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徐暢:樹立兒童先天肺疾病治療標桿,實作健康肺組織「零損傷」

2024-09-27健康

「徐大夫,您看看我孩子的肺還能保住多少?」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徐暢在從醫之初,就有個困惑,為什麽兒童先天肺畸形作為良性疾病,要借用成人治療肺癌這一惡性疾病的手術切除方式?肺葉上僅有一點畸形,為何要切除整個肺葉?

「人有五個肺葉,就像樹枝上結了五個果子,其中一個果子的一小部份壞掉了,最簡單的處理方式是把果子摘下來扔掉,果子扔掉可以重新生長,但兒童的肺被切掉是不可再生的。」徐暢敏銳的察覺到,兒童並非縮小版的成人,照著成人的手術方式給兒童做手術是有問題的。

在徐暢的不斷探索下,經過數年的創新發展,兒童胸腔鏡手術不斷更新叠代,已由第一代兒童胸腔鏡肺葉切除術,發展到第二代兒童胸腔鏡解剖性肺段切除術,目前已成熟開展第三代兒童胸腔鏡精準解剖性病竈切除術治療兒童先天性肺囊性病。

在胸腔鏡下解剖性病竈切除術(TALR)術中,只切除病竈,保留全部正常肺,安全有效的最大程度保證患兒術後肺的恢復,使先天性肺畸形患兒的治療方式達到最理想狀態。TALR手術已大規模實施近5年時間,透過該創新手術方式,患兒獲得了更佳的手術方案,相關研究論文也被國際知名期刊收錄。

目前,兒童胸腔鏡下解剖性病竈切除術年手術量超過200例,該技術已是國內和國際領先,病源覆蓋全國。「希望這一手術方式能成為全球範圍內治療兒童先天性肺畸形的首選和最理想的治療方式。」徐暢說。

為患兒保留更多肺組織

2023年,一位家長帶著十七八歲的患者來到了徐暢的門診。「這個年紀可以去看成人的門診了,家長帶患者跑遍了北上廣的成人胸科,醫生都說,手術能做,但左邊的肺要全部切除。」徐暢介紹,該患兒是先天性肺囊性病,一直沒有經過系統性的診治,直到最近兩年,出現呼吸困難等癥狀,家屬才四處求醫問藥。

先天性肺囊腫是一種肺部先天性畸形,在小兒並不少見,是個良性的疾病,這樣的疾病就要切除整個左肺,家屬和患兒都覺得有些難以接受。在多方打聽之下,家屬帶著患兒坐著飛機來華西求醫。

徐暢仔細的詢問了病史,看了患兒的影像資料後肯定的告訴家長:」患兒年紀較大,體型也大,胸腔鏡下解剖性病竈切除術的手術創面相對幼兒也會大,手術難度也會更高,不過,肺,是可以保住的!」徐暢說。

正常情況下,徐暢團隊做一台胸腔鏡下解剖性病竈切除術的時間是66分鐘左右,這位患兒用了整整四個小時。「術後,患兒恢復的非常好,三個月後來復查,患兒保留下來的左肺,功能也完全恢復了。」徐暢對此感到十分欣慰,他說:「只要手術效果好,患兒恢復的好,手術付出再多時間都是值得的,」

「在我團隊開展胸腔鏡下解剖性病竈切除術前,國際通用的治療兒童先天肺畸形的方式是肺葉切除。」徐暢表示,該手術方式是借鑒成人胸外科治療肺癌等惡性疾病的手術方式,但惡性疾病與良性疾病的性質有著天壤之別。就好比,如果手上漲了個惡性腫瘤,為了把惡性腫瘤切幹凈,骨科大機率會選擇切掉手掌,甚至做截肢,如果是六指,骨科大機率會選擇把多余的指頭切下來,保留正常的手掌。

徐暢團隊透過回顧性研究發現,第一,畸形的病竈與正常的肺有明顯的外觀分界,第二,術者透過前期積累,能做到對各肺段主要動靜脈、支氣管、肺組織分別進行精細化解剖處理,同時套用迴圈和通氣兩種方法對肺段邊界進行精準判斷,第三,將畸形肺組織切除後,剩余的正常肺可恢復功能。「有了這三點作為理論基礎後,團隊開展了大量的胸腔鏡下解剖性肺病竈切除術,為患兒盡可能的保留了更多的肺組織,提升患兒的生存品質。」

