德教授研發團隊歷時16年,研發出全球首款適應於家庭場景的智慧膠囊胃鏡系統。該系統透過連線手機APP操作,使用者僅需吞服一顆膠囊,變換體位引導胃鏡膠囊沿腸胃軌域移動,即可在20分鐘內輕松完成一套胃鏡檢測。其內建的網路攝影機每秒拍攝3幀高畫質影像,全程記錄並繪制成「胃壁地圖」,確保胃部各部位全面覆蓋。一次檢查約拍攝5000-8000余張胃部圖片,自動上傳至智慧閱片系統,約15分鐘自動生成檢查報告發送到手機, 極大提升了患者的舒適度與檢查效率。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該系統每分鐘能夠處理超過1000個檢查人次,每年能夠滿足超過1.5億人次的檢查需求,有效緩解了中國醫療資源緊張、篩查需求龐大的現狀。

「透過嚴格的臨床試驗數據比對,該智慧膠囊胃鏡系統與電子胃鏡相比,診斷一致率達到了99.4%,與電子胃鏡相差無幾。」劉思德介紹,目前該產品的研發、試產和樣品均已透過國家醫療器械檢測中心的型式檢驗,在多家臨床中心開展的臨床試驗中取得臨床試驗報告,達到國家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認證要求,並於今年3月取得醫用Ⅲ類醫療器械註冊證和生產授權證。

未來展望:智慧膠囊胃鏡向全消化道檢查邁進

研發的腳步並未止步於此,劉思德透露,團隊正致力於將智慧膠囊胃鏡系統升級至第三代,未來還將進一步拓展至食管、小腸乃至大腸的全消化道檢查。特別是針對大腸癌這一健康殺手,他們正致力於研發能夠覆蓋整個結直腸的膠囊胃鏡,以期透過早期發現並切除息肉,有效阻斷大腸癌的發生。

然而,要實作這一目標,仍需面臨三大技術瓶頸:一是提升膠囊的續航時間以滿足全消化道檢查需求;二是最佳化檢查流程,確保在結直腸區域獲取清晰影像;三是提高AI閱片的準確度,以應對海量影像數據的高效處理。劉思德表示,研發團隊目前正積極尋求技術突破,力爭早日克服這些難題。

360位元專家齊聚廣州,共探消化疾病診治新進展

自2004年起,南方消化論壇暨第十九屆全國腸道疾病學術大會舉辦至今已有20年,作為中國南方一年一度的品牌學術會議,本次會議圍繞消化疾病及消化內鏡兩大主題,以專題講座與內鏡操作演示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為參會者呈現了一場學術與技術的雙重盛宴。會議邀請了來自俄羅斯、義大利、美國、新加坡、澳洲、馬來西亞、日本等國,香港、澳門地區以及國內360余位消化領域知名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和手術演示,共設1個主會場、8個分會場,安排了26個專場、近170場學術報告及40余台內鏡手術演示,集中展示了近幾年來國內外消化系統疾病診治最新研究成果和消化內鏡下診療新技術。

另外,本屆大會還設定了微生態疾病、炎癥性腸病、肝膽胰相關疾病及超聲診治、中西醫結合、消化前沿技術及人工智慧等消化領域的熱點專題。

(通訊員:楊雋瑩 李曉姍)

圖片:由組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