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髕上入路脛骨髓內釘效果怎麽樣?手術治療結果如何?

2023-12-07健康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人類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的同時,車禍傷和高處墜落傷等高能量損傷變得越來越常見,四肢復雜骨折和開放性骨折的發生率也在逐年增加,給骨科醫生帶來了重大挑戰。

骨折的治療觀念也逐漸由機械力學向生物學方面轉變。 即從絕對解剖復位、堅強內固定、骨折一期愈合的治療模式(AO),轉變為骨折間接復位、彈性固定和間接愈合(骨痂愈合)的生物學治療模式(BO)。

BO的內涵是必須盡可能地保護骨折局部的軟組織和周圍血供,在予以堅強的固定時,但應避免對骨折處加壓。 宗旨是最大限度保留骨折局部血運,最小限度影響骨折愈合的生理環境,盡可能將醫源性損傷降到最低。

脛骨骨折是下肢骨折中最常見創傷,脛骨中1/3為骨折好發部位。由於人類小腿解剖結構的特殊性,脛骨前方缺少肌肉組織覆蓋, 脛骨下1/3的骨折發生延遲愈合甚至不愈合的可能較其他部位骨折要大,所以保護骨折周圍皮膚及皮下軟組織對脛骨骨折的治療尤為重要。

骨折常見的固定方式,如外固定支架、髓內釘和解剖釘選鋼板等均可用於脛骨骨折的治療,選擇最恰當的固定方式以獲得滿意療效是骨科醫生面臨的難題。 外固定支架主要用於開放性骨折和軟組織條件差的骨折,對骨折周圍軟組織損傷較小,但存在術後護理困難、穩定性差、膝關節僵硬和釘道感染等並行癥發生率高和患者依從性差的缺陷。

切開復位鋼板螺釘內固定手術可清晰顯露骨折斷端,實作骨折的解剖復位並予以堅強內固定, 但對骨折周圍軟組織損傷大、血供破壞嚴重,術後皮膚壞死、骨折延遲愈合甚至不愈合和鋼板外露等並行癥發生率較高。

鋼板固定還存在應力集中及「偏心固定」等缺陷,術後斷釘斷板的發生率較高。髓內釘固定具有創傷小,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骨折斷端骨膜及周圍軟組織血運; 屬於中心性固定,較其他固定方式能明顯降低應力遮擋的優點,符合BO理念,快速被國內外骨科醫生接受和推崇 ,正在逐漸取代鋼板螺釘固定,成為長管狀骨(如股骨、脛骨等)骨折的首選治療方案。

脛骨髓內釘內固定相比鋼板螺釘內固定具有如下優勢:1)對骨折周圍軟組織造成二次損傷小,更好的保護了骨折周圍血供;2)更具有生物力學優勢,可以均勻地分散骨折處應力;3)具有良好的抗旋和抗短縮能力,能夠較好的維持復位; 4)髓內釘擴髓產生的骨碎屑是良好的植骨材料,具有骨誘導作用,植於骨折斷端可以使骨折愈合率提高。

所以脛骨髓內釘已成為脛骨幹骨折治療的金標準。自從Kuntscher第一次設計並運用髓內釘以來,髓內釘及相關配套裝置的設計和材料選擇,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然而手術技術卻沒有實質性的改變,脛骨髓內釘仍然是在膝關節極度屈曲下透過髕韌帶或髕韌帶旁入路置釘。

隨著髓內釘在臨床上大量使用,它的一些相關並行癥逐漸被發現和報道,比如:術後膝關節疼痛、骨不連、感染、脂肪栓塞、力線差和斷釘等。 其中膝前區疼痛是脛骨髓內釘手術的最常見並行癥,有文獻報道國內膝前區疼痛發生率為31.5%-36.8%,國外發生率為34.6%。

對於膝前區疼痛發生的原因,各國學者都進行了研究和報道,但沒有得到統一的認識。有學者認為膝前區疼痛是由於手術損傷髕韌帶及髕下脂肪墊引起。 有學者認為隱神經髕下支受損,造成的感覺麻木、形成神經瘤與術後膝前區疼痛有關。

也有學者認為術後膝關節疼痛是由於置入髓內釘後髕股關節面壓力增加導致。還有學者提出髓內釘手術過程中損傷膝關節內結構與術後疼痛有關。 雖然各學者對於術後膝前區疼痛的發生機制眾說紛紜,也不能排除疼痛是由多種因素導致,但多數學者認為經髕韌帶入路有增加術後膝前區疼痛的風險。

