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張福星:以仁術守護生命的希望 用仁心譜寫健康的華章

2024-09-27健康

醫師報訊(融媒體記者 洪瑞麟 通訊員 陳雯 李欣)從一名意氣風發的青年醫生,到一名博聞強識的臨床專家;從廈門甲狀腺手術室裏的「一把刀」,到福建甲狀腺及疝專科發展的「先行者」;從患者紛紛稱贊的「零差錯」名醫,到全國百強醫院的副院長、大普外科「掌舵人」……30年韶華,醫海裏澎湃,他始終不忘醫者初心,為患者解病痛、為學科謀發展,逐漸樹立起人生一個又一個閃耀的裏程碑。

他就是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普外科學科帶頭人張福星。在他和團隊的努力下,廈大附一普外科經歷了一個從播種到結果的蛻變過程,已發展為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甲狀腺癌手術量及疝氣診治量均位居閩西南第一;在最新中國科技量值排行榜中位列全國百強(84位元)。

秉懸壺之誌

仁心大愛「醫」脈承

醫學,始於初心,成於堅守。張福星就出生於一個醫學世家。

爺爺是鎮上受人尊敬的老中醫,患者門庭若市,曾被評為「龍海十大名老中醫」。祖輩自研專門治療咽喉痛、淋巴結結核的「祖傳秘方」,在當地廣受歡迎。

父親繼承祖父衣缽,繼續在家鄉發光發熱,並時常帶著少年張福星上山采藥、初識藥理。「家裏擺放最多的就是醫藥方面的書籍,受到父輩的影響,小時候就能熟背藥性賦,區分藥品的溫熱和寒涼。」幾十年過去,張福星至今還保存著當年的【草藥圖譜】。

從小耳融目染,看著祖父和父親為一位位鄉鄰解除病痛,得到鄉鄰的尊重,張福星對成為一名醫生也心生向往。1988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福建醫大;1992年7月,他來到廈大附一實習;1993年畢業,留在普外科工作,就此正式開始了與廈大附一一輩子的不解之緣。

一只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蝴蝶效應」大家並不陌生,而如果手術台上出現一點小差錯對於患者及其家屬的影響更是不可估量。作為一名醫者,張福星心中深藏著生命的尊重和關愛,更在實際工作中始終恪守醫師的準則,格外嚴謹和自律。

在張福星30多年的醫者生涯中,陪伴他最多的,除了手術刀,還有一個筆記本。

「2021年1月28日,術前考慮甲狀腺癌,術中發現不是癌,為含鐵血黃素沈積纖維化。」筆記本裏清晰地記著他手書的字跡,據張福星介紹,對每一名手術患者,除了病例等常規的醫療記錄,他都會額外用自己的筆記本,把他們的病情、治療手段、手術重要環節的處理心得都簡明扼要記錄下來。「這樣一旦患者來隨訪,或者是出現什麽問題,我都能很快找出這個患者的記錄,回憶起當時的治療細節,有助於對目前的情況作出快速準確地判斷,並及時處理,也有助於自己積累和總結臨床經驗。」

這個習慣,他一堅持就是30多年,筆記本換了一本又一本,摞在一起足有一千多頁,甚至有些筆記本已泛黃、封皮破爛不堪,而這一頁頁一字字,卻是他精勤不倦、嚴謹治醫的真實寫照。

也正因如此,張福星教授收獲了一個「雅號」——「零差錯」醫生,不僅從醫30年來從未出現一次差錯,更積累起了龐大的「粉絲群」,患者指名要找他醫治的不在少數,門診預約量始終排在科室首位。

開普外新域

技術突破促發展

甲狀腺癌是頭頸部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全球範圍內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增長迅速,廈門市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已進入全國前五,且每年以較高速度持續增長。而疝,作為一種常見人體疾病,每年的新發病例也高達400萬例,手術量超100萬例/年。

2014年,憑借深厚學術功底和普外科積累的豐富臨床經驗,廈大附一充分發揮專家優勢,在省內率先組建起甲狀腺及疝亞專科。

據張福星回憶,甲狀腺及疝專科初建之時,包括他本人,僅有5個人加入。面臨科室規模小、人員力量不足的窘境,小專科要在優質醫療資源集聚的廈門闖出一番「天地」,並非易事。為此,科室堅持臨床科研「兩手抓」,在精進醫術造福患者的同時,不斷追求學術上的突破和創新。

一方面,積極探索開展甲狀腺癌微創美容手術。除經胸乳入路、經口腔前庭入路方式外,普外科率先在廈門開展了無充氣經腋窩腔鏡甲狀腺癌根治術。這種方式不僅在直視下清掃程度高、並行癥少,大大減輕術後疼痛感,更能很好地隱藏傷口,達到良好的美容效果。目前,這一先進技術已成為廈大附一的「拳頭產品」,得到了同行的廣泛認可和推行。並於2022年開始開展甲狀腺癌根治術的日間手術管理高效利用資源,提高患者的就醫感受。

另一方面,「有理有據」實作個體化精準治療。隨著甲狀腺腫瘤管理精準治療理念深入踐行,廈大附一普外科在傳統影像學基礎上透過科學可靠的基因檢測、分子分型等技術精確甄別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評估腫瘤惡性程度,再結合患者個體情況合理選擇綜合治療方案、保障患者治療安全和效果。

此外,普外科團隊還率先在閩西南地區開展過腹腔鏡胃腸腫瘤根治術、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胃腸手術、腹腔鏡疝修補術等新技術、新術式;參與了世界最大的疝病臨床研究計畫「中國疝病專科聯盟疝病治療及研究」,科室在研病例量全國第9,福建第1。

而今,普外科已成為閩西南地區最重要的普外學科基地之一、福建省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全國醫院科技量值STEM普外科百強科室(全省第二,廈門第一)!科室現有正式床位90張。年門急診量3萬余人次,手術量3千台次。腹壁疝的手術及科研隨訪登記量已躍居全國前十名,胃腸道間質瘤的診治患者數位居全省第二,技術水平以及管理模式不斷創新。減重代謝外科專業組、肛腸外科專業組、炎癥性腸病專業組、胃食管反流專業組、腹腔熱灌註減滅等專業組也成績斐然,冉冉升起成為科室新的技術增長點!