精準管理,助患兒快速康復

「小兒外科之父」張金哲院士曾說過,願「兒無痛,母不悲」。徐暢表示,科室收治的患兒普遍年紀較小,對疼痛耐受程度差,吃藥要哭、打針要哭更不要說做手術了,離開熟悉的家人,更要哭鬧不休了。

「做醫生,不光要手術做的好,要有人文情懷,患兒及家屬的方方面面的感受都要顧及到。」徐暢表示,由於在圍手術期間,由於全麻手術禁食禁飲的要求,患兒常常會因為饑餓和口渴而產生強烈的不適感,導致哭鬧不止,難以安撫,這不僅給患兒自身造成困擾,影響術後恢復,也使得家屬們感到焦慮和不安,成為圍手期護理的難點之一。

針對圍手術期護理的難點,徐暢團隊聯合麻醉科、營養科等多學科合作為圍手術期胸科患兒調變了腸內營養制劑,「傳統手術術前需要禁食6-8小時,但對於年齡較小的患兒而言難以忍受,團隊為這樣的患兒量身制作了營養制劑,在術前的1-2小時還可正常飲用,術後的進食時間也大振幅提前。」徐暢說。

在麻醉、營養以及小兒普胸外科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所有患兒都服用營養液,並且所有患兒術後均未發生嘔吐、嗆咳等不適情況。「營養液對患兒的圍術期管理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既能減輕患兒口渴和饑餓感,增加患兒舒適度,又能提高患兒對手術創傷的耐受性,減少手術後並行癥,提高患兒及家長滿意度。」徐暢說。

此外,徐暢還強調,作為外科醫生一定要把手術做好,他指出,手術是影像患者生存的關鍵因素,精細、精準的高品質手術才能讓患兒最大程度獲益。手術要做的準、做的規範,同時還要降低並行癥。

在徐暢的高標準、嚴要求下,患兒嚴重並行癥發生率幾乎為零,術後大部份患兒都可以直接回到病房,術後三天即可出院。很多遠道而來的患兒家屬都說:「我們是坐著飛機來的,又是坐著飛機走的,來和走的時候幾乎沒什麽區別。」

引領兒童先天肺疾病微創治療先鋒之路

近年來,徐暢的名氣越發大了,越來越多省外甚至海外的患兒來帶華西醫院接受治療。自2011年以來,徐暢團隊在小兒普胸外科的微創技術就處於國內領先水平,2019年,徐暢團隊將微創技術進一步叠代、升級,創造了胸腔鏡下解剖性病竈切除術,更是在全國範圍內樹立了治療先天性肺疾病的標桿。

根據去年統計的數據,在徐暢治療的先天性肺畸形患兒中,來自外省的患者比例高達70%,覆蓋全國的外地患者比例超過了90%。還有一些來自海外的華裔兒童也選擇來到華西這裏接受治療。

在學術研究方面,為提升先天性肺氣道畸形臨床治療的規範化水平胡治療品質,徐暢執筆了第一個針對先天性肺氣道畸形制定的專家共識,【先天性肺氣道畸形診療中國專家共識(2021版)】,該共識將國內外最新治療方案和華西小兒外科多年臨床診治經驗相結合,為臨床醫生提供了更多選擇。

面對這些成績,徐暢深感責任重大,因此,也更加堅定了推廣這項技術的決心。徐暢始終堅持開放的態度,透過進修培訓全國各地的大型醫院醫生,幫助他們掌握這項先進技術。同時,還透過派遣醫生到外地醫院協助開展手術,確保技術的套用和推廣。

此外,徐暢還積極參與並組織國內外的學術會議,分享和推廣手術經驗與技術。「我的目標是不僅在國內推廣該技術,更要將其推向全球,造福更多患兒。今年,在全球兒童胸鏡學組會議上,將圍繞這項技術進行專題發言,向全球展示此項技術。」 徐暢表示,只有廣泛推廣並得到認可的技術,才是真正意義上成熟的好技術,才能更好地服務於全球的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