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防控癌癥,人均百歲不是夢

2024-03-12健康

談癌色變,目前國內死亡原因排名,癌癥是排在了第三位,但患癌的人數與癌癥的死亡率卻都是名列世界前茅。一樁事情當近期是不能立即看到其致命的結果時,人們往往是少有恐懼,如吸煙和飲酒等。但是,一旦患了癌癥,即變成了是可以看得到的死亡,因此大家都會極度恐慌。

中國不只是每年死於癌癥的人數位列全球第一,而且還是越來越多。2005年,中國每年大概有200萬人死於癌癥,到2020年已經升到了240萬人,增加了20%。主要是因為患者的數量增加了,尤其是老年患者。中國死於癌癥的人增多,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人口的快速老齡化。隨著年齡的增長,細胞的基因突變會不斷增加,容易產生癌細胞,還有抑制癌變的免疫細胞的功能也會衰退。

有數據顯示每10萬人中死於癌癥的人數,0-19歲是4.9個人;20-39歲是14.5人;40-59歲是125.3人;60-79是801.1人;如果活到80歲以上,則是2879人。因此,80歲的老人死於癌癥的可能性是30歲年輕人的200倍。全球大約五分之一的人會在一生中患上癌癥,大約九分之一的男性和十二分之一的女性是死於癌癥。

與全球的數據一致,中國男性死於癌癥的風險也遠遠大於女性,男性死於癌癥的風險接近女性的兩倍。在癌癥高發的年齡段上也有差異,男性高於女性的是在 0~19歲和60歲以上的年齡段,而女性高於男性則是在20~59歲之間。男女癌癥新發病例的峰值皆是在60~79歲年齡段。

這種性別差異的原因還沒有完全弄清楚。有生物學原因,比如男性激素和體型的差異,如高個子患癌的風險會更高,每增高10厘米風險會增加10%以上。當然也有生活習慣等原因,很多一級致癌物,比如吸煙、飲酒、嚼檳榔等不良習慣,重點消費人群都是以男性居多。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煙草生產和消費大國,有3億煙民,全球遙遙領先,同時還帶來了7億的二手煙暴露群體,包括大量的女性和兒童。

在中國目前新發病例中,排名前五位的癌癥型別為肺癌、結直腸癌、甲狀腺癌、肝癌和胃癌,共占癌癥新發病例的 57.42%。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和食道癌是癌癥死亡的前五位癌癥,占癌癥死亡總數的67.50%。其中男性癌癥死亡原因前5位為肺癌、肝癌、胃和腸癌、食道癌,占男性癌癥死亡總數的 74.28%。女性癌癥死亡的前5位為肺癌、結直腸癌、肝癌、胃癌、乳癌,占女性癌癥死亡總數的58.78%。

從2005年到2020年,中國癌癥型別的圖譜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男性的前5大癌癥死亡型別沒有變化。女性前幾位略有變化,肝癌從第3升到了第2,結直腸癌從第5升到第4,乳癌從第6升到了第5,而食道癌大幅下降,從第2降到了第7。如果從不同癌癥型別所占百分比來看,無論是男女,肺癌、肝癌和胃癌依然是最重要的三大型別。這其中肺癌死亡的人數比例還在不斷地擴大,十分不容樂觀。

癌癥是種人類個體都必然會發生的疾病。假如一個人只要是沒有因為其它的疾病而死亡,並一直生存著的話,其最終的結局一定是會患上癌癥,應該是無人可以幸免。因此,對於癌癥的預防、診斷與治療則是非常的重要。

現在,世界各國都在積極努力地與癌癥持續抗爭著,爭取減少並治愈癌癥。因此,相互之間的對照與學習則是非常的重要。有很多疾病的發生,人種之間的差異較大。作為人種相近的日本,其對於防治癌癥而所做出的各項努力與工作,還有成績,對於我們而言也是有著極大的參考作用,值得學習與改善。

雖然說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在逐年增長。但是,癌癥自1981年以來一直都是日本人死亡原因的第1位。在人群中,每死亡的3人當中就有1人是死於癌癥。其男女的癌癥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上升,特別是從50歲開始有急劇上升的傾向。