搭交流平台

博采眾長築醫夢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作為一名醫者,閉門造車萬不可取,只有不斷學習,方能不斷進步。在團隊的努力下,普外科一直致力於同國內外醫院加強學術交流、開展研究合作。

2023年7月,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外科學分會主辦,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承辦的第八屆華夏外科論壇「甲狀腺及疝診治研討會」暨第八屆海峽疝論壇成功舉辦。

「華夏外科論壇是全國性的學術會議,其中甲狀腺和疝研討會從2016年開始就由我們承辦了,包括華夏外科論壇,近兩三年交由我們承辦了6個峰會。」張福星介紹,「這已成為廈大附一蜚聲國內的名牌學術活動。能承辦這種全國性的會議,是對我們醫院的認可,也是對我們普外科的認可。」

此次研討會聚集了來自全國的外科學、腫瘤學和護理學領域眾多知名專家教授,會上,張福星代表廈大附一普外科,直播演示了右側經腋窩無充氣腔鏡甲狀腺癌根治術。嫻熟的操作展現出了卓越的專業素養,進一步提升了廈大附一普外科在甲狀腺領域的影響力。

會議期間,廈大附一還牽頭成立了福建省海峽腫瘤防治科技交流協會甲狀腺腫瘤分會,由張福星擔任主任委員。

「福建省海峽腫瘤防治科技交流協會,是全省的專業學會,目的就是增進全省的甲狀腺專科的交流,互相啟迪。」

學無止境、臻於至善。其實,早在2017年,廈大附一普外科就曾發起成立了廈門市醫師協會甲狀腺癌專業委員會,是目前廈門市唯一的單一病種專委會。透過定期舉辦學術交流會議,這一平台在促進廈門甲狀腺癌診治水平的提高上,也做出了積極貢獻。

重學科建設

讓患者獲益最大化

「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無恒德者,不可作醫,人命生死之系」……一句句杏林先賢的至理名言擲地有聲,也成為張福星30多年來奉為圭臬的職業信念:醫為仁人之術,必具仁人之心。

當前全社會都在提‘高品質發展’,在醫療領域,我們也要推進衛生健康事業的高品質發展,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和診療需求。」張福星舉例說,「以前,病人如果說‘手術傷口痛’,醫護人員一句話‘手術哪有不痛的’,(這種態度)病人也接受,他也不跟醫生理論。但是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醫療水平的需求提升,大家會在自己條件能力範圍內,選擇自己認為醫療水平更高的、服務更好的醫院。」

那麽,如何應對人民群眾健康需求多樣化、多層次的新形勢、新挑戰呢?在張福星看來,一切以患者為中心、加強學科建設,才是高品質發展的動力引擎。

「第一個,毫無疑問要提升你的技術水平。」張福星說,「老百姓看病要求很高,但是最核心的一點,還是希望把病看好,這就要求我們提高自己的能力。」

為此,廈大附一也格外重視下好醫院高品質發展「先手棋」——培養引進臨床套用型人才,以人才帶動學科診斷和治療能力的提升,擴大學科影響力。

「我們制定的人才計劃是‘引培結合’」,張福星介紹,「在全國範圍內有的放矢引進學科帶頭人,下大力氣引進名醫、教授,這對學科提升確實有立竿見影的作用」。

與此同時,廈大附一也註重人才的培養,張福星說,「我們有個五年計劃:1000萬預算,優選50名骨幹到國內外頂尖醫院專科學習,將世界前沿、高水平的診療思路和方法帶回來,助力我們醫院診療水平的整體進步。」

此外,作為廈門遙遙領先的頭部三甲醫院,廈大附一也形成了自己的人才「強磁場」。「每年都有985高校畢業生前來應聘,包括很多世界知名醫學學府的學生,一年能面試幾十位,都是博士。」張福星說。

如果說超高的診療水平是硬功夫,那麽,優質的醫療服務則是觸手可及的軟實力,能夠直接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

「第一,要有服務能力,技術水平要過硬;第二,要提高病人的滿意度和就醫體驗,這是競爭的第二個層面。」張福星強調,「醫護人員要有服務的意識,同時,醫院的各種流程、規章制度,要盡量的為病人著想,改造就醫流程、加強資訊化建設,讓數據多跑路、病人少跑腿,前景應該在這裏。」

據了解,張福星擔任副院長期間,在廈大附一建立了全省唯一的獨立日間手術麻醉中心及日間病房,一站就診不用往返跑,將以往住院時間為1周左右的小手術,縮短至一至兩天以內,「多快好省」的診療模式惠及了廣大患者;同時,醫院也建成為廈門首家「線上復診、藥品配送」一體化服務的互聯網醫院,構建了便捷高效的醫院資訊化網路體系,讓百姓足不出戶享受便捷醫療。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從無到有、從簡到興,以張福星為領頭人的廈大附一普外人艱苦奮鬥、勇於探索,鑄就了今天技術精湛、制度完善、服務優良、患者滿意的專業化診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