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19歲時她親自送閨蜜安樂死,輪到自己時她說:死亡和你想得不一樣

2024-09-28健康

生死大事,有多少人能夠坦然面對?

19歲那年,她為閨蜜簽下了同意安樂死的協定,親眼目睹了生命的消逝。

沒想到,17年後,死神降臨到她自己頭上。面對腦瘤的威脅,她卻出人意料地平靜。

"死亡跟你想的不一樣",她說。

這個叫紀慈恩的女子,究竟經歷了什麽?

文本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文章。

部份細節存在藝術加工請註意甄別

19歲的生死抉擇:親手送別最好的朋友

2006年深秋,19歲的紀慈恩正沈浸在大學新生活的喜悅中。

在一個陰沈的午後,紀慈恩接到了閨蜜默默的電話。

電話那頭,默默的聲音異常沙啞:"慈恩,我回國了,能來看看我嗎?"

紀慈恩欣喜若狂,立刻趕到約定地點。然而,等待她的卻是一個面容憔悴、形銷骨立的默默。

"我被查出肝癌晚期了。"默默平靜地說出這個噩耗,仿佛在談論別人的事。紀慈恩頓時如墜冰窟,她緊緊抱住默默,淚水不受控制地湧出。

默默輕輕拍著紀慈恩的後背,繼續說道:"醫生說我最多還有半年時間。慈恩,我想在荷蘭度過最後的日子,你能陪我去嗎?"紀慈恩毫不猶豫地點頭答應。

來到荷蘭後,紀慈恩才知道默默的真實意圖。默默希望透過安樂死結束自己的生命,而她需要紀慈恩作為家屬簽字同意。

這個請求猶如晴天霹靂,讓紀慈恩陷入了巨大的矛盾和痛苦中。

起初,紀慈恩堅決反對。她日夜陪伴在默默身邊,努力給予鼓勵和安慰。然而,隨著病情的加重,默默的痛苦日益加劇。

紀慈恩親眼目睹了默默因劇痛而撕心裂肺的哀嚎,看著她痛得咬破嘴唇、抓爛床單。每一次,紀慈恩都感同身受,心如刀絞。

看著好友如此痛苦,紀慈恩的內心防線徹底崩潰。她顫抖著簽下了同意書,淚水模糊了她的視線。

在默默生命的最後時刻,紀慈恩握著她的手,輕聲訴說著兩人共同的回憶。

默默的嘴角掛著淡淡的笑意,眼睛緩緩合上。她的面容安詳,就像是進入了一場甜美的夢鄉。

紀慈恩呆坐在病床前,內心充滿了悲傷、自責和迷茫。

在默默去世後,她還將默默的骨灰帶回國,為她舉辦了一場追悼會。

令紀慈恩沒想到的是,當同學們得知默默是被安樂死時,把一切矛頭都對準了紀慈恩,甚至稱紀慈恩是「殺人兇手」。

面對鋪天蓋地的譴責,19歲的紀慈恩徹底崩潰了。

她受不了這些謾罵和質疑,躲進了家中自己的屋子裏。在這期間,她滴水未進,不管家人怎樣勸導,她都不說一句話。

家人心急如焚,最終不得不將她送進醫院。醫生診斷她患上了嚴重的創傷性應激障礙。

接下來的兩年裏,紀慈恩在黑暗中掙紮。她反復夢見默默痛苦的樣子,夢見人群對她的指責。白天,她惶恐不安;夜晚,她輾轉難眠。

父母的安慰、朋友的開導,都無法將她從深淵中拉出。

直到有一天,紀慈恩在治療中遇到了一位同樣經歷過至親安樂死的老人。

老人平胡地說:"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品質。你幫助了你的朋友,這是一種勇氣和愛。"這番話如同一道光,照進了紀慈恩陰暗的內心。

漸漸地,紀慈恩開始接受現實,學會與自己和解。

她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決定,意識到那是出於對默默的愛和尊重。兩年後,紀慈恩終於走出了陰霾,重新擁抱生活。

這段經歷徹底改變了紀慈恩。她決定投身於安寧療護事業,希望能為更多臨終患者提供幫助和關懷。

19歲時,紀慈恩第一次接觸生與死的界限,這讓她過早地面對了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真相,也讓她更加珍惜生命,懂得了愛與勇氣的真諦。

與死神共舞:一路陪伴生命的終點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紀慈恩輕輕推開了醫院病房的門。

床上躺著一位面容憔悴的老人,眼神渙散地望著天花板。

紀慈恩走到床邊,握住老人的手,溫柔地說:"王爺爺,我來看您了。"老人緩緩轉過頭,眼中閃過一絲光芒。

這是紀慈恩作為臨終關懷誌願者的日常工作之一。

從2009年起,紀慈恩成為了150多位生命旅者的最後陪伴者,見證他們走過人生的終點站。

每一次陪伴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也是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思考。

