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清代進士名醫周學海,完善發展脈診,將中醫診斷水平推上新境界

2024-02-01健康

古代的讀書人,都有一個理想: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很多讀書人中舉之後,就走官宦之路。如果沒有中舉,就走從醫之路。很少有人中舉當官之後,還從事中醫的。但是,在清代就有這樣一個人,走上仕途之後,依然癡心醫學,忙時上堂處理政務,閑時坐堂為民診病。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與研究,終成一代中醫大家。這個人就是周學海。

周學海 (1856年一1906年),安徽東至縣人,光緒十八年中進士,任內閣中書,後任浙江候補道。雖然人在仕途,但是,一直潛心研究醫學,尤其對脈診有非常詳盡而深刻的研究。同時,他將自己研究的成果,運用到臨床之中。

在為官之際,他經常時常在處理完公務之後,像普通醫生那樣坐堂,給治下的老百姓治病療疾,以擅長治療疑難病癥而聞名。周學海治病,從不收老百姓的錢,甚至有時候還貼錢給貧困的老百姓買藥。由於醫術高超,醫德高尚,官聲清白,所以在當地擁有極高的聲望。

在中醫理論研究方面,在認真研讀中醫經典和名家名作之後,他結合臨床,能夠提出獨到的見解,對是非功過,一一加以詳細評述。因此,周學海成為了清代末期著名的中醫臨床家、中醫理論家。

周學海指出給人看病的關鍵在於辨證,而 辨證 的關鍵在診脈。因此,他在診脈方面下的功夫尤其深厚。

他結合自己研究的心得、臨床經驗,融匯【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經典中有關脈學的內容,進行了系統的整理與研究,特別是對各種脈象進行具體化、形象化的描述,在傳統的「舉、按、尋、推」診脈指法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移指法」「直壓法」等診脈新法。同時,對各種脈象中相關的氣血、虛實、寒熱等進行了詳盡描述。

他提出,診脈時不應拘泥於的定則,而是按照臨床實際來進行,他歸納出「浮沈、遲數、強弱」等24字診脈法則。他收集歷代古聖前賢關於診脈的零星材料,然後匯集整理成冊,對每一種脈象的部位、診法、主脈、形態等加以詳細的說明。當時,西醫已經開始傳入中國,他又結合西醫中論脈的內容,一一加以比較,使讀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中醫脈診,將中醫脈診推上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周學海雖然十分重視脈診,但仍然強調在診斷疾病時要諸診合參,尤其重視對患者形色的望診。他認為,「有諸內必形諸外」,一個人臟腑有病,一定會顯現於相應的外在部位,因此,人之毛發、口鼻、唇齒、耳、爪等形態、氣色的變化,都是診斷的依據之一。

周學海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醫學家,他的著作也比較多,有代表性的主要有【讀醫隨筆】【脈學四種】【傷寒補例】【形色外診簡摩】【重訂診家直訣】等。此外,他還校勘評註過【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古醫籍。

註: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