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夏季養生重頭戲,專家教你如何冬病夏治!

2024-07-09健康
天氣也慢慢熱起來,資深養生人士口中的「冬病夏治」最佳時期又雙叒叕來啦!
等等!什麽是「冬病夏治」?為啥逐漸流行起來了?
「冬病夏治」可不是最近才有的養生方法。它是中國傳統中醫藥外治法中的特色療法,是根據【素問·四氣調神論】中「春夏養陽」、【素問·六節臟象論】中「長夏勝冬」的克制關系發展而來的中醫養生治病指導思想。傳統醫學重視人與自然的關系,四時變換影響著人體的生命活動,養生治病也應順應自然界的變化。
「冬病」是指某些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疾病,如哮證、喘證、慢性咳嗽、泄瀉、體虛感冒等。「夏治」是指在夏季陽氣旺盛,冬病有所緩解時,辨證施治,適當地外用一些方藥,增強人體抗病、祛邪能力,以預防和減少疾病在冬季來臨時再發作,或減輕其癥狀。「冬病夏治」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在夏天的時候治療冬天容易發作或加重的疾病。
「冬病夏治」有哪些方法?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三伏貼、三伏天艾灸、三伏天針刺、三伏天拔火罐等。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最受歡迎的兩種:三伏貼和三伏灸。
"三伏貼"是一種承襲自數千載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養生技巧,也是古老天灸療法的珍貴遺產,完美展現了「冬病夏治」的中醫智慧。如今,許多人選擇貼敷「三伏貼」作為夏季調理身體的首選。三伏貼可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舒緩心胸、強健脾胃,並激發體內的陽氣,調節臟腑功能,進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力,達到治療與養生的雙重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三伏天」是一年之中自然界陽氣最為鼎盛的時刻,人體氣血充盈,經絡暢通且淺表,此時貼敷「三伏貼」,藥物更易透過穴位滲透至體內,借助藥物、穴位與經絡的協同作用,發揮出最佳的療效。

請點選輸入圖片

2024年「三伏貼」時間表
第一貼:伏前加強 —— 7月5日-7月14日
第二貼:初伏 —— 7月15日-7月24日
第三貼:中伏 —— 7月25日-8月3日
第四貼:中伏加強 —— 8月4日-8月13日
第五貼:末伏 —— 8月14日-8月23日
三伏貼註意事項
禁忌範圍:感冒發熱、嚴重心肺功能疾病、炎癥急性期患者不宜使用三伏貼貼敷部位皮膚失真傷、皮炎等情況的患者也不適合進行貼敷。
皮膚反應:貼敷後,局部皮膚出現微紅、色素沈澱及輕度瘙癢均為正常反應,不必過於擔心。如果出現刺癢難耐、灼熱或明顯疼痛感時,應立即停止貼敷,避免抓撓導致皮膚損傷。如有其他不適請前往醫院尋求專業處理。
生活習慣:貼敷後6-8小時內,不建議洗澡。避免直接對著風扇、空調等吹風,以防冷風導致身體受寒。減少在空調房間內久待,確保身體能夠得到適當的通風和調節。
在炎熱的夏季,人體陽氣旺盛,灸火的溫熱刺激,可啟用人體的經絡系統,調和陰陽,增強體內的正氣,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
生姜作為"三伏灸"中不可或缺的輔料,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它的辛辣味道能夠解表散寒,溫中暖胃,幫助人們驅散體內的寒氣,緩解因寒冷引起的各種不適。同時,生姜還能夠潤肺止咳,對於風寒感冒、肺寒咳嗽等癥狀具有顯著的療效。
三伏灸註意事項:
特定部位慎灸:面部、乳頭、大血管、孕婦的腹部和腰部區域等部位,應當慎灸;特殊人群慎灸:空腹、過飽、極度疲勞以及對灸法恐懼的患者,應當慎灸;不良反應處理:施灸過量或時間過長可能導致局部皮膚出現水皰。一旦出現水皰,只要不破裂,可以任其自然吸收。若水皰較大,可使用消毒後的細針輕輕刺破,排出水液,並塗抹燙傷油或消炎藥膏以促進愈合。及時補充水分:艾灸治療後,身體會消耗一定的水分,因此建議適當飲水,以補充體液,避免傷津。
三伏貼、三伏灸適宜人群
呼吸系統疾病:以喘累為主要表現的肺系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喘息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反復發作的呼吸道感染等。各種惡性腫瘤導致免疫力低下、需提高免疫功能者。消化系統疾病:慢性胃腸炎、胃潰瘍引起的胃脹,胃酸,胃痛等,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腹瀉。婦科疾病:痛經、月經不調、白帶異常、不孕等癥。疼痛癥:風濕、類風濕關節炎及慢性勞損引起的各種頸、肩、腰腿痛、老寒腿等。過敏性疾病:過敏性鼻炎、蕁麻疹、哮喘等。亞健康人群:常年易感冒者,身體及四肢怕冷。小兒厭食、遺尿、發育不良。
「冬病夏治」的註意事項
「冬病夏治」雖好,但它並非適用於所有人群。對於陽虛、寒濕、氣虛體質的人來說,它就像是寒冬中的炭火,帶來溫暖與舒適;對於陰虛、血熱體質的腫瘤患者而言,使用此方法則可能如同火上澆油,加劇體內的熱邪。因此,選擇「冬病夏治」作為治療手段時,必須經由專業的中醫師進行體質辨識,確保療法與個體體質相匹配。
在飲食方面,要特別註意避免過多攝入辛燥食物,如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以及新鮮桂圓或荔枝等,以防損傷陰液。夏季氣候本就炎熱,容易消耗體內的陰液,而辛溫香燥的食物會進一步加劇體內的燥熱,導致陰液更加耗損。
避免攝入大量寒涼食物。過度食用寒涼食物會損傷中陽,導致脾胃虛弱,甚至損害全身陽氣。輕度可能引發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時可能誘發舊疾。
避免攝入過多肥甘滋膩的食物。夏季容易滋生暑濕,濕熱之邪容易侵襲人體。攝入過多肥甘滋膩的食物可能導致體內外濕熱之邪的合擊,給身體帶來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