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每兩月給藥一次!愛滋病防治進入長效治療時代

2024-09-04健康

愛滋病(後天性免疫缺陷症候群,AIDS)進入中國,這是第39個年頭了。

1985年,北京協和醫院報告了中國首例愛滋病患者,揭開了中國愛滋病防治序幕。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愛滋病經輸血和血制品傳播基本阻斷,母嬰傳播和註射吸毒傳播降至歷史最低水平,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療成功率達到95%以上,每年新報告感染者數、感染者病死率均呈下降趨勢,中國愛滋病疫情整體處於低流行水平。

中國即將要邁入對抗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第40年,當前愛滋病防治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什麽?治療有何新進展?對此,【醫師報】采訪了 天津市性病愛滋病協會會長、天津市第二人民醫院感染二科主任馬萍 貴州省貴陽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副主任龍海

艾滋 終結之戰

我們距離「到2030年結束愛滋病流行」的目標還有多遠?

2021年6月,聯合國大會表決透過新的全球愛滋病防治政治宣言,各國承諾「2030年終結愛滋病流行」目標不變,承諾2030年前實作「三個95%」目標,即 95%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能得到確診,95%的確診者能獲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以及95%的接受治療者體內病毒受到抑制

「得益於醫學技術發展和‘四免一關懷’等政策的深入貫徹,目前中國愛滋病疫情整體處於低流行水平,正穩步邁向結束愛滋病流行的全球目標。」馬萍主任介紹,中國愛滋病防控工作取得顯著進展,但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大,所以愛滋病感染者的絕對數量較高。截至2022年底,中國報告存活HIV/AIDS患者122.3萬例;2022年新報告HIV/AIDS患者10.7萬例,這些數據也提醒我們,防控工作任重而道遠。

「盡管我們已經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前方的挑戰依然嚴峻且多層次。」馬萍主任深入分析了當前愛滋病防治的形勢,指出了幾個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首先,老年HIV感染者群體的增長不容忽視。 在愛滋病研究領域,一般將≥50歲作為老年人群分類界限,以便與通常的15~49歲年齡組性活躍人群相區別。中國是全球老年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HIV老年感染者報告病例增多,由此而帶來的社會問題尤為突出。

其次,年輕學生群體HIV感染率的上升令人擔憂。 包括大學生和中學生在內的青年群體,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其健康狀況對社會發展至關重要。

最後,長期治療需求與醫療資源壓力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 由於HIV感染者需要長期乃至終身的抗病毒治療,這對醫療資源的供給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老齡化帶來的其他健康問題也增加了醫療支出。此外,長期的治療和疾病狀態也可能影響到勞動力的供給,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一定影響。

面對這些復雜而嚴峻的挑戰,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不僅是應對當前挑戰的關鍵,更是我們邁向終結愛滋病宏偉目標的基石。

創新防艾科普

當前世界範圍內控制愛滋病流行的最大瓶頸在於第一個95%,即95%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能得到確診。而要打破這一瓶頸,不斷開展科普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在防艾一線工作多年,馬萍主任深感公眾對愛滋病疾病及其防治存在認知誤區。不論是一般人群還是高風險「關鍵人群」,對愛滋病缺乏全面的了解。

馬萍主任表示,「在認知誤區上,針對一般人群的愛滋病知識盲區,我們亟需開展全面而深入的科普教育,引導公眾加強對疾病的正確認知,幫助相關群體透過科學、文明且註重自我保護的生活方式,來有效預防愛滋病的感染。同時,對於HIV感染者群體普遍存在的恐懼與避諱心理——‘談艾色變’,我們要讓感染者認識到, 愛滋病並非不可控的絕癥,現代醫學已能提供有效的治療手段,讓其成為可以長期控制的慢性病,透過持續服藥與科學管理,HIV感染者能像健康人一樣生活。」

此外,感染者群體存在治療層面仍存在誤區。馬萍主任指出,「以往愛滋病治療的藥物組合復雜,副作用較大,導致部份感染者中斷治療。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抗HIV藥物也在不斷改進。事實上,經過規範、及時的治療,HIV感染者的壽命已經接近非感染人群。此外,國家醫保政策和政府補助也為感染者提供了堅實的經濟支持,確保他們能夠獲得必要的治療藥物。因此,從醫生到患者,都需要摒棄治療上的錯誤觀念,以科學的態度面對愛滋病治療,確保感染者能夠得到有效、安全的治療。

「科普是引領公眾走出愛滋病認知誤區的重要途徑。」龍海副主任表示,這也是啟動 HIV持續關懷倡導疾病教育合作計畫(第一、二期) 的初衷所在。

「該計畫透過在相關平台精準投放內容豐富的科普素材,以生動有趣的形式,深入淺出地解答了公眾在預防、檢測、治療等方面的疑惑。」對於剛啟動的第二期,龍海副主任更是充滿期待,希望計畫能在內容上進行深度挖掘和廣度拓展,形式上也能更加註重互動性和參與性,深入了解HIV感染者的真實需求和心理狀態,為他們提供更加貼心、有效的支持和幫助。

長效註射治療方案開啟治療新局面

21世紀以來,新型抗艾藥物的不斷湧現為患者帶來了更多的治療選擇和希望。

「從HIV感染者需要服用3片藥物,到僅需1片,再到最新的長效治療方案在中國的落地,愛滋病治療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龍海副主任所描述的,正是這一領域發展的生動寫照。

「長效治療方案不僅能減少HIV感染者的服藥頻率,還能有效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龍海副主任指出,長期服藥所帶來的疲勞感和自我汙名化,是許多愛滋病患者難以回避的問題。每次服藥時刻提醒著感染者自身攜帶HIV病毒,擔憂其暴露HIV感染者身份。

馬萍主任同樣指出,長效註射治療方案的落地是HIV治療方式創新發展的又一裏程碑,開啟了一個以患者為中心、更加便捷高效的治療新時代。作為醫生,她始終關註著HIV感染者的需求,深知每日服藥對患者心理和精神造成的沈重負擔。而現在,長效註射治療方案讓患者只需每兩個月接受一次註射,極大地減輕了患者的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

在探討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時,患者的依從性無疑是決定治療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馬萍主任進一步強調,長效治療方案在提高患者依從性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她指出,只有當藥物在體內有效發揮作用,病毒才能得到控制,而患者的依從性則是確保這一效果的關鍵。長效藥物透過減少治療頻次,降低了患者遺忘或抵觸治療的風險,從而提高了治療的連續性和有效性。這種改變不僅有利於患者減緩病情進展,還減少了病毒傳播的風險,為他人提供保護,進一步助力中國防治目標實作。

「長效註射治療方案讓我們看到了醫學科技在改善人類生活品質、增進健康福祉方面的巨大潛力。」馬萍主任說。

龍海副主任補充道,「 每兩個月僅需一次的用藥頻率,不僅是醫療技術進步的明證,更是我們對未來更多突破的無限憧憬的起點 。作為醫務人員,我們不僅是這一進步的見證者,更是直接受益者,因為我們能夠利用這些先進手段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體驗和康復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