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是藥食兩用的中藥,有兩千多年的藥用史,可補氣保健康,除了泡水喝還能燉肉熬湯,用起來低廉,補起來快捷,治起來方便,是很多人知道和選用的「平民藥」、「家常藥」。
中醫看來,黃芪有「4個百」的特點:
1、百變之藥。 黃芪有土黃、淡黃、乳白、黑皮等外觀顏色,有生藥切片、蜜炙、炒制、酒炙等炮製方法,有補氣固表、清肺、健脾、生肌、解毒、養血、升舉、利水、除瘡等多種功效。
2、百搭之藥。 黃芪可與多種食物和藥材搭配,入藥有記載的方子超過200個,偏方不計其數,常與黃芪搭配的藥對,有當歸、肉桂、白朮、山藥、菊花、防己、知母、陳皮、金銀花、敏督利等。
3、百戰之藥。 黃芪不僅可泡水、可熬煮、可外用、可補虛通痹,更主要是千百年實踐中,積累了大量使用經驗和方法,近些年黃芪用得比較多的,是在抗擊新冠、流感、黴漿菌肺炎等場合。
4、百地之藥。 黃芪的產地眾多,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網站披露,中國有17個省份、超過200個縣區在大量種植黃芪,以甘肅、山西、內蒙、青海、寧夏、四川等地產量大、品質好。
不論怎麽百搭,怎麽百變,黃芪是「優秀、平民、低廉、便捷」補藥的身份一直沒變,入脾肺二經,藥力通行三焦六經,補益內外平衡陰陽的歸經、功效一直沒變。
很多人不知道,黃芪還是中國長期產銷兩旺的萬噸級藥材,據權威藥材網統計,僅2022年全國黃芪產量就達7.81萬噸,國內用掉7.3萬噸,出口約5000噸。這意味著,目前市面上的黃芪,基本是新貨,少有陳貨和舊貨。
黃芪不是陳皮、半夏、吳茱萸,放置越久越值錢,而是越新鮮功效越好。人們普遍的用法是「水杯泡一點」、「燉湯放一點」、「治病用一點」。不過,有的人發現,黃芪作為優秀的補藥,吃黃芪進補,一段時間後兩個問題很明顯:
1、越吃身體越差 ,表現為面色萎黃不紅潤,舌苔黃膩,眼袋和下肢浮腫,小便起泡,夜尿增多,感覺比以往更虛了,有的人認為是「黃芪拔腎根」。
2、沒有什麽效果 ,剛開始吃感覺氣足了,腿腳有勁,精神頭上來了,但沒幾天又恢復原樣,甚至身體還有「掏空感」、「漏氣感」,出汗多了,口腔潰瘍了,濕熱和上火癥狀明顯。
有的人歸咎於黃芪人工種植效果不好、農藥殘留超標、炮製方法不對等原因。其實,黃芪效果不好,使用後出現問題,很可能是5個原因:
1、黃芪自身品種的原因。 一個是買到了假黃芪,一個是炮製加入了非法物質提鮮增色。更主要是黃芪種植4個要素,沒有全部滿足。
黃芪種植條件比較苛刻。四個要素是:平均氣溫3到7攝氏度,氣候涼爽;以風化土壤為主,土質優良;海拔較高,幹旱少雨;種植區域遠離汙染。這四個要素缺一不可,有的地方雖然種出黃芪,但屬於殘次品、劣等品,不能與優等品相比。
2、吃黃芪的季節不對。 不少人覺得,用黃芪泡水也好、熬湯也好,補益身體是可以全年進行的。但黃芪在春季吃是不合適的,春季宜升發,黃芪的固表作用剛好與之相逆。
另外,黃芪雖然搭配的藥材很多,但有的人在吃了杏仁、玄參之後,再吃黃芪就不合適了,會出現副作用。
3、用黃芪補氣,泡水或熬煮方法不對 。正確的方式是「三煎三煮」:先用清水浸泡30分鐘,然後加入適量的水文火煮30分鐘,汁水濾出,此為一煎一煮;隨後加入新的清水文火煮15分鐘,濾出湯汁,此為二煎二煮;再次重復這個流程,為三煎三煮。
把3次煮的黃芪湯混在一起,加入大米煮粥或燉肉均可,使黃芪補氣更平胡,不易上火,反觀用黃芪泡水補氣的行為,黃芪的功效可能未完全發揮。
4、辨證使用黃芪來補益的條件錯了。 辨證使用黃芪補氣有5個時機:
一是面色黃白,黯淡無光,不紅潤,面容浮腫,眼神空洞。
二是肌肉松軟,不夠堅實,且日常汗多,天冷容易過敏或感冒咳喘。
三是體胖肥白,下肢經常有滯漲感或浮腫感,手足麻木抽筋,舌淡而胖,典型的氣虛水停。
四是用餐後仍感覺體虛無力,頭暈眼花,有時還有冷汗滲出,伴有心悸心慌問題。
五是精神易受幹擾和分散,傷口難以愈合,不太愛說話。
如果不是這些癥狀表現,隨大流吃黃芪,反而會抽走身上的元氣,脾肺腎都會出現異常,這就是「拔腎根」。
5、不適合吃黃芪的人亂用黃芪 。這是老生常談的問題,濕熱、陰虛、熱毒熾盛、舌紅少津、高血壓、偏熱體質、孕婦群體等7類人,不適合黃芪,否則易滯脹、生熱、易怒、上火加重,甚至出現意外。
而且,即使是黃芪泡水保健,每次用的量不要超過15克,而且要分兩三次服用,過量也會擾亂氣機。
這裏重點分析的是黃芪用於日常補益、保健時,易犯錯的5個原因,如果用於治療,用量大、中、小會有不同的效果,更需註意,所以提醒我們,越是尋常的中藥、補藥,使用同樣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