為了降低術後膝關節疼痛發生率,學者們對脛骨髓內釘手術入路進行了改進,提出了經髕旁入路置入脛骨髓內釘,並在一定程度降低了膝前區疼痛的發生率。 但這種改進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手術切口仍然可能損傷隱神經髕下支,並且在實際手術操作中需屈曲患者膝關節120°以上。

股四頭肌肌腱牽拉作用會使骨折近端向前方成角,加大了骨折復位難度,術中透視也需反復變換體位才能取得滿意效果, 這將增加透視次數及手術時間,甚至因頻繁變換體位導致骨折復位遺失,增加髓內釘穿出脛骨後側皮質的風險。

為了改良脛骨髓內釘技術,減少術後相關並行癥的發生率,提出並開展了半伸膝位髕上入路脛骨髓內釘技術,該入路從患者體位、切口位置、以及手術操作等方面都較髕下入路進行了改變。 本研究在查閱大量相關文獻後,發現已有部份國外學者對髕上入路開展了相關解剖學和臨床研究,並取得了滿意的結果。

故為探討半伸膝位髕上入路脛骨髓內釘手術在國內的可行性,開展對該入路的相關解剖學研究, 透過在屍體標本上分別進行髕上和髕下入路置入脛骨髓內釘模擬手術,觀察和測量手術過程相關指標(手術體位、切口位置、切口長度、進針點位置及置釘孔距離周圍重要結構距離等)。

將數據匯總後進行多方面對比,並進行統計學分析,比較不同入路的優勢和不足,為後期設計出國產新型髓內釘內固定系統提供理論支撐。 隨著對骨折治療的研究逐步深刻,骨折的治療觀念逐漸由機械力學(AO)向生物學(BO)方面轉變。 髓內釘內固定技術具有創傷小、屬於中心固定、閉合復位等優點符合BO理念,已經成為治療脛骨幹骨折的金標準。

隨著髓內釘在臨床廣泛使用,髓內釘手術的一些常見並行癥也被骨科學者認識,比如術後膝關節疼痛、骨不連、感染、脂肪栓塞、力線差和斷釘等。 減少髓內釘手術並行癥發生率,提高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脛骨骨折的療效和預後成為骨科學者工作中的難點和重點。下面對髓內釘治療脛骨骨折的最新進展進行綜述。

脛骨骨折的治療原則

脛骨骨折是長管狀骨中最常發生骨折的部位,約占10%。脛腓骨雙骨折發生率最高,其次為單純脛骨骨折,很少有單純腓骨骨折。 脛骨上1/3為三菱形、下1/3呈四邊形,而中1/3是三菱形骨幹和四邊形骨幹移行部位,是力學最不穩定的部位,為骨折好發部位。

由於人類小腿解剖結構的特殊性,僅有少數肌肉組織覆蓋,所以脛骨骨折易於發生開放性骨折,脛骨遠端缺乏肌肉組織覆蓋,皮下組織薄,血供極差, 骨折容易出現延遲愈合和不愈合,所以保護骨折周圍組織及局部血運對脛骨骨折能否順利愈合至關重要。

脛骨近端1/3的骨折,有可能損傷脛前動脈,如發生近端1/3的骨折必須高度重視患者足背動脈搏動及遠端肢體血供,若有必要可行動脈彩超或動脈照影檢查。 同時也要警惕小腿骨筋膜室症候群,臨床上因接診醫生經驗不足,沒有及時辨別出骨筋膜室症候群,最終導致患者截肢的病例不在少數。

患肢出現疼痛、麻木、蒼白、感覺異常、無脈等表現,要監測骨筋膜室壓力,若有必要應急診行骨筋膜室切開減壓術。恢復脛骨力線及承重功能是脛骨骨折的治療原則。 脛骨骨折達到功能復位的標準為:1)不允許骨折處出現旋轉及分離移位。

2)僅允許少量短縮移位,成人下肢短縮≤1cm,兒童在無骨骺損傷的前提下短縮≤2cm;3)允許5°以內的前後成角,但側方成角必須完全糾正; 4)骨幹骨折,對位必須超過1/3以上,幹骺端骨折,對位必須超過3/4以上。

脛骨骨折的治療方式

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主張保守治療為主,五六十年代逐漸開始傾向於使用手術治療。目前,保守治療主要用於簡單的穩定性骨折,主要透過石膏外固定和骨牽引等手段; 手術治療主要用於復雜的不穩定性骨折,髓內釘、鋼板和外固定支架是最常用的方式。

