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歲這一年,周齊鳴突然查出了老花眼。他是遼寧省某銀行的高管,近視多年,喜歡跑步和打籃球,長期戴隱形眼鏡,佩戴老花鏡,是從未考慮的選項。去年10月,在眼鏡店店員介紹下,他第一次聽說一種矯正老花眼的三焦點人工晶體置換手術(以下稱「三焦點老花眼矯正手術」)。
隨後,周齊鳴在短視訊平台上看到各種介紹:手術快速、便捷;能一次擺脫老花、近視和散光,遠離老花鏡。去年12月,他花費9.5萬元在北京一家私立醫院接受了手術。
這一手術原本用於治療白內障,近年來可直接用於矯正老花眼。因價格昂貴,律師、金融從業者、明星等高收入人群是接受這一手術的主要群體。
對眼科醫生來說,經常聽到患者的抱怨是:戴老花鏡顯老;如果遭遇近視和老花「夾擊」,頻繁更換眼鏡更是非常麻煩。在老花眼年輕化、越來越多中年人有摘鏡沖動的當下,這一手術真的能讓視力「返老還童」嗎?
圖/視覺中國
昂貴的非必需手術
「每只眼睛的手術僅耗時約十分鐘,左右眼在連續兩天內完成。」 周齊鳴說。給他做手術的是北京一家知名三甲醫院的眼科專家。在他的印象中,手術中,除了稍微有點疼,沒有其他感覺,術後第二天,就能摘了紗布看東西。
想象人的眼睛是一台照相機,晶狀體便是鏡頭,正常的鏡頭清澈且有彈性,但伴隨衰老,眼內肌肉和晶狀體調節能力減弱,看近物時模糊不清,老花眼便產生了。三焦點人工晶體置換手術,是在患者的角膜邊緣做一個切口,取出自然晶體,將人工晶體放進去。
三焦點老花眼矯正手術又被稱為透明晶體置換術。這一手術並非新技術,而是由傳統的白內障手術演變而來。20世紀80年代以來,白內障手術已在全球廣泛開展。和老花眼一樣,白內障也是人在衰老後常出現的眼部疾病——晶體混濁導致視力下降,嚴重時甚至可能致盲。因此,白內障手術的核心,就是植入人工晶體以恢復視力。
但白內障手術最常使用的是單焦點人工晶體,無法實作人眼在不同距離的調焦,白內障伴隨老花的患者術後還要佩戴老花鏡。隨著人工晶體制造技術的進步,市場上開始出現雙焦點、三焦點等多焦點人工晶體。2010年,全球首款三焦點人工晶體產品面世,透過特殊的光學設計,這一人工晶體可以模擬人眼在看遠、中、近距離物體時的自然變焦能力,近年來多被用於矯正老花眼。
Market Scope是一家眼科市場調研公司,據其2022年11月的一份報告,人工晶體技術的升級推動了全球老花眼矯正手術量的顯著增長:全球植入的老花眼矯正人工晶體從2017年的93.6萬顆增至2022年的170萬顆,手術物件包括單純老花眼患者,以及有老花眼癥狀的白內障患者。
2015年,中國第一台透明晶狀體置換術由一家德國眼科診所——德視佳眼科在北京完成,使用的是知名光學儀器品牌蔡司的三焦點人工晶狀體。據其官網介紹,德視佳眼科是全球開展三焦點晶狀體置換手術量最大的集團之一。德視佳眼科中國區副總裁徐怡君向【中國新聞周刊】介紹,近幾年德視佳在中國每年至少開展1000例三焦點老花眼矯正手術。
麥可·柯諾馳是德國資深眼科專家,參與德國屈光手術標準制定,目前是德視佳眼科的主要手術醫生。他在回復【中國新聞周刊】的信件中介紹,在德國,大約15%的白內障患者會選擇三焦點人工晶體,接受老花眼矯正手術的患者中,超過90%的人會選擇三焦點人工晶體。
在國內,三焦點老花眼矯正手術已在一些私立醫院、少數公立醫院推廣。北京協和醫院眼科主任醫師、白內障組組長張順華是國內公立醫院中進行這項手術最多的醫生之一,她向【中國新聞周刊】介紹,從2019年起,她開始開展多焦點晶體置換手術,每年大約會做500台,「這裏面相當一部份患者是透明晶體摘除」。
多位受訪醫生稱,相較白內障防盲手術,三焦點老花眼矯正手術是一種非必需的手術,只為了提升患者生活品質。張順華接收的患者,以高收入人群為主:這些人經濟條件較好,更在意形象,需要長期用眼,對看遠、看中、看近處有明確的視覺需求。
明星是做三焦點老花眼矯正手術的主要群體之一。2019年的一檔綜藝節目中,導演兼演員張國立、歌手林依輪分享了做老花眼手術的經歷。當時49歲的林依輪描述,自己做了老花眼手術,睜開眼的感覺「就像是重生」。
