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全國名中醫丁鍔:治療足跟痛經驗

2024-01-01健康

▲丁鍔 全國名中醫 ( 1934.12-2017.7)


丁鍔, 全國名中醫,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學識淵博,臨床經驗豐富,尤其擅長治療骨傷科一些疑難雜癥。 其治療足跟痛癥的方法獨特,具有療效顯著、醫療費用低廉等特點,現將其介紹如下,以饗同仁。

臨床特征

足跟跖側痛臨床最為常見,跟骨骨刺引起的跟痛癥,多表現站立或行走時,跟骨下方疼痛,疼痛可沿跟骨內側向前散射到足底。跟骨側位X線片可見跖筋膜跟骨附著處有增生鈣化,骨刺扁平而小,棘尖向前與跖筋膜方向一致,部份患者無骨刺表現。


跟骨下滑囊炎引起的跟痛癥多表現為站立或行走時,跟骨下疼痛,按壓時有腫脹性囊性感,並有壓痛。X線片可無異常或有輕度增生。足跟跖側脂肪墊萎縮引起的跟痛癥,多為年齡偏大或有久病臥床史,表現為行走和站立時覺雙腿酸軟無力,雙足跟部疼痛,走路越長酸痛越明顯。X線片跟骨有骨質疏松,但未見骨質破壞。


足跟後側痛多在跟腱附著部位疼痛、腫脹、壓痛,行走時因摩擦而疼痛加重,跟骨後上方有軟骨樣隆起。表面皮膚增厚,皮色略紅觸之有囊樣彈性感。X線檢查多無異常發現。部份患者在踝關節側位片上,在後方的透亮三角區模糊或消失。病程久者可見局部脫鈣、骨質疏松或有骨質增生表現。


治療方法

無論是跟骨骨刺刺激脂肪墊、跟骨滑囊炎或因跟骨內高壓引起的足跟痛,丁鍔認為,其根本為瘀血阻滯,氣機執行不暢,從而局部出現無菌炎性水腫刺激神經末梢引起疼痛不適。治療中主要采用中藥熏洗患足,起到行氣活血、化瘀止痛,促進局部血液迴圈,並軟化跟骨骨刺的作用;然後采用木棒或木棰擊打跟部疼痛區域,以擴張局部皮膚血管,促進藥物吸收,使活血化瘀的藥物直達病所,同時擊打痛點可改變軟化後跟骨骨刺的方向,解除骨刺對跟部脂肪墊和滑囊的刺激使無菌炎癥更易吸收;最後用接骨消瘀散外敷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從而達到治療跟痛癥的目的。對於跟後疼痛的患者可用中藥熏洗加接骨消瘀散外敷,而無需進行棒擊。而跟痛癥患者局部紅腫或熱痛,可用骨疽拔毒散外敷。


中藥熏洗方(丁鍔經驗方): 取五加皮、公丁香、炒小茴、川花椒、香白芷、本紅花、石菖蒲、川桂枝各10g,上方加水1500mL煎煮,以煎開為度。將藥渣與藥汁一起倒入木桶中,足置於桶中,上覆蓋毛巾以熏洗患足,待水溫後,將足跟置於藥汁中浸泡。此方具有行氣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


接骨消瘀散(丁鍔經驗方): 花椒、蓽茇、五加皮、白芷、南星、肉桂、丁香、乳香、沒藥、血竭、姜黃、冰片等。共研細末,飴糖或蜂蜜調膏,外敷局部。此方具有消瘀退腫、止痛接骨的功效。


棒擊法: 在足跟熏洗10~20分鐘後,用木棒或木錘輕輕擊打足跟跖面痛點處,以感覺疼痛但能忍受為度,每次擊打約10分鐘。擊打後再用熏洗藥汁浸泡患足。作用明顯。


典型醫案

某男,時年57歲,2010年5月10日初診。因右側足跟疼痛1年余,晨起時疼痛明顯,足跟不能下地,需步行數步後方可緩解,但行走久後亦疼痛加劇。曾經多方就診,內服消炎止痛類藥物、局部封閉註射等均未見明顯緩解。檢查見右足跟無紅腫,足底跟骨跖筋膜起點處壓痛明顯,跟骨側面亦有輕壓痛;舌淡苔薄,脈弦。X線片可見跟骨跖筋膜起點處骨刺增生明顯。


診斷: (氣血瘀滯型)足跟痛。


治則: 行氣活血,通絡止痛。


方藥: 五加皮、公丁香、茴香、川花椒、白芷、本紅花、石菖蒲、川桂枝各10g。5服,2天1服;每晚煎水熏洗患足,熏洗過程中用木錘或木棒擊打足底約10分鐘,以疼痛能忍受為度,熏洗結束後,用消瘀接骨散蜂蜜調敷患足,時間約8小時。


5月15日二診: 患者跟痛明顯緩解,晨起時基本無痛感,唯步行遠時尚有疼痛不適,遵原方繼用5服,並繼續采用棒擊和消瘀接骨散外敷。方藥未盡而疼痛已經消除。


按: 患者年近六旬,肝腎漸衰,筋骨不充,加之足部勞損致使局部骨質增生,經脈瘀阻,氣血執行不暢而出現疼痛不適。雖然肝腎虧虛是跟痛癥的發病基礎,但局部氣血瘀滯是疼痛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治療上丁鍔采用局部中藥熏洗和外敷,可使藥物直達病所,加之在熏洗後采用棒擊可擴張局部毛細血管,使藥物更容易吸收;骨刺經過熏洗軟化後,棒擊可改變骨刺的方向,從而解除骨刺對局部軟組織的刺激,使局部的炎性水腫更容易消除。

鄭重申明: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治療方案僅適用於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療方案。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內容選自【中國中醫藥報】2023年3月29日第五版 ,張建華、王峰、周正新、王正、陳斌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