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

應盡可能使用手法達到骨折的解剖復位,但絕不可反復地暴力復位,不恰當的復位操作會加重骨折周圍軟組織損傷甚至造成新發的血管神經損傷 。若手法復位不能達到滿意的復位效果,應盡快轉為手術治療。

牽引

牽引常常作為一種過渡治療手段。在軟組織條件不允許直接行內固定手術時,可先行牽引治療,牽引能糾正骨折的重疊移位和成角移位,避免因小腿肌肉牽拉作用導致的下肢短縮 。對於脛骨骨折,常常使用跟骨牽引。

外固定支架

外固定支架主要用於開放性骨折或軟組織條件差沒有條件直接進行內固定手術的患者。 在伴有廣泛軟組織創傷的復雜骨折中,外固定支架是最佳甚至唯一的選擇。

切開復位內固定

螺釘固定

螺釘固定適用於脛骨幹斜形骨折和螺旋形骨折。 用1到2枚螺釘穿過骨折線中心,垂直於脛骨長軸的方向固定脛骨幹。

鋼板固定

隨著骨科手術學的發展,鋼板從外形和材料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鋼板的型別也越來越豐富,對於不同的骨折,都可以找到與之適應的鋼板型別。 對於脛骨骨折,曾經主要使用動力加壓鋼板(DCP)。AO學者認識到AO理論存在弊端後,理念逐漸從AO轉向BO。

圍繞BO理念設計出了一些新型鋼板,經皮微創鋼板內固定技術就是其中的代表產品。MIPPO實際上是外固定支架的一種衍變,它的核心理念是盡可能采用間接復位、不直接暴露骨折斷端,維持骨折處適當的穩定性,最大限度保護骨折周圍軟組織及其血供。 有學者進行研究後,認為MIPPO能實作骨折的生物學愈合,是治療四肢長骨幹骨折的理想方法 。

髓內釘固定

髓內釘內固定技術具有創傷小、屬於中心固定、閉合復位等優點符合BO理念,已經成為治療脛骨幹骨折的金標準。 脛骨髓內釘內固定技術相比鋼板螺釘內固定對骨折周圍軟組織造成二次損傷小,更好的保護了骨折周圍血供。

更具有生物力學優勢,可以均勻分散骨折周圍應力,具有良好的抗旋能力,能夠較好的維持復位。此外, 髓內釘擴髓產生的骨碎屑有骨誘導作用,骨碎屑植於骨折斷端可使骨折愈合率提高。

脛骨髓內釘的歷史回顧

1940年德國的Kuntscher第一次發明並使用了髓內釘,他用不銹鋼制作了一種直的、不擴髓、無鎖、橫截面為V形的髓內釘。 因Kuntscher釘形狀完全是豎直的,進針點需選在盡可能靠近關節面的地方,有相當高的關節內結構損傷的風險。

但是為了避免關節內損傷,將髓內釘選在遠離關節的地方,但會造成髓內釘插入脛骨後與脛骨長軸存在一定的夾角, 因此髓內釘將無法順利沿髓腔到達骨折的遠端,從而導致脛骨後側皮質穿孔。

後來,對Kuntscher釘做出改進,他在髓內釘的近端增加了一個約20°的彎曲,同樣在髓內釘遠端增加一個5°的彎曲, 由於這種特殊彎曲的存在,允許髓內釘進針點可以選在相對遠離關節面的位置將髓內釘置入髓腔,而不會造成髓內釘穿出脛骨後側皮質。 即使在今天,Herzog彎曲仍然保留在髓內釘的設計中。

在實際運用髓內釘中,骨科學者發現髓內釘很難與患者髓腔完全匹配,達到完全固定骨折斷端的目的,常常會出現骨折端旋轉移位和短縮移位,甚至髓內釘在髓腔內滑動 。為此,設計出了現代髓內釘中裏程碑式產品——交鎖髓內釘。他們在骨折的近端及遠端置入螺釘,將骨幹與髓內釘牢固的固定在一起,使髓內釘和骨幹成為了一個整體。

能有效避免骨折斷端的旋轉和短縮移位,使患者可以更早進行功能鍛煉,有利於骨折愈合。髓內釘技術不斷發展至今,套用在脛骨的髓內釘種類也越來越多,包括:交鎖髓內釘、Lottes釘、矩形髓內釘、Ender髓內釘等。其中使用最為廣泛的是交鎖髓內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