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咳出「肉疙瘩」,竟是……

2024-07-12健康

「氣管腫瘤」對人們來說

比較陌生

是呼吸系統的少見疾病

以往的常規之治療手段

是由胸外科手術

切除腫瘤後進行氣道重建

手術難度大、風險高

近日,50歲的鐘女士,半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咳嗽,無明顯咳痰,就診於廈門某衛生院,予胸部正位片後予止咳治療,未見明顯好轉;

後就診龍巖市第一醫院,經檢查發現,胸部CT示右上肺、右上肺門及右上縱膈多發團塊影伴多發鈣化竈,氣管隆突上方可見不規則團塊影,約占管腔90-95%。

這麽大的氣道內腫物,只為氣管留下一絲縫隙通氣,外面的空氣進不來,裏面的空氣出不去,且在隆突上方,直接影響雙肺通氣,氣道內的粘痰隨時有可能堵塞氣管導致窒息。

該患者入住龍巖市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後,在術前檢查完善胸部增強CT時發現氣管內腫物血供豐富,由胸主動脈發出的粗大支氣管動脈直接供應腫塊,這樣的手術,若術中出血,且極有可能是大出血,隨時有窒息風險;住院期間患者間斷氣促發作,且發作頻率越來越頻發,呼吸時三凹征明顯,氣道介入手術迫在眉睫,但又風險重重。

經多學科討論,與家屬充分溝通後,決定「拆彈」;腫瘤綜合治療科姜允山副主任醫師於DSA下將供應腫瘤的責任支氣管動脈栓塞,減少術中出血風險;呼吸與危重癥醫學柯林釗盛副主任醫師、胡銘虹主治醫師及李惠主管護師、麻醉科沈熠副主任醫師等,於手術室行氣道介入手術,即電子支氣管鏡下將氣道腫物切除。經過一個下午的連軸手術,氣道腫物成功拆除,壓在患者胸口的大石頭成功移除。

林釗盛副主任醫生介紹:支氣管鏡下氣道腫物切除術,具有創傷小、回復快、並行癥少等特點,可快速緩解癥狀,延長生存時間,並為爭取下一步治療創造機會。

馬誌益主任醫師:成功的氣道介入手術,離不開患者及家屬的信任,離不開手術過程中醫護的合作,離不開多學科的緊密配合協作,也離不開醫院對呼吸介入學科發展的支持。

隨著電子支氣管鏡、內科胸腔鏡等微創治療手段的豐富,以及高頻電刀、呀起到、冷凍等內徑下治療技術不斷成熟,微創手術在呼吸領域也得到了廣泛套用,越來越多手術可以透過內鏡完成。

氣道腫物會造成氣道梗阻產生氣急和呼吸困難,病人可見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嚴重時可窒息。所以,病人一旦出現氣急和呼吸困難,一定要抓緊時間到醫院來就診。

[END]

文字:胡銘虹

圖片: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提供

編輯:陳泉莊

稽核:方 勇

監制:陳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