在一次次的陪伴中,紀慈恩記錄下了上百份生命檔案。這些檔案裏有歡笑有淚水,有遺憾也有圓滿。

2014年,紀慈恩在雲南大理創辦了"死亡體驗"工作坊。

這個獨特的計畫旨在幫助人們直面死亡,珍惜生命。在一次模擬飛機失事的活動中,參與者們被蒙上眼睛,耳邊響起急促的警報聲。

主持人沈重地宣布:"各位乘客,飛機即將墜毀,請做好最後的道別。"房間裏頓時響起了抽泣聲和低語聲。當燈光重新亮起時,許多人已淚流滿面,緊緊擁抱在一起。

一位參與者事後感慨道:"我從未如此清晰地感受到生命的珍貴。

以前總覺得生命很長,現在才明白每一刻都應該好好珍惜。"這正是紀慈恩希望傳達的資訊。她相信,只有真正面對死亡,人們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義。

然而,紀慈恩對死亡的理解並非來自理論,而是源於她親身經歷的重大失去。

2010年,紀慈恩在北京的一家福利院認識了一位外國誌願者。這個陽光帥氣的小夥子患有嚴重的心臟病,來中國是為了幫助和他有相同病情的孤兒。

兩人相識相知,卻因為男孩的病情無法長相廝守。

在一個秋高氣爽的下午,男孩拉著紀慈恩的手,輕聲說:"我要回國了。"紀慈恩心裏一沈,她知道這可能是永別。

男孩臨走前為福利院的孩子們買了一條狗,還收養了一個孤兒帶回國給父母撫養。

2016年,紀慈恩又經歷了一次重大的失去。她收養的女兒真真因先天性心臟病離世,年僅17歲。

在真真生命的最後時刻,紀慈恩寸步不離地守候在病床旁,手指溫柔地描繪著女兒熟悉的面容。

真真用盡最後的力氣說:"媽媽,如果你以後成為別人的媽媽,可不可以不要忘記我。"這句話讓紀慈恩淚如雨下。

悲傷過後,她開始安慰自己,死亡不是終點,而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

當死神降臨:以平靜之心迎接生命的終章

2012年的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紀慈恩正陪著一位精神病兒童在街頭散步。

突然,孩子情緒失控,沖向馬路。紀慈恩毫不猶豫地追了上去,在車流中穿梭。就在她即將抓住孩子的那一刻,一輛疾馳而來的汽車將她撞飛。

醒來後,醫生神色凝重地告訴她,這次車禍造成了嚴重的腦部損傷,未來可能會引發腫瘤。

聽到這個訊息,紀慈恩卻出人意料地平靜。她微笑著對醫生說:"謝謝您的提醒,我會好好照顧自己的。"

出院後,紀慈恩依舊積極投身於公益事業。她繼續在福利院做誌願者,陪伴孤兒們成長。

她還經常去醫院探望臨終病人,給他們帶去溫暖和希望。生活似乎並沒有因為那次車禍而改變。

然而,2019年的一次例行體檢,卻讓紀慈恩不得不正視那個七年前被預言的可能性。

醫生指著CT片子,嚴肅地說:"紀女士,您的腦部出現了腫瘤。"紀慈恩靜靜地看著那個白色的陰影,內心卻異常平靜。她輕聲問道:"我還有多長時間?"

醫生建議盡快手術,但也坦言手術風險很大。面對這個艱難的決定,紀慈恩沒有猶豫太久。

她選擇了接受手術,並在社交媒體上釋出了一條訊息:"朋友們,我要去和死神玩捉迷藏了。不過別擔心,我可是捉迷藏高手哦!"

手術前夜,紀慈恩躺在病床上,回想起自己的人生。她想起了那些在福利院度過的歡樂時光,想起了陪伴臨終病人時的感動,想起了養女真真離世時的悲傷。

她輕輕閉上眼睛,心中復雜的情緒難以言說。

第一次手術很成功。術後,紀慈恩恢復得很快。

她開始在病房裏畫畫,有時還會給其他病人講故事。護士們都說,紀慈恩的病房是整個樓層最有活力的地方。

然而,2022年初,紀慈恩的病情再次惡化。醫生告訴她,需要進行第二次手術,但成功率只有50%。面對這個訊息,紀慈恩依然保持著樂觀。

她對醫生說:"50%的機會已經很好了。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感謝生命給我的一切。"

手術前一天,紀慈恩透過律師確定了遺囑。

她特別囑咐,如果自己離世,不要為她守靈,只需要插幾根羊肉串就好。這個要求讓律師哭笑不得,卻也深深感動。

手術後,紀慈恩大部份時間處於昏迷狀態。

但每次短暫清醒,她都會對身邊的人露出微笑。她的律師在社交媒體上釋出了她的近況,引來無數網友的祝福和鼓勵。

在漫長的康復過程中,紀慈恩始終保持著積極的心態。

她告訴來探望的朋友:"死亡只是一件小事,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活著。"她還鼓勵大家要珍惜當下,活出生命的寬度。

結語

紀慈恩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她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面對不可避免的死亡,我們應該坦然接受,珍惜當下,活出生命的意義。

她常說:"如果未來我身上發生了奇跡,那一定是我活出來的,不是誰賜予的。"

如今,紀慈恩仍在與病魔抗爭。但無論結果如何,她都已經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了生命的真諦。

她的故事將繼續激勵著更多人,去勇敢面對生命中的挑戰,用愛和希望照亮人生之路。

參考資料

紀慈恩——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