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為保住患者的腎:華山醫院醫生取出腎臟,切瘤後再植回體內

2024-08-16健康

把患有腫瘤的腎臟完整地從患者體內取出來,在特殊的器官保存手段下,醫生切除腎臟上的腫瘤,再把腎臟移植回患者體內……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泌尿外科專家成功開展一例針對復雜性腎癌的創新保腎技術——即時性腎臟切取並體外低溫切除腎腫瘤聯合約期自體腎移植術,簡稱腎根治切除聯合工作台自體腎移植,為傳統術式下不得不摘除整顆腎臟、可能面臨透析方案的腎腫瘤患者,留住了「健康腎」。

華山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姜昊文繪制的手術示意圖。本文圖片均為 華山醫院 供圖

這例患者是71歲的老人張阿姨(化名),罹患高血壓、慢性腎炎,術前CT檢查提示,她的左側腎臟有一枚直徑大約4厘米的腫瘤。一般來說,直徑4厘米的腎腫瘤可以施行腎部份切除手術,這類手術難度並不大,可以透過腹腔鏡和機器人輔助手術切除。

但張阿姨的腎腫瘤不簡單,毗鄰手術的「雷區」:術前CT血管成像可見腎動脈的兩根分支呈「Y」形包繞腫瘤,並有第三根動脈供應支穿入腫瘤內部。這一復雜的腫瘤位置,極大地增加了保腎切除腫瘤的過程中導致腎動脈破裂、大出血的風險,甚至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面對這樣的風險,腎臟根治性切除成為了退而求其次的手術方案。然而完善的術前評估顯示了另一難題:由於長期的高血壓和慢性腎炎,在雙側腎臟同時工作的情況下,患者已經處於輕度腎功能不全的狀態。術前腎小球濾過率檢測(簡稱GFR檢查)進一步提示,患者的腫瘤側左腎負擔了一半以上的腎功能。也就是說, 患者如果切除了左側患腎,那麽腎功能不全的情況一定會雪上加霜,甚至有可能面臨透析的風險。

面對這種特殊又復雜的臨床問題,華山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姜昊文與腎移植亞專科團隊朱有華、張雷醫生反復討論,推演手術方案,決定采取全新的保腎手術——「即時性腎臟切取並體外低溫切除腎腫瘤聯合約期自體腎移植術」。

這種手術簡單地說,就是把患有腫瘤的腎臟完整地從患者體內取出,透過特殊的器官保存手段,在無血流灌註的離體環境下,醫生把腫瘤從腎臟上完整切下來,然後把這枚經過特殊修整的「無瘤」腎臟,再「物歸原主」地移植回患者的體裏,接通腎臟血管和輸尿管,使腎臟恢復健康狀態,繼續為患者服務。

經過充分的術前評估和準備後,手術在8月7日上午10時開始。在麻醉科團隊的幫助下,姜昊文帶領熊祖泉、鄒魯佳2名醫生開始了張阿姨腫瘤根治術「接力跑」的「第一棒」:腹腔鏡下腎臟根治切除的微創手術。這「一棒」腎臟切除的難度要比常規腎根治性切除高出許多。透過經腰部的四個操作孔,姜昊文教授團隊細致地解剖分離出左腎動脈,左腎靜脈復合體和輸尿管,5分鐘內切斷血管,將左腎幹凈利索的切除取出。

姜昊文帶領熊祖泉、鄒魯佳一起完成腹腔鏡腫瘤腎切除手術。

隨後進入「第二棒」:工作台切除腫瘤和修腎。上述3名醫生在顯微操作下完整剜出了腎臟的腫瘤,並盡可能多地保留了正常腎臟組織。為了消除腫瘤殘留風險、保證徹底「無瘤」,姜昊文采用了獨門「兵器」—— 冷凍消融技術 ,采用液氮噴霧的方式對切除腫瘤後的腎臟基底進行冷凍消融治療,清掃一切潛在復發可能。

手術的「最後一棒」「自體腎移植」 由朱有華、張雷帶領朱紅飛、鄒魯佳共4名醫生一起完成。手術過程中,大家克服了高血壓患者血管斑塊硬化等困難,僅耗時20分鐘,就完成了腎動靜脈與髂血管吻合的精細操作。患者的腎臟在血流恢復灌註的瞬間,泛出鮮紅的色澤,隨之就看到清亮的尿液從輸尿管中流淌出,由此宣告這台保腎手術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