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身體出現5種癥狀,很可能是血管堵了,拖下去很危險!

2024-10-04健康

眾所周知,

心血管健康很重要,

而心血管要想保持健康,

需要警惕一種總是悄悄隱藏

在血管裏的小東西

血栓

它就像是遊走於血管內的幽靈,

一旦脫落流入心臟、

大腦或其他極其敏感的部位,

阻礙血液流動,

其結果可能是致命的。

血栓究竟是怎麽形成的?

哪些訊號是血栓堵塞血管的「預警」?

血栓是怎樣形成的

如果把人體比作一台儀器,其精妙、復雜程度算得上是自然界之最了。

光是血液流動這塊,人體內就存在兩套系統:

凝血系統: 由血小板、凝血因子(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組織因子)等成分組成,主要負責「堵」。

抗凝血系統: 負責「疏」,血漿中的抗凝物質主要包括抗凝血酶Ⅲ、肝素等。

當身體某個部位不小心被割破、擦傷出血時,血小板們會迅速辨識損傷部位,聚集抱團來堵住破口止血;抗凝系統也會從旁監督,以免凝血系統矯枉過正,讓血液沒法流動。

一般來說,只要這兩個系統保持動態平衡,血液在血管中就能正常流動,不會形成血栓。

而一旦兩者之間的平衡被打破,人就容易進入「易栓狀態」!

就像河水渾濁、水流緩慢時,河中容易出現泥沙淤積一樣,血栓的形成,本質上就是血液發生了凝固,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析出、黏附、凝固後,在血管內形成的固體質塊。

血管內膜損傷、血流減慢、血流產生旋渦、血液凝固性增加等因素,都會打破這種平衡,導致人體凝血功能亢進或抗凝功能削弱,慢慢就「養」出了血栓。

千萬別覺得只有老年人才會被血栓盯上。

無論什麽年紀,若你總是坐著不動、愛吃高油高脂食物、經常加班熬夜、大量吸煙飲酒或是患有三高等慢性病,都會給血栓的出現提供「有利條件」。

血栓的分類

血栓的家族其實挺龐大的,按顏色劃分,可分為 紅、白、紅白混合和透明4種。

白色血栓

又稱為「血小板血栓」或「析出性血栓」, 其成分主要為血小板、少量纖維蛋白和大量中性白血球。

白色血栓表面粗糙,質地較硬,常出現在血流較快的部位,如動脈、心瓣膜、心腔內,多在動脈硬化斑塊破裂時形成。

一旦脫落,容易隨血液進入大腦、腎、腸系膜等地方,引起腦血栓、腎動脈栓塞、腸系膜動脈栓塞等。

紅色血栓

常見於靜脈內,主要成分為纖維蛋白及紅血球。

當血流速度變慢甚至停止時,血液成分凝固,纖維素網住了大量紅血球,就容易形成紅色血栓。

新鮮濕潤的紅色血栓,有一定彈性;但隨著時間發展,紅色血栓內的水分會被吸收,變得幹燥、無彈性,還容易脫落形成栓塞,常見的有肺栓塞。

與白色血栓相比,紅色血栓的體積更大,一旦脫落容易造成大範圍的血管堵塞。

混合血栓

由血小板小梁、纖維素和纖維素網羅的大量紅血球交替構成,肉眼看上去呈灰白色與紅褐色相間的條紋狀結構,常見於心腔內、左心房內、靜脈內。

白色血栓、紅色血栓有的危害,混合血栓都有,但在「易脫落」這點上,混合血栓要比白血栓穩定一些。

透明血栓

主要出現在毛細血管內,由纖維素構成,肉眼不可見,只能在顯微鏡下觀察到。

大多數血栓形成初期,是沒有任何癥狀及感覺的。

可時間一長,

隨著血管堵塞情況越來越嚴重,

身體還是會傳遞出一些報警訊號的:

哪些訊號是血栓堵塞血管的「預警」

1. 胸悶、胸痛,呼吸困難;

2. 休息時突然一陣眩暈,失去平衡和協調能力,甚至直接昏厥;

3. 四肢突然麻木、失去知覺或出現疼痛;

4. 出現間歇性跛行,走路一瘸一拐,如走幾百米就感覺腿酸,需要休息一會才可以緩解;

5. 出現單側腿腫、疼痛,皮膚顏色變為青紫、暗紅色等。

不想成為「易栓體質」,需做到以下2點:

1.這些食物少吃

高鹽(鹹魚、火腿、煙熏臘肉等)、高糖(蛋糕、冰淇淋等)食物, 攝入過多容易造成血管損傷或增加血液粘稠度,為血栓的形成創造條件。

可適量多吃高纖維食物,增加全谷物、雜糧、雜豆和薯類的攝入,如小米、玉米、燕麥、紅小豆、綠豆、蕓豆等。

平時養成飲水習慣,【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 成人每日推薦飲水量為1500~1700毫升。

吸煙者盡早戒煙,不吸煙者遠離二手煙,酒也盡量少喝。

2.體育鍛煉不能少

每天不管有多忙,盡量別久站、久坐。

每隔1小時就走一走,伸個懶腰、勾勾腳尖、轉轉脖子等,促進血液回流。

每周3~5次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騎車、遊泳、健步走、跑步、羽球、桌球等,每次約30~50分鐘。

總之,

血栓無小事,

大家平時一定要多「動」起來,

才能有效「防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