由於三焦點人工晶體的成本較高,這類手術費用十分昂貴。【中國新聞周刊】從德視佳眼科、銘依眼科等多家機構了解到,手術價格在6萬—10萬元不等,如果患者有散光,每只眼的手術費用還要再增加1萬元。
過去,人們通常在45歲後才開始出現老花眼癥狀,但更多電子產品的使用,讓老花眼更早發生。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是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白內障及屈光手術學組組長。姚克等國內眼科專家共同撰寫的【2023中國老花眼人群洞察報告】提到,如今老花眼的癥狀通常在38歲左右開始顯現,高峰在42〜44歲。
年紀更輕的中年人正處在創造力的「黃金期」,他們多數不願戴上老花鏡,於是,老花眼矯正手術成了不少人的選擇。
老花眼矯正手術無法百分之百脫鏡。圖/視覺中國
不容忽視的術後風險
手術前,醫生告知過周齊鳴,手術可能導致眩光問題,他當時不以為意。術後恢復半年多,他每次看路燈和汽車尾燈,仍覺得刺眼。
多位受訪專家解釋,三焦點人工晶體置換手術在技術層面雖已相對成熟,但人工晶體不可能百分之百還原自然晶體的調節能力,在所有距離都提供完美影像、沒有光線損失的視覺效果。眩光、光暈、星芒等異常光學癥狀,成為最突出的手術風險。
「三焦點人工晶體,目前大多基於光的繞射原理設計,在白天可能看不出問題,但到夜間,患者開車時看到前方車輛的尾燈,可能會伴隨著兩個光圈。」姚克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
醫生一般會在三焦點人工晶體置換手術前詢問患者,是否經常在夜間駕駛,尤其是長途駕駛。「我會對患者強調,術後如果必須夜間開車,先選擇在不復雜的路段駕駛,不必過分盯著前車尾燈,可以看向車頂。」姚克說。國內外相關手術研究均顯示,大多數患者會在術後3個月或半年逐漸適應上述異常光學癥狀,但周齊鳴是個例外。
令周齊鳴更難以接受的是,遠中近不同距離,人工晶體捕捉到的影像解析度和預期相比都有所下降。近距離看手機螢幕時,周齊鳴有時感到些許視力模糊和影像重疊。中距離更嚴重,「我現在看電腦,咋瞅也瞅不清楚」。看遠處時,視力好壞取決於天氣——遇到晴天,能看清遠處建築物的門窗和外部裝飾等細節,如果遇上陰天,景象會變得朦朧。「三米外的人臉都難以辨認。」 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每天早晚或陰天時,他心情都很糟糕,只想找個明亮的地方待著。
這在醫學上被稱為對比敏感度下降。三焦點晶狀體,是將進入眼睛的光線分配到遠、中、近三個焦點,這勢必會造成(光)能量的分散。「所以我們會提醒植入三焦點人工晶體的患者,看書時調亮燈光,彌補看東西暗的問題。」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附屬眼科醫院副院長、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白內障學組副組長陳偉蓉解釋說。
不同的晶體品牌有不同的分光比例。徐怡君向【中國新聞周刊】介紹說,有的晶體可能是40%遠視、30%中視、30%近視,德國蔡司三焦點人工晶體,分光比例是50%遠視、30%近視、20%中視。
2022年的一項研究中,西班牙多名眼科醫生調研了36名無白內障老花眼患者在三焦點人工晶體置換手術後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滿意度,這些患者於2019年在德國、西班牙的三個城市接受了手術。研究者發現,超過90%的患者對手術效果表示滿意,但僅65.5%的患者夜間駕駛時可以不戴眼鏡,也就是說,「昏暗條件下的視覺功能下降已得到充分證實」。
和周齊鳴差不多時期,2023年11月,48歲開始老花的武敏,在北京另一家私立醫院接受了老花眼矯正手術,但摘了紗布,她的第一感覺是「老眼昏花」。她從小有400多度的近視,術前醫生告知手術能幫助她矯正遠中近的視力,但親歷手術後,她發現視力和視覺是有差別的:術後她的遠中近視力都達到了1.0,但現實中的視覺效果卻明顯下降。「如果有人從光線不足的地方走來,我看他們的臉都是黑的,看不清五官。」武敏記得,主刀醫生在術前並未和她強調這一風險。
