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每日一味中藥——牡蠣

2023-12-08健康

牡蠣屬安神藥。(凡以安定神誌,治療心神不安病癥為主要功用的藥物,稱為安神藥。心藏神,肝藏魂,故安神藥主入心肝二經。主要用於各種原因所致的心神不安,如心悸、怔忡、失眠、多夢、頭痛、眩暈,以及驚風癲狂等癥。安神藥中,礦物和介類藥質重性降。因其重則能鎮,重可去怯,故多具重鎮安神作用,主要用於陽氣躁動,驚狂不安的實癥;植物藥質潤性緩,因兼有一定的補養作用,故多能養心安神,主要用於陰血不足,虛煩失眠的虛癥。心神不安證,每多虛實夾雜。使用安神藥時常須根據不同的病因、病機選擇適宜的藥物,並作相應的配伍。如血虧陰虛者,須配伍補血養陰藥;肝陽上亢者還應配伍清肝潛陽藥;心火熾盛者,當配伍清心降火藥。至於驚風、癲狂等癥,則多與化痰開竅或清肝熄風藥配伍。)

牡蠣為牡蠣科動物長牡蠣和大連牡蠣、近江牡蠣等的貝殼。中國沿海一帶均有分布。宜於冬、春采集。去肉留殼,洗凈曬幹,搗碎生用,或火煆粉碎用。

【處方用名】

牡蠣、生牡蠣、煆牡蠣、左牡蠣。

【性味歸經】

鹹、澀,微寒。歸肝、腎經。

【功效主治】

本品鹹澀質重。功效與龍骨相近,兼能軟堅散結,止酸止痛。

1、鎮驚安神:用於神誌不安之癥,多與龍骨同用。

2、平肝潛陽:用於肝陽眩暈、肝風內動之證。治陰虛陽亢,頭暈目眩,配龍骨、龜板、白芍、代赭石等同用。治熱病傷陰,虛風內動的四肢抽搐,常配龜板、鱉甲等育陰潛陽以熄風止痙。

3、收斂固澀:用於自汗、盜汗常與黃芪、麻黃根、浮小麥同用。用於腎虛精關不固的遺精、滑精,常配沙苑子、蓮須、煆龍骨等。用於崩漏、帶下等證,可與烏賊骨、浙貝母同用。

【用量用法】

10~30克,先煎,煆牡蠣應包煎。生牡蠣多用於安神、潛陽、軟堅,煆牡蠣多用於收澀、制酸。

【藥效比較】

龍骨與牡蠣,皆為性澀質重之品,均能鎮驚安神、平肝潛陽,收斂固澀,用於神誌不安、肝陽眩暈及滑脫不禁之證,二者常相須配伍。但龍骨鎮驚安神較佳,外用能守澀斂瘡;牡蠣平肝潛陽多用,又有軟堅散結,制酸止痛之效。

【參考資料】

【神農本草經】:「主驚恚(hui)怒氣,除拘緩鼠瘺,女子帶下赤白。」

【本草綱目】:「化痰軟堅,清熱除濕,止心脾氣痛,痢下赤白濁,消疝瘕積塊,癭疾結核。」

【本草備要】:「鹹以軟堅化痰,消瘰癧結核,老血疝瘕。澀以收脫,治遺精崩帶,止嗽斂汗,故大小腸。微寒以清熱補水,治虛勞煩熱。」

(內容摘自楊永良主編的【中藥學】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