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抽動癥狀反復、不見好?上海虹橋醫院兒科

2024-07-12健康

在抽動癥治療幹預過程中,經常會有一些孩子出現抽動癥狀反復、波動的情況,更有癥狀加重的例子出現。

為什麽會這樣呢?咨詢了發育行為門診主任,總結出以下5點,今天我們來簡單分享一下。

PART.1

了解抽動癥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抽動癥是什麽。

抽動障礙(TD),又稱抽動癥,是一種起病於兒童時期,以抽動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精神性疾病。

主要表現為不自主的、反復的、快速的、無目的的一個部位或多部位肌肉運動性抽動或發聲性抽動,多伴有好動、註意力不集中、強迫性動作或其他精神行為癥狀。

通常在2-21歲發病,男性多於女性,比例約為(3-4:1)。抽動癥可以分為:

1

簡單運動性抽動:持續時間短(數秒),包括眨眼、縮鼻子、咧嘴、聳肩和伸展四肢等。

2

簡單發聲性抽動:清嗓子、吭吭聲、舌肌抽動引起哢噠、滴答聲、由膈肌和咽喉收縮引起的呼嚕聲等。

3

復雜運動性抽動:包括簡單抽動組合,例如同時扭脖子和聳肩。

4

穢語症候群:不自主的發聲性抽動呈現為復雜的「嘮叨」樣或咒罵時;還有出現模仿動物的叫聲等。

抽動癥狀反復也要分情況,抽動癥是一類好發於兒童的慢性神經精神障礙性疾病。

它的治療行程是一個螺旋上升的趨勢,如果是可控範圍內的反復,家長不必過於擔心,按照治療進度幹預即可。如果孩子的病情變得嚴重、不可控,那需要馬上和主治醫生聯系,調整治療方案,穩住病情。

下面說說讓抽動癥孩子病情變壞的幾種因素。

PART.2

影響抽動癥的因素

01

藥物影響

藥物治療是抽動癥治療的重要方法,但不是所有的抽動癥藥物都適合自家孩子。

不管是藥物的類別還是劑量,都需要醫生評估孩子的抽動型別以及最急需解決的點,酌情使用。

藥物治療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從小劑量開始,然後緩慢地增加,達到令人滿意的最小劑量,從而把癥狀控制到可耐受的水平,並時刻註意可能發生的藥物副作用。

舉個例子,中樞神經興奮劑(包括哌甲酯)可能引起或者加重運動性抽動癥和穢語性抽動癥,曾有抽動穢語症候群加重的報道。哌甲酯可增加紋狀體多巴胺濃度,進而導致抽動。

孩子病情反復可能是藥物不適用,也可能是吃多個醫生開的藥。

由於多發性抽動這種慢性疾病的特點以及孩子的個體差異,需要有一個藥物及藥量的調整過程,在臨床中,家長最好找到具備專業知識的醫生,相對固定、每次帶好以前的就診資料,按醫囑堅持治療。

02

共患病影響

共患病不僅影響抽動癥的診斷,還不同程度影響了抽動癥的預後。

約50%-90%的抽動癥孩子伴有1種或1種以上心理行為障礙。比如抽動癥患者中40%-60%共患ADHD(多動癥),60%的抽動癥孩子出現強迫癥狀。

共患病構成TD(抽動癥)整體的一部份,是TD功能損害的來源,增加了疾病的復雜性和嚴重性。

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社會適應能力、個性及心理品質的健康發展,給治療和管理增添諸多困難。

所以當抽動癥孩子癥狀出現反復的時候,也可能是這些共患病在搗亂。

03

治療方式影響

治療的方式關乎孩子整個病程的進展。

抽動癥的治療短期目標是控制抽動癥狀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長期目標是緩解病情、降低復發率,改善孩子的社會功能。

目前,公認的治療模式是綜合治療,即藥物治療+心理行為治療+神經調控療法+中醫+康復教育等方法多個方位的綜合治療,實行醫、家、校、社一體化管理。

圖源丨內部素材,未經允許請勿轉載使用

有些家長選擇單一的藥物治療方式,對孩子抽動癥狀的改善有限,更有的家長看著癥狀減輕了就自行停藥,這不管是短期治療還是長期目標來說都是不建議的。

04

外感和飲食影響

感冒是經常引起孩子抽動癥狀加重的常見誘因之一,尤其是氣溫突然變化的時候。

因此,抽動癥孩子應適當運動提高免疫力,但要註意:不要讓孩子參加劇烈運動,如軍訓、長跑、競技性體育活動及重體力活動。尤其是春秋換季時,要註意孩子的脫衣、換衣,預防感冒。

而飲食方面,臨床中發現抽動障礙孩子大多喜葷食,對蔬菜攝入量較少。若長期進食高蛋白,高脂肪,體內蘊熱,熱極生風,極易引發肝風內動。

因此,家長應讓孩子多吃含鐵、含鋅、高鈣的食物,忌辛辣厚膩食物。同時,在服藥期間避免食用海參、鮑魚、魷魚、黃鱔等高蛋白食物。

另外,家長平時也可以為孩子準備藥茶和藥膳進行調理。

但需要註意的是,每個孩子的情況各不相同,具體調養方法需咨詢主治醫生,以免出現無作用甚至反作用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