她在術後還發現,所有東西似乎都加上了一層美顏磨皮特效,物體的原有紋理和細節變得模糊。她在路上看到一對母女,無法輕易辨別她們的年齡差異。令武敏最難過的是,「我再也看不清我的孩子和我自己了」。
一位受訪眼科醫生向【中國新聞周刊】解釋,這也是由於對比敏感度下降。如果手術完成得很理想,這一問題能控制在可接受範圍內,如果醫生技術不過關,患者會出現額外的視覺幹擾。
即使醫生技術過關,在陳偉蓉看來,人工晶體的特性仍可能帶來不同的「濾鏡」效果,「因為晶體本身就有色差,不同制造商生產的人工晶體色差不同」。她說,有些患者在術後反饋,所有衣服看起來都嶄新的,另一些人看到的東西則泛藍色調。她所在科室裏,一位醫生的母親在做過三焦點老花眼矯正手術後,每次去菜市場買菜,看到的肉都感覺不新鮮。
「確保患者在手術後有比術前更好的視覺品質,是最重要的一個標準。」姚克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人工晶體不像自然晶體那麽敏感,從看遠方切換到看近處,能迅速調節焦點,「這類手術是透過三個光學區解決視力問題,比如近距離,會設計把書放在30—35厘米的地方,患者能看得最清楚,靠前或靠後會模糊一些,需要患者找到並適應最佳視覺位置,不像一些宣傳所說,全程視力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對手術的宣傳過度」
對於無白內障的老花眼人群,是否有必要進行這類多焦點人工晶體置換手術,在國內醫學界尚存在分歧。
多數公立醫院眼科醫生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都持謹慎態度。姚克解釋說,如果患者有白內障,同時有老花、遠視或近視等問題,三焦點人工晶體置換手術是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之一,但如果患者沒有白內障、視力基本完好,只因為看到網上宣傳後心動,「還需慎重」。姚克指出,目前社交媒體上針對這類手術的宣傳並沒有充分介紹手術可能帶來的負面後果,「有些過度」。
手術後,武敏結識了20多位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接受過三焦點老花眼矯正手術的患者,大家普遍反映:「為什麽我們事先查到的資訊,都在說這個手術很好?」她反思,許多老花眼人群的手術需求,很大程度上是由醫療機構和廠商共同「制造」出來的。
與白內障患者相比,單純的老花眼人群,對手術的期望值往往更高。張順華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前者視覺功能已受到嚴重損害,術前視力可能僅為0.3,術後如果能恢復到0.6,他們會非常滿意。而老花眼人群眼部的晶體是透明的,原本沒有疾病,他們更難承受手術的不確定性——如果是戴眼鏡,矯正視力可達到1.0,但如果術後視力下降到0.6,「這種落差會讓他們難以接受」。
在門診遇到只是不想戴老花鏡的患者,陳偉蓉一般都會拒絕做手術。她經常提醒學生,在做透明晶狀體置換手術時,要先問自己「我為什麽要去開這個刀?」至少講出三條理由。醫生要與患者討論應不應該做手術,風險在哪兒,能否獲益。
張順華支持單純的老花眼患者可以接受三焦點人工晶體置換手術。但她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術前醫生應全面評估患者的遠、中、近視力,並預測手術效果,只有當術後視力有顯著提升空間時,例如患者原先有高度近視或深度遠視等,手術才被認為有其必要性。張順華強調,開展這類手術時,需要更嚴格地篩選和評估病人,眼底不能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黃斑變性等視網膜疾病以及嚴重的視神經疾病——也就是說,除了「鏡頭」問題,「底片」必須完好。角膜情況需認真評估,如果做過雷射飛秒矯正近視手術,也不是理想的眼部條件。