據日本的調查報告,2009~2011年被診斷為癌癥的人的5年生存率,總體為64.1%。其中男性是62.0%,女性66.9 %。日本人一生中被診斷為癌癥的機率(基於2019年數據),男性為65.5%(2人中1人),女性51.2%(2人中1人)。日本人死於癌癥(基於2021年的數據),男性26.2%(4人中1人),女性17.7%(6人中1人)。並且,在這次的調查中也顯示,癌癥的10年生存率是59.4%。也就是說,發現癌癥的人群中有60%左右的人在10年後還依然活著,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數位。也就是說,即便是患了癌癥,大多數人也完全有可能繼續生存很長的一段時間。

日本為了實作透過癌癥篩查減少癌癥死亡率的目標,努力建立起具有科學依據的篩查體系,組建合理而精準的管理體系,由此提高早期癌癥篩查的受診率。一般來說,發現癌癥後,接受癌癥手術治療的難度越大,則其生存率越低。癌癥手術治療的難易與發現時癌癥的階段相關,因此,早期發現癌癥,對癌癥的生存率的影響是至關重要。幾乎所有部位的癌癥發現的時期(癌癥分為I~IV期)越早,10年後的生存率則是越高。

1、通常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癌癥的風險也會增加;2、遺傳因素會影響一部份癌癥的發病,如果有家族史的話,個人的患癌風險可能會提高;3、也有吸煙,飲酒,紫外線,放射線,化學物質等環境的影響;4、某些病毒或細菌感染可能會導致癌癥。如果定期接受各種癌癥的篩查,就可能有助於降低患癌的風險。一般癌癥的腫塊只要達到了5公釐以上,就有可能被早期發現。

根據國家衛健委公布的訊息,中國癌癥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已經從十年前的30.9%上升到了40.5%,雖然上升了10%左右,卻與日本癌癥患者的治愈率仍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如果加算上兩國人均壽命的差距,治愈率的差距應該會是更大。根據德國【每周鏡報】釋出的報道,日本的人均壽命在全球最高,人均壽命達到了83.7歲,中國的人均壽命是76.1歲。經研究預測,到2045年的時候,日本的人均壽命將達到驚人的90歲。

這一切也歸功於日本在癌癥防控方面做出的努力,最重要的包括以下的幾點措施:

1、控制吸煙:1966年日本全國吸煙率高達83.7%, 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吸煙的人容易患上多種癌癥,而且會導致身邊被動吸二手煙人的癌癥發病率也增加。因此,日本積極控制吸煙。如今,日本的全國吸煙率已經小於20%,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2、控制飲酒:除了吸煙會增加癌癥風險之外,飲酒也會,而且飲酒越多的人,患癌風險就越大。日本癌癥專家很早就呼籲要控制飲酒,並表示這也是防癌的一種根本措施。

3、重視早期發現:最關鍵的是日本重視癌癥的早期篩查工作,這使得日本的早期癌癥治愈率高達60%。日本國立癌癥中心表示,日本人非常重視精密體檢,這一措施直接使日本直腸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提高到90%以上,死亡率也大大下降。

中國癌癥死亡率高於世界平均水平是事實,其中有醫療整體水平差距、晚期癌癥較多等主要原因。國家衛健委提出的目標,到2030年癌癥5年的生存率要達到46.6%。提高生存率最重要的不是靠新藥,而是依賴於預防和篩查。現在,已開發國家的結直腸癌死亡已經在減少,而我們仍在增加,和腸鏡等早期篩查做得不夠有直接關系。相類似的還有很多癌癥方面的篩查。

研究表明如果控制以下的9個因素,中國有45%的癌癥死亡是可以預防的,也有專家在反思中國癌癥高發的原因,針對過去30年來癌癥的發病率和生存率等因素進行了分析之後發現,有45%的癌癥死亡都是源於9種可以改變的危險因素,這9種因素分別是環境因素、傳染性疾病、吸煙、身體活動、糖尿病、肥胖、飲食、空氣汙染以及飲酒。因此,做好這9個危險因素的防控,有將近一半的癌癥都是可防可控。防治癌癥,不僅僅是需要社會的努力,更需要的是每個人自身的努力,而後者顯然是更為重要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