徐怡君向【中國新聞周刊】提到,對手術和視力有極高要求、難以接受任何術後問題的完美主義者,可能會被勸退。此外,如果患者看遠和看近的視力還尚可,會建議對方再觀察一段時間,等視力下降更多或對日常生活影響更大時再考慮手術。
萬斯·湯普森是美國白內障和屈光手術學會主席,是國際上人工晶體植入手術的知名專家。他在2019年的一篇文章中描述三焦點老花眼矯正手術的理想患者:沒有嚴重眼部合並癥,在任何距離下都不願意佩戴矯正眼鏡,並且願意在任何一個距離下犧牲一定視力以換取多個距離下獲得可接受視力的人。
實際上,三焦點老花眼矯正手術的難度和風險,遠高於白內障防盲手術。張順華曾參加國內一場老花眼矯正手術的學術會議,一位教授將三焦點老花眼矯正手術比作眼科手術中的「珠穆朗瑪峰」。與三焦點老花眼矯正手術相比,白內障手術往往更「粗放」,擅長做白內障手術的醫生,不一定能做老花眼矯正手術。陳偉蓉特別強調,後者的「功夫在光學」,這是許多基層眼科醫生欠缺的。
張順華舉例,如果一些醫生對細節疏忽,比如在角膜切口時位置有偏差,就可能給患者帶來100度以上的散光——這會造成患者在術後遠中近景都不清楚,必須佩戴一副眼鏡矯正散光。她直言,國內能熟練進行透明晶體置換術的眼科醫生屈指可數,大多數眼科醫生尚不能完全掌握這項技術。
並非所有醫院都有條件開展三焦點人工晶體置換手術。要做好多焦點人工晶體置換手術,醫生除了擁有豐富的白內障手術經驗、懂視光光學知識,還要配備專業醫療團隊、完善檢查儀器裝置,才能對患者進行準確眼部生物測量、眼部結構檢查和評估,為患者選擇最合適的人工晶體。
脫鏡率並非百分之百
手術恢復半年多後,周齊鳴在醫生建議下不得不戴上了一副老花鏡。「一個鏡片75度,另一個100多度。」周齊鳴說。事實上,老花眼矯正手術無法百分之百脫鏡。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白內障及人工晶狀體學組在2019年釋出的【中國多焦點人工晶狀體臨床套用專家共識】中明確提到,術後可能存在殘余屈光度數,有需要再次手術矯正的可能,而且手術的目的是獲得功能性視力,而非完全放棄眼鏡,在進行某些活動時,可能仍需佩戴眼鏡。張順華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即便手術開展得順利,她術後患者的脫鏡率大約是93%,個別患者在看中近距離時,仍需眼鏡輔助。
自然晶體被剔除後是不可逆的,這意味著,一旦手術出了問題,對每個個體而言,都是終生遺憾。近年來,陳偉蓉在門診見到不少患者,在其他地方做三焦點老花眼矯正手術出了問題,希望她能修補。其他受訪的眼科專家也遇到相似的患者需求。
一種常用的補救辦法是將多焦點人工晶體取出來,換成單焦點人工晶體,後者不會帶來眩光等光學不適感,但代價是,單焦點人工晶體只能讓患者看清一個焦點。取出人工晶體的手術風險也非常高。「由於人工晶體是被植入眼內的一個囊袋中,隨著時間推移,囊袋會收縮,因此在取出人工晶體時可能會損壞囊袋,引發更復雜的問題。」陳偉蓉解釋。
今年以來,國家組織了人工晶體等六類醫用耗材的集中帶量采購,集采結果陸續在山東、雲南、江蘇等多地執行,其中人工晶體類耗材平均降價60%。此次集采前,三焦點人工晶狀體的價格過萬元,目前,三焦點-非散光人工晶體的最低中選價格僅8996元/個。
價格顯著下調,意味著未來可能會吸引更多人選擇這類手術。張順華認為,國內許多眼科醫生之前並未有長期使用高端人工晶體的經驗,他們需要時間熟練掌握相關技術,這一過渡期內,一些患者可能會遇到不盡如人意的醫療體驗。
多位受訪專家指出,目前針對老花眼的人工晶體置換手術,最大的問題在於缺乏準入門檻。專家分析稱,此類手術價格高,一些人工晶體廠商的推動力量過於強大,醫院和醫生不應受利益驅動,而要慎重評估適應證,充分告知患者手術風險,在術後重視復查。
(文中周齊鳴、武敏為化名)
發於2024.7.22總第1149期【中國新聞周刊】雜誌
雜誌標題:摘掉老花鏡的「神奇手術」?
記